2016年茲卡病毒席卷全球,就在新加坡的疫情沉寂3個月後,3月30日,再度出現今年首個茲卡病例集中區,地點就在後港實龍崗一帶的西門坊(Simon Place)。
據了解,西門坊同時出現了兩名境內傳染患者,兩人來自同一家庭,是一對40多歲的夫婦。
這對苦命鴛鴦是在3月23日時感到不適,兩人同時感覺到皮膚酸痛、發燒,身體也起了紅疹。
▲身體起紅疹也是茲卡病征之一。
男患者說,自己家裏一直都有做好防蚊措施,在家染病的可能不大,倒是自己常出外遛狗,伊蚊可能就是趁這段時間叮上他的。
患病初期,他還以爲是自己工作太累了,也不在意,不過連妻子都身體不適,後港西門坊又是骨痛熱症黑區,想想還是去就醫吧!結果發現竟然是茲卡,兩夫妻還一同中招了。
女患者則更機智,得知自己患病後,趕緊通知隔壁懷有4個月身孕的鄰居,讓她先去避難。聽到茲卡病毒患者就在隔壁,這個孕婦當天就急急忙忙搬走了~
▲環境局正在進行滅蚊工作。
有關當局在病例確診之後,也即時展開了滅蚊工作。不過住在該區域的居民還是要注意,因爲患上茲卡病毒的病征可能比較輕微,甚至無感,一定要提高警惕。
▲得知西門坊出現茲卡患者,高文一帶的防蚊神器突然成了搶手貨。
其實這也不是新加坡2017年的首個茲卡病例,在今年頭3個月裏,已經出現過6起茲卡病例。那爲啥之前都沒見新聞報茲卡?
那是因爲之前只是零星病例,不像這一次同時同地,有兩人中招,就形成了茲卡病毒集中區!
2016年茲卡肆虐新加坡的可怕場景,大家都還記憶猶新,當時幾乎全城戒備,共同防範茲卡病毒惡化。畢竟茲卡患者對于孕婦的影響非常大,萬一孕婦感染茲卡病毒,産下患有“小頭症”嬰兒的幾率高達13%。
新加坡土地面積小,人口密度大,傳染起來非常迅速,2016年一共出現458起病例,大多數病例都集中在9月。
茲卡病毒如此猖獗,而且還無藥可醫,太令人束手無策了!
不過,新加坡國立大學最近的研究發現了伊蚊的弱點,也就是當伊蚊將病毒輸入人體時,兩者之間的溫差將會促使病毒膨脹20%,讓原本隱藏在表層的病毒弱點曝露了出來。(我反正沒看懂!)
研究人員也將針對這個弱點,找出茲卡病毒的新療法,有效控制疫情。
和茲卡病毒一樣,都是通過伊蚊傳染的骨痛熱症,相信大家更熟悉,截止3月24日,新加坡今年就出現了680起骨痛熱症病例,疫情擴散還有上升的趨勢。
好在首個骨痛熱症新疫苗已經在新加坡上市了,雖然還無法對骨痛熱症完全免疫,但能夠大大減少感染時發燒、入院,甚至出現更嚴重病情的幾率。
這個疫苗共有三劑,每隔半年注射一劑,每一劑要價140到180元,有效期至少五年。
想想新加坡政府爲了防止伊蚊滋生也是操碎了心,推出“滅蚊五步驟”,要全國人民一起防蚊:
1.每隔一天倒掉花盆托盤積水
2.每隔一天更換花瓶裏的水
3.確保晾衣孔內沒有積水,把孔封好
4.每個月疏通阻塞屋頂檐槽,放滅蚊藥
5.水桶和水容器都要倒置存放
唉,看來生活在熱帶國家,與蚊蟲之間的對抗簡直沒完沒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