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胎教開始,就在用標准普通話給兒子讀故事書,和他聊天。如今,他滿三歲,漢語表達流利自如,應該與國內同齡孩子的差異不大。在語言的選用上,一直沒把他當成嬰兒、幼兒,去刻意講些以後成人世界根本不用的嬰語,比如:汪汪、喵喵、便便,諸如此類。所以兒子講起話來有些小大人的模樣,常逗得幼兒園老師們捧腹。
孩子爹在國內讀北二外,主修英語,自然而然肩負起英語教育重任。但3年零9個月下來,明顯不如我的母語教育有成效。當然,我也不能邀功自賞,畢竟他多數時候也在跟兒子講母語。
前段時間,我突然開始岌岌自危。因爲發現身邊很多新移民朋友都在跟孩子講英語,家裏的工人也是用英語跟孩子交流,自然而然形成了英語氛圍。其中,很多孩子的第一語言反應都是英語(他們能聽懂漢語,但用英語回答),我不知道是該羨慕還是略感憂傷。
直到跟在國際學校教漢語的師兄聊起這個話題,我才再次堅定信念,繼續全情投入到母語教育中來。
師兄認爲,作爲新移民最明顯的語文優勢怎能說放就放?更覺得不必要讓我們的標准普通話進行本土化。這一點上我深有體會:有些朋友在新加坡生活久了,說起話來有些南洋味兒。當然,爲了讓本地人聽懂我們的語言有時不得不簡化表達,但是否有必要簡化到所有的量詞都用“一粒”(一粒橙、一粒蘋果等),所有的形容詞都用“美美”(美美的房間、美美的車子等)?
學習語言最好師從母語國的老師,開國總理李光耀先生在他的著作《我一生的挑戰:新加坡雙語之路》中也有提到:“新加坡人會埋怨聽不懂中國人說的普通話,我說,中國人說的是標准華語,是全世界人能聽懂的話,新加坡人要好好的學,不要結結巴巴,說著什麽話亂摻在一起、沒有人能聽懂的新加坡式華語。”
作爲新移民,我不敢妄自菲薄。我會鼓勵孩子積極融入不同種族的同學之中,努力去聽懂對方的語言和理解他們的表達,同時也會鼓勵孩子堅持保持自己的顯著優勢,也許每年帶他回中國省親他自然能理解我在講什麽。
我認爲,學習語言最好的課堂是在社交中,最好的老師是身邊親密的朋友。如果孩子們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和社群,找到情投意合的小夥伴兒,學起對方的語言肯定容易許多。
所以,我能做的是盡量幫不谙世事的幼童拓展他的社交圈和社群。比如:可以多帶他參加本地朋友、新移民朋友、友善的印度馬來鄰居以及我的洋人學生的聚會,給孩子制造機會接觸不同的人和社群。如果你有更廣泛的交友圈子,不妨在合適的場合帶上你的孩子參加,拓展他們的交友渠道。
言如同一把鑰匙,永遠是工具。它的意義是能夠用來交流和學習,多學一門外語就能多推開一扇門,更深入地走進另一個族群。
我們透過語言來傳授給孩子的是思維方式和文化內涵。我用母語講得最清楚,表達得最到位,所以我選用母語來打好思維教育的基礎,教孩子如何思考,如何面對和解決各類問題,如何了解母族文化和價值觀。
當然,也正因爲英語方面我不具備優勢,所以很難在家庭教育中雙語兼顧。如果您留學歐美,或另一半來自英語母語國,應另當別論。每個家庭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適合孩子的教育最爲重要。在這裏,我只探討與我類似的新移民所面臨的語言和教育困惑。
話不多說,引李光耀先生著作《我一生的挑戰:新加坡雙語之路》書中的部分章節片段,希望對大家有所啓發。
引文如下:
“我說,隨著越來越多家庭講英語,要學好華語就成了大問題。所以,今天講華語運動所面對的主要挑戰並不是華語與方言的抗爭,而是扭轉華人家庭講英語的趨勢。”
“我鼓勵華人家庭,從小跟孩子說華語,孩子長大了,到學校自然能把英文學好。美國華裔曾經做過一個調查,他們發現從小在家說華語的華裔子弟,長大到學校學華文很容易。從小在家不說華語的,長大學華文,其困難度,就跟白人沒有兩樣。所以,我建議華族父母,從小跟孩子說華語,不要給他們可以說英語或華語的選擇。家長現在雖然一時還不能接受我的建議,但是他們遲早會發現我的話是對的。我自己也是讀到這個調查研究,才了解真相。”
“我希望家長明白先學華文再學英文比較容易,先學英文再學華文比較困難,這個次序不要顛倒,我希望家長最好從小和孩子說華語。現在的困難是怎樣讓家長明白,讓家長從小跟孩子說華語,以便讓他們以後有優勢。我們沒有辦法強制家長在家和孩子說華語,只能告訴他們,在家只講英語,對孩子是不利的,因爲新加坡已經是個講英語的環境,他們以後一定能把英文學好。這是我們唯一能做的事。只能把事實告訴他們,不斷重複告訴他們。從前我們積極學好英文,是爲了爭取獎學金升讀大學,現在情況不同了,現在的家長希望孩子能同時把華文學好,我們要告訴他們怎樣幫助孩子掌握華文。”
“世界環境的急劇改變,使得華語和英語成爲現代人必要的溝通工具。懂得英文,可在英語系社會及發達國家揮灑自如,懂得華語則可以和崛起的中國聯系。英語既是世界上最通行的語言,也是新加坡最重要的工作語言,所以非學好不可。至于華語,則是全球華人的共同語文,不但是中華文化的主要載體,也是中國13億人口的通行語言。因此,如果孩子能夠學好華英雙語,對他們的前途大有裨益。”
新加坡眼特邀資深媒體撰稿人Amy開設互動專欄,在新加坡眼上講出你的故事。如果你希望接受她的采訪,可以發郵件到[email protected],注明聯絡Amy。Amy的文章結集可以在她的微信公衆平台上看到(公衆號:AMY的私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