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的拼寫雖然貌似微不足道,但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波瀾壯闊的華人遷徙史。無論是用自家方言、官話還是外語拼寫姓名,世界各地的華人都用姓名留下了曆史和語言研究不可多得的活史料。
香港影星周潤發的英文名叫什麽?說出來可能不少人得大跌眼鏡,發哥英文名不是Zhou Run-fa,而是Chow Yun-fat。
什麽?發哥叫fat?難道發哥中年發福了決定用這個名字?他不怕影響他英俊潇灑、風流倜傥的形象嗎?
實際上,fat乃是發的粵語讀音,發哥從出生到現在身份證件上印的都是fat。不管他是皮包骨頭還是大腹便便,fat的標簽都會伴隨他終身的。至于會不會造成不良聯想,既然發哥自己都不在意,那我們更不必杞人憂天了。
發哥叫fat可不是真因爲他很胖。
跟大陸人名拉丁化轉寫幾乎千篇一律全都用漢語拼音不同,大陸外的華人在姓名的拉丁拼寫上就豐富得多,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可怕的Mr Ng
如果問洋人見了哪位華人最害怕,你是不是想說李小龍、甄子丹等功夫高手?或是毛澤東、鄧小平等政治家?其實讓洋人害怕完全不用很累很麻煩,只要有個好爹,給你傳下個好姓就行了。你是Mr Ng的話,不管什麽洋人見了你都聞風喪膽。
Mr Ng的可怕之處在于洋人根本不知如何讀。要是碰上Mr Ng奉上名片必然抓耳撓腮半晌也不敢出聲。不問吧,怕一開口錯得十萬八千裏被扣上種族歧視的大帽子,問了吧,別人告訴了你也未必讀得像,況且那麽長的印度姓都能讀得溜,被兩個字母的姓難住,面子上實在是挂不住。最終,多數老外會很無奈地讀出個Mr Ing。不消說,肯定和真實讀音差得遠了。
Mr Ng驚嚇洋人也就罷了,就算是對華人也毫不留情。作爲華人,你總該知道對方的姓用漢字怎麽寫吧。那麽問題來了,Mr Ng到底姓什麽?這個可就是個大問題了,Mr Ng既有吳先生又有黃先生,雙方旗鼓相當,讓人無所適從,畢竟如果寫錯那面子就丟大了。不光如此,Mr Ng還有一定可能是伍先生、阮先生。到底是什麽先生,只能自求多福了。
莫非除了問本人以外,就再沒其他辦法了?其實,你還可以通過Mr Ng是從哪裏來的來猜測他到底姓什麽,不說一定保險但是猜個七七八八問題還是不大的。
來自香港的吳先生
香港TVB演員吳卓羲就是一位Mr Ng。
吳姓的Mr Ng大多數家鄉在粵語區,現在叫Mr Ng的吳先生多數來自于說粵語的香港。
香港本來以粵語圍頭話和客家話爲主,英國通過鴉片戰爭攫取香港初,香港講廣州粵語的人還不多,也因此香港在英語中稱作Hong Kong,和廣州音相差較大。但是隨著香港的迅速發展和大陸連番動亂,大量移民湧入。由于移民主體來源于廣東省的粵語區,在家鄉口音各自不同的情況下,省城廣州的方言順理成章地成爲了移民們的交際語言。後來香港雖有大量其他來源的移民,但他們後代大多很快融入以廣州話爲主的香港社會,並未對香港語言環境造成重大影響。這也就是爲何香港人姓名的拼寫多以廣州話爲基准。
香港曾是英國殖民地,行政體系內部主要使用英語。所有用漢字書寫的人名地名都必須有對應的英語名稱。在這種情況下,香港並沒有像大陸制定漢語拼音那樣制定一套規律的可以完整反映粵語的拼寫方案,而是采取了約定俗成的方法。在實踐使用中慢慢形成了一套成形的粵語拼音。
由于本質上是個野路子的拼音,所以這套粵語拼音的規律性極差,一個聲母韻母幾種拼法,幾個聲母韻母又都拼寫一樣真是司空見慣。李就有Lee、Li、Lei等好幾個寫法,梁也有Leung、Leong等寫法,但是廣州話中能分的盧和羅又常常都作Lo。
