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位老人,年近90,行動遲緩,步履蹒跚,然而,當她坐在鋼琴前開始演奏,悠揚的琴聲一瞬間就讓你明白了什麽叫做“風華絕代”……
這位老人名叫巫漪麗,目前居住在新加坡,是中國第一代鋼琴家、中國鋼琴啓蒙人之一,被稱作“曾祖母級鋼琴演奏家”。她的演奏熱情細致、音色飽滿華美、節奏铿锵生動。
巫漪麗生于1930年,出身名門望族,外公李雲書曾資助孫中山辛亥革命。她自幼酷愛音樂,6歲習琴,師從世界鋼琴大師李斯特的再傳弟子、意大利著名音樂家梅百器,與中國老一輩鋼琴家吳樂懿、朱工一、傅聰等同門學藝。
1949年,年僅18歲的她便成爲上海灘最奪目的演奏家,她在上海蘭心大戲院首次和上海交響樂團合作,演奏貝多芬第一鋼琴協奏曲,全場轟動。1962年被評爲國家一級鋼琴演奏家,得到周恩來總理在中南海懷仁堂的親自接見。
然而在文革期間,和許多藝術家一樣,巫漪麗受到迫害。面對造反派的人身攻擊,巫漪麗用生命保護雙手,說:“別打我的手,打我的腳吧…”從那以後,她的腳便留下了病根。
或是因爲文革這段非人歲月給她留下的身心創傷,巫漪麗在上世紀80年代只身前往美國,隨當時美國鋼琴協會主席Ozan Marsh 學習鋼琴表演藝術及新式“形象”的教學法,獲得“音樂家”稱號。
1993年,機緣巧合,巫漪麗受邀到新加坡教授鋼琴演奏技巧,此後長期定居,擔任多個合唱團體的伴奏。同時,她將大量時間用于鋼琴教學,除了培養年輕人,她還鼓勵中老年人學習鋼琴,甚至有90歲高齡的學生!
巫漪麗認爲,音樂是有生命的,有營養的。作爲一個真正的演奏家,不應單純炫技,還要增加學識儲備,如文學、藝術、哲學等,以豐富自己的音樂涵養,這樣演奏才更有深度、更有感染力。
所以,作爲一個西洋樂器演奏家,巫漪麗拒絕只做西洋樂器的“傳教士”,她始終認爲自己身上流淌的是中華民族的血液,致力于用西洋樂器來創新性地表達民樂。
鋼琴在她的雙手下,不僅是一個演奏工具,更是她表達和釋放中華民族情懷的一個平台。她對中國音樂作品深入鑽研,對樂曲的诠釋更有獨到之處。她是著名的《梁山伯與祝英台》小提琴協奏曲鋼琴部分的首創及首演者。
巫漪麗先後出版了兩張個人專輯《一代大師1》和《一代大師2》,融彙了她一生傳奇和造就,令人震撼,感慨萬千。《娛樂升平》、《松花江上》、《百鳥朝鳳》等“中國風”鋼琴曲一經發布,便引起業界強烈反響。
值得一提的是,巫漪麗每次演奏《松花江上》都熱淚盈眶,傾情之下、指尖之間,凝聚著對家鄉的無限眷戀,讓聽者無不爲其動容。
▲(巫漪麗訪問)
如今,87歲高齡的巫漪麗依然孤身,爲了心愛的鋼琴事業,仍常常一個人乘坐飛機行走世界,分享音樂。她滿頭銀發,卻依然笑容燦爛,心靈潔淨有如孩童,在她的居室,只有一張床,一架鋼琴,所謂歲月靜好也不過如此了……
(文: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