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因地緣因素,很容易成爲東西方爭奪的焦點。新加坡正處在馬六甲海峽的交彙處,地理位置更是顯要。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系學院兼任高級研究員胡逸山博士認爲,東南亞就像歐洲的巴爾幹,牽一發而動全身。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在東南亞的作用如何,胡逸山也有自己的解讀。東南亞並不是鐵板一塊,不管是從文化、宗教還是族群方面來看,這都是一個充滿多元性的地方。另外,東南亞地處東西方的交通要道,在地理上連通東西,這種地緣位置好像歐洲的巴爾幹半島或前南斯拉夫,可以說是很重要的地理區域。五十年前,東南亞的領導人成立了東盟。經過30多年的發展,隨著成員間的不斷合作,慢慢東盟把注意力轉到了區域建成員經濟的融合上。所以今天才會有所謂的東盟或者是被稱爲東盟的經濟共同體。對于這個經濟共同體有很多的說法,在中國大陸叫東盟,台灣叫東協,在我們馬來西亞則叫亞細安。在過去中國崛起的過程中,東南亞國家,特別是東盟的幾個創始國,如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菲律賓,都在中國改革開放過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北京有很多會議是在香格裏拉酒店舉辦的,香格裏拉就是我們馬來西亞人投資的品牌。多年來中國和東盟的關系極爲密切。貿易上,除了各位學者提到的和美國的貿易、歐盟的貿易和日本的貿易,還有中國和東南亞的貿易。近年來因爲南海各方都對主權比較堅持,所以中國跟東盟的一些國家,如菲律賓,越南的關系有一些緊張。我的國家馬來西亞雖然是一個小國,但馬來西亞在東盟是核心成員。與菲律賓等國的對外政策不同,馬來西亞的外交理念比較踏實,所以過去幾年,雖然馬來西亞與中國也有在對外交往中的摩擦,比如兩國在海上的一些紛爭,但馬來西亞都進行了比較低調的處理。這樣的做法也幫助兩國建立了比較穩定的貿易關系。馬來西亞和中國的貿易量是極爲驚人的。中俄的貿易總量一年大概是五六百億美元,可是中國和馬來西亞這樣的一個小國的貿易量是多少呢?是整個中俄貿易的兩倍左右,這樣的數字是極爲驚人的。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的倡議,我覺得在目前來說,主要的舞台也是在東南亞這一帶,東南亞國家有與中國做生意、搞貿易的傳統,這對雙方更深的合作交流是比較好的。這些國家和中國配合起來,不管是設施的連通,還是貿易的暢通、資金的融通,甚至民心的相通、貿易的交流等,都能做得轟轟烈烈。“一帶一路”政策裏,中國在東南亞這“一路”的做法是可以給“一帶”很多釋放作用的。胡逸山是新加坡天府會顧問,8月4日,他將與另外兩位顧問舉辦講座,向聽衆分享“天府人的故事”,慶祝新加坡開埠200周年及建國54周年。胡逸山將在講座中著重分析新中關系及世界展望。
(原文摘自2017年11月4日鳳凰網“與世界對話”國際論壇上胡逸山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