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文物局與博物館圓桌會聯辦的第七屆兒童季(Children’s Season)今天起舉辦至6月29日。參與的21家博物館舉辦超過40個活動和節目,讓家長與孩童過個充實的6月學校假期。
今年活動以“兒憶童趣:我的童年”(Masak Masak: My Childhood)爲主題,由國家博物館,與新加坡藝術學院(SOTA)和新加坡國立大學學生合作,帶來一系列互動性兒童遊戲裝置。
學生爲傳統童玩設計出新穎玩法,趣味郵票展覽追溯裕廊鎮發展,今年的兒童季首次與學府和社區博物館合作,鼓勵兒童與家長互動和對話,從童趣中重溫昔日生活點滴。
國家博物館觀衆與合作關系拓展部助理館長蔡淑儀說,博物館要求藝術學院學生以傳統兒童遊戲爲主題,設計要誇大,概念要好玩創新。
在20多名藝術學院學生巧妙構思下,傳統遊戲如玻璃彈珠、挑細枝(pick-up-sticks)和丟石子(five stones)令人眼前一亮,不但變超大型,玩法也被賦予新诠釋。
例如,大型玻璃彈珠在圓形平台上玩,以避開坑洞滾入中間的洞口取勝,若陷入坑洞則用另一個彈珠將它彈出來。參與該設計的藝術學院五年級生陳春江(17歲)說:“我們希望凸顯遊戲的概念,即彈珠的移動如何受周遭環境影響,以及促進遊戲者的互動及合作。”
“兒憶童趣”今後將成爲國家博物館兒童季的永久項目。
三名國大工業設計系學生則以電玩科技設計出讓學前兒童學拼寫英文字的遊戲。大二生葉嘉麗(20歲)說,遊戲讓學生擺各種姿勢模仿字母形狀,再通過肢體感應器反映在屏幕上,以趣味的動作遊戲教導英文字拼寫。
另一方面,首次參與兒童季的達曼裕廊民衆藝坊(Our Museum@Taman Jurong)則與新加坡集郵館合作,呈現“我們的郵集故事”(Our Postal Stories)展覽,通過郵票講述新加坡及裕廊鎮發展史。達曼裕廊居民也借展覽分享舊時記憶,例如曾在上世紀70年代擔任裕廊鎮郵政分局局長的曾適弟(76歲)就提供當年郵政局照片和資料供展出。
新加坡集郵館助理策展人林潔慧說,孩童對色彩缤紛的郵票一般會感興趣,而家長也可借展覽向孩子介紹本地曆史。
時間:即日起-8月2日期間,僅周六&周日,10am-6pm
地址:National Museum Of Singapore, 93 Stamford Road , Singapore
年齡不限,公民、永久居民免費入場
www.nationalmuseum.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