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當中國領導人訪問新加坡時,將中新關系形容爲一棵生機勃勃、枝繁葉茂的雨樹。但這棵雨樹在2017年卻經曆了一場暴風雨,近乎枯萎!
不過,雨樹最終還是能夠在風雨中挺住,挨到雨過天晴,重現生機和活力。
新加坡在南海仲裁案問題上的立場,讓中國非常不快。在中國看來,一向奉行“中美平衡”的新加坡,如今卻“倒向了美國”。
雖然新加坡不同意這樣的說法,多次重申“要同時做中國和美國的好朋友”,但自去年以來,新中關系就持續遇冷。
之後,新加坡裝甲車被香港扣押、中國向馬來西亞海軍出售戰艦、李顯龍疑似未獲邀請而缺席北京“一帶一路”峰會、馬來西亞啓動建設皇京港等一系列事件接踵而來,似乎都印證的新中關系“遇冷”的說法。
新加坡裝甲車去年11月被香港扣押以來,新加坡眼一直關注事態發展,直至香港政府在今年1月宣布將裝甲車退還:
後來,又傳出新加坡爲了修補與中國的關系,或中止派員到台灣軍訓的消息。40多年的“星光計劃”是否將終結,成爲焦點:
今年5月,李顯龍沒有參加在北京舉行“一帶一路”峰會,引起外界更多猜疑。
但其實新加坡派了國家發展部長黃循財赴會,新中雙方高層互訪也從未中斷,兩國關系似乎沒有如外界形容的那樣糟糕:
中國宣布注資和馬來西亞聯手發展馬六甲皇京港,也被外界炒作是要挑戰新加坡港的地位,“觸動了新加坡的敏感神經”。
新加坡眼發文介紹皇京港的規模和發展方向,又介紹了新加披要將港口搬到西部的未來大計,作出以下分析:
今年在新加坡國慶群衆大會上,李顯龍特別提到新加坡在電子支付方面落後于中國,新加坡要迎頭趕上:
他分享了一位新加坡部長在上海街頭用手機支付買板栗的案例,不僅掀起了新加坡各界推進無現金支付的熱潮,更讓更多人關注中國在全球推進支付方式的領先地位。
之後,各項推動無現金支付的措施相繼宣布,許多中國企業也參上一腳:
中國前任駐新加坡大使、現外交部部長助理陳曉東在八月初離任時說,中新關系處在最好的時候。這句話必定有其道理。
9月15日,中國外交部和新加坡總理公署宣布,李顯龍4天後(9月19日-21日)訪華三天。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之前沒有任何征兆。
《環球時報》分析說,李顯龍訪華是要調整對華姿態,修補其在中美之間已經百孔千瘡的平衡。還有中國網民說,是新加坡之前“站錯了隊”,如今“想通了”“來抱大腿了”的。
訪華前,李顯龍接受了中國媒體的專訪,毫不吝惜對中國前景的贊美之詞,稱對于新加坡來說,中國的崛起是一件好事。
“一帶一路”的合作可說是今年以來新中關系修複並向好的推進劑。李顯龍受訪時也特別強調要與中國深入“一帶一路”的合作:
新加坡內政部長兼律政部長尚穆根在今年8月也表達了對“一帶一路”的支持,但提醒“一帶一路”不是以自由貿易爲基礎的國際秩序的替代品,並建議中國需要將觸角伸向印度和日本這些仍對“一帶一路”倡議不太熱衷的國家。
李顯龍訪華後不久,就在10月份訪問美國。
新加坡是否一度“倒向了美國”,如今重新回到“中美平衡”的軌道,留待讀者自己評斷。但王江雨認爲,以“小國大外交”著稱于世的新加坡無論如何被認爲在中美之間曾經偏向哪一方,它遲早會調整到中間道路,因爲這樣符合它的最大利益。
在王江雨看來,中國與新加坡已經彌補了此前南海問題對雙方關系造成的負面影響,修複了雙方政治互信的基礎。在過去幾十年來,新加坡一直對中國的改革開放有所貢獻並因此成爲中國的朋友,在如今中國快速崛起的今天,更有理由與中國發展更爲良好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