不過從另一方面說,這套拼音卻保留了很多百多年前廣州話的面貌,譬如分平翹,錫寫作sek,石寫作shek。有不少人以粵語不分平翹說北方話的翹舌音是受北方民族影響産生的,在粵語拼音面前可就不攻自破了。
最最有意思的是,1949年後大量大陸人通過種種途徑進入香港,其中不少人並非粵籍,所以很多人姓名的拼寫頗有混搭風格,如前段時間去世的天津籍著名武打影星午馬本名馮宏源,寫作Fung Wang-yuen,爲廣州音,但是藝名午馬卻寫官話音Wu Ma而非廣州音Ng Maa。午馬先生本爲北方人,用官話音本也不足爲奇。至于爲何本名本土化了而藝名卻用北方音,想來可能部分原因正是爲了避免成爲可怕的Mr Ng吧。
出身江浙富商家庭的董建華特首,家人姓名拼寫也頗帶海派風格。
1949年後移民香港的另一支重要力量是江浙人,隨著大陸解放,江浙滬地區大量富戶避居香港,由于江浙人初抵港時主要聚居于港島北角一帶,北角一度號稱“小上海”。江浙地區向來文化昌盛,移民香港的江浙人又頗多富裕階層,所以這群移民在香港的社會地位比較高,當中出了不少官宦巨賈。江浙人的姓名拼寫相當有特色,如香港首任特首董建華英文名寫作Tung Chee-hwa。Tung是粵音/官音,Chee是上海音,hwa又是官話音。真不知董特首在用英語介紹自己名字的時候會不會時常腦子轉不過彎來。他弟弟董建成是Tung Chee-chen,chen到底是什麽實在難猜,大約也只能歸爲是上海口音的北方話吧。
來自東南亞的黃先生
姓黃的Mr Ng則主要來自東南亞,尤其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一帶。華人移民南洋曆史相當悠久,時代跨度長達數百年,早期移民新馬的華人多和當地土著有所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土著化,這類華人男性稱作“峇峇”(baba),女性叫作“娘惹”(nyonya),合稱“峇峇娘惹”。“峇峇娘惹”日常語言本多轉用馬來語等當地語言。19世紀以降的新移民則往往依祖籍來源不同聚居。如吉隆坡華人多爲粵籍,詩巫華人多爲福州籍,槟城多爲閩南籍等。這種聚居的狀態有利于華人保留各自方言,因此新馬華人姓名拼寫多樣性極高,譬如女星楊紫瓊英文名爲Yeoh Choo-kheng,正和閩南音相應。政界人物翁詩傑原籍海南,英文作Ong Tee Keat,詩讀Tee恐怕全國除了海南島以外也沒什麽地方這樣了。倪可敏則作Nga Kor Ming,一望便知應爲福州人士。
據說有望成爲下一任奧委會主席的黃思綿先生,出生于汕頭,也是位Mr Ng。
新馬新一代華人不少日常生活中已經慣用普通話和漢語拼音,因此經常出現姓仍然是老拼寫,名卻用了漢語拼音。也難怪,名字當然是與時俱進的,現在就連大陸不少人大名都叫安娜、威廉之類的洋名呢,新馬華人名字用了漢語拼音實在無可厚非。只是姓上一家人用兩個姓實在是難看,所以姓氏拼寫往往保留。
美國的台山人
美國以其強大的吸引力吸收著來自四面八方的移民,包括大量華人。在美國華人移民史上,台山人頗爲值得一提。隨著19世紀美國西岸的淘金熱,大批台山籍的苦力背景離鄉,撇下妻女前往美國。有說法認爲這些早期的淘金移民中多達一半左右是台山籍。這些台山男人起初只打算在美國暫居一段時間,等到賺夠錢就回國,可最終不少人卻在美國定居了下來。
台山人在美國華人中地位舉足輕重,不少知名的美國華人祖籍即爲台山,近期最最有名的恐怕就是愛出風頭的前任駐華大使駱家輝,正是第三代台山移民。
駱家輝(Gary Locke),美國華人姓的拼寫往往特別屈就英語習慣。
台山話和廣州話雖然同爲粵語,但是差異並不小,所以台山人的姓名往往也相當出人意料,如果純粹用廣州話推測的話往往鬧出笑話。如早期華人鐵路大亨陳宜禧英文名作Chin Gee Hee,紀錄片導演曾奕田把自己的姓拼爲Dong,均爲台山話的讀音。
行要更名,坐得改姓
以上種種,不管是用什麽話,終究還是用某種中國話的讀音來寫自己的姓。中國人講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姓氏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作爲強調隨機應變, 好死不如賴活著的華人,姓在特殊情況下也不是不能改。
東南亞國家華人普遍比本地人富裕卻不掌握政權,因此經常招致排華浪潮。這其中,泰國和印尼先後出台過試圖同化華人的政策,導致兩地華人被迫改姓。
1965年前,印尼華人的姓氏拼寫普遍采用漢語方言發音,只不過由于印尼曾經是荷蘭殖民地的關系,在正字法上具備較多荷蘭語特征,譬如粵籍的陳姓在新馬是Chan,印尼就是Tjan,閩南籍的林在新馬是Lim,印尼則爲Liem,如著名印尼羽毛球選手林水鏡就是Liem Swie King。但是1965年蘇哈托推行反華法案,強迫華人放棄漢姓,改用印尼化的姓。
當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被迫改姓的華人也不會隨便亂找個姓。很多情況下華人會把本姓的音塞進新姓裏,如林姓華人可能就會改成Limputra、Taslim、Halim、Linus等等。更絕的做法是把姓翻譯成外語,仍以林姓爲例,可能就改姓成Wanandi,其中Wana正是古爪哇語“樹林”的意思。近年有移民海外的華人爲了避免遭遇歧視而把自己的王姓翻譯成King的,這樣看來反倒是拾印尼華人的牙慧了。
泰國華人的移民史同樣非常悠久,早在宋元時期中國商人就在泰國活動。泰國吞武裏大帝鄭信即爲華人移民之子。在清朝中後期下南洋的風潮中,大批潮州人遷居泰國。在東南亞各國華人中,泰國華人混得最好,華人不但在經濟上有很高的地位,還進入政界,以致有泰國國會開會可直接用潮州話的說法。
泰國拉瑪六世國王當政期間要求華人改用泰姓。泰國華人在這種情況下也幹了和印尼華人差不多的事,有將本姓融入新姓的,也有翻譯的。只是比較有意思的是,泰國華人很會攀龍附鳳,學到了泰國貴族往往姓很長的精髓,自創的新姓經常遠遠長于一般泰人。倒也和泰國上層往往有些華人血統的情況挺應景了。
泰國政治家阿披實姓เวชชาชีวะ,漢姓本爲袁,泰姓是泰王賜姓。
如果說印尼和泰國華人改姓是形勢比人強的無奈之舉,南太平洋華人則是吃了沒文化的虧,一不當心就改了姓。
認識薩摩亞等南太平洋島國朋友的人都知道,這些島國盛産Mr Ah XX。雖然這些阿某先生大多長得威武雄壯,臉也和中國人差了老遠,但是他們可都是地地道道的華人後裔,而且爲數不少,據統計多達四分之一的薩摩亞人擁有華人血統。
中國人中阿姓本來已經是很稀有的姓氏了,別提阿某這種複姓了。那這些叫Mr Ah XX的到底是什麽來路呢?
中國名字姓在前名在後,但是歐洲主要國家如英法等順序和中國都是反的,姓在後名在前。當年前往南太平洋的華人勞工文化程度不高,更別說識外文了。這樣在姓名登記的時候,又碰上了馬大哈的登記官,于是本來的名字就成了姓了。
南方閩粵地區普遍有叫人“阿”加上名中的一個字作爲愛稱的習慣。這些Ah XX想來也本也是勞工之間互相稱呼的親切說法,如Ah Hoi大概是阿海,Ah Kuoi應該是阿貴,而Ah Sam則有可能是阿三,只是此阿三非彼阿三了。
薩摩亞華裔政客Muagututagata Peter Ah Him,是位跆拳道愛好者。
姓名的拼寫雖然貌似微不足道,但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波瀾壯闊的華人遷徙史。無論是用自家方言、官話還是外語拼寫姓名,世界各地的華人都用姓名留下了曆史和語言研究不可多得的活史料。
(來源:澎湃新聞 作者:鄭子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