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播撒希望 – 致敬新中國教育70周年圖片展”開幕式在新加坡首都大廈(Capitol Piazza)舉行。新加坡貿工部兼教育部高級政務部長徐芳達和中國駐新加坡大使洪小勇等新中兩國各界200余人及多位外國駐新使節出席了開幕式。
播撒希望 – 致敬新中國教育70周年圖片展”開幕式剪彩:新加坡中華總商會會長黃山忠(左一),新華社新加坡分社社長夏立新(左二),徐芳達高(中),洪小勇(右二),中資企業協會會長程軍(右一)(植永恒 攝)這次圖片展由新華社旗下的中國圖片集團(China Image Group)主辦,新華社新加坡分社協辦,新加坡時代財智集團承辦,展覽曆時一周(10月1日至7日)。這是中國首次在新加坡乃至東南亞地區舉辦的以教育爲主題的大型圖片展,共展出由新華社記者拍攝的珍貴曆史照片70幅,時間自1949年至2019年。
徐芳達和中國駐新加坡大使洪小勇在主辦方代表夏立新陪同下參觀圖片展 (植永恒 攝) 照片分三個階段介紹了新中國建國70年來在教育發展及教育均衡上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展示了新中國在過去70年裏將 “接受教育” 從普通人只能仰望的機會變成法定的基本公民權利,以及中國廣大青少年和普通民衆渴求知識,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初,在全國5.5億人口中,文盲率超過80%。70年來,中國政府實施 “科教興國” 戰略,不斷推動和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努力拓展與世界各國在教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培育大量不同層次的人才壯大中國整體實力,促使中國成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徐芳達以華文發表了致辭。他指出,圖展中三個不同時期的圖片展示了新中國的教育發展情況。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首要推崇的就是教育,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提倡過“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這對于全體社會素質的提升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徐芳達在“播撒希望 – 致敬新中國教育70周年圖片展”開幕式致辭(植永恒 攝) 他說:“明年,新中兩國將迎來建交30周年,兩國的發展過程雖然不同,但對于教育的重視是相同的。我希望雙方未來在政治、經貿以及包括教育在內的人文領域都能夠繼續加強合作,互學互鑒,推動新中關系不斷向前發展。” 洪小勇在致辭時則回顧了新中國70年教育發展曆程和中國政府付出的巨大努力。他指出,與1949年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文盲比例高達80%的情況相比,今天中國教育整體狀況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全國實現了中小學義務教育,各類學校教育、包括成人教育,水平不斷提高,爲國家建設輸送了大量有用人才。
洪小勇在“播撒希望 – 致敬新中國教育70周年圖片展”開幕式致辭(鄧智炜 攝) 洪小勇說:“中國已經進入改革與發展的新時代。教育事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新機遇,也直面許多新課題。我們需要在鞏固以往成績和經驗基礎上不斷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向包括新加坡在內的教育發達國家學習借鑒先進的理念做法,把中國的教育事業提升到新的高度。” 主辦方代表,新華社新加坡分社(Xinhua News Agency, Singapore Bureau)社長夏立新介紹到,展出的70幅照片來自中國圖片集團——中國最大的圖片數據庫中精挑細選出來的珍貴曆史照片。新華社本身承擔著報道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社會職責,多年來爲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做了大量報道。希望通過這次圖展,促進新加坡各界對新中國教育發展史的了解,並增進新中兩國在教育領域的交流。
夏立新在“播撒希望 – 致敬新中國教育70周年圖片展”開幕式致辭(鄧智炜 攝)
播撒希望 – 致敬新中國教育70周年圖片展展出的部分圖片
1949年,中國文盲率高達80%。新中國建立後,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決定:從1951年開始,開展全國規模的識字運動。在農村,農民利用冬季農閑時間組織“冬學”。這是1951年,河北省定縣翟城村參加“冬學”的學員們在上課。
曹興華 攝(來自新華社) 1958年2月27日,新中國開始推行範圍更廣的掃盲工作。福建省閩江兩岸的水上居民,長期住在船上,文盲比例很高。隨著掃盲工作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居民開始認字。這是1958年,福建省福州市的水上居民在練習寫字。
潘其西 攝(來自新華社) 1982年, 中國的北京師範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複旦大學的附屬中學作爲試點學校開設BASIC語言選修課,中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也由此開始。這是1988年6月,廣西壯族自治區南甯市第三中學的同學們在學習電腦課程。
熊春雷 攝(來自新華社) 20世紀90年代,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地區優先發展農村初級中等義務教育,比國家規定提前7年實現普及初級中等義務教育,中小學入學率分別爲99.9%和100%,全區青壯年非文盲率達97.7%。這是1994年9月,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太和鄉宋家村兒童在新教室外合影。
李錦 攝(來自新華社) 2009年秋季開學後,廣西隆林縣約5.7萬名義務教育階段的特困生領到了免費教科書。這是2009年8月31日,位于廣西隆林各族自治縣者浪鄉的麽窩希望小學女童班的少數民族學生展示剛領到的新課本。
林斌 攝(來自新華社) 截至2018年,中國共有幼兒園26.7萬所,其中大部分新增幼兒園集中在農村。這是2017年9月6日,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裏市的開懷街道第十三幼兒園,新入園的4歲苗族小女孩潘承玥在吃“營養午餐”。
吳吉斌 攝(來自新華社)近年來,中國推進人工智能教育向更加系統化、科學化、規範化、普惠化發展。這是2016年5月13日,重慶市北碚區200多名小學生來到重慶機器人世界參觀,體驗機器人世界的魅力,感受高科技給生活帶來的變化。
秦廷富 攝(來自新華社) 近年來,中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初步建立,每年約有280萬個家庭的子女進入職業高等院校學習。這是2019年5月23日,青海省工業職業技術學校2019春季機電技術應用班學生在進行數控車削加工實訓。
張龍 攝(來自新華社) 2018年,中國畢業研究生60.4萬人,比上年增長4.5%。其中,博士畢業生6萬人,碩士畢業生54萬人。全國普通本專科畢業生753.3萬人,比上年增長2.4%。這是2018年7月10日,北京大學畢業生在畢業典禮上。
(來自新華社) 2015年12月,中國科學家屠呦呦領取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她率先從大量中醫古籍中篩選出青蒿作爲抗瘧首選藥物並發現青蒿有效部位乙醚提取物,讓中國醫藥挽救了世界上數百萬人的生命。
(來自新華社) 1991年6月15日,中國第一次在國外舉辦的 “漢語水平考試” 在新加坡舉行,來自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等地的100多名考生參加了考試。這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校園內“漢語水平考試” 場現場。
李永明 攝(來自新華社) 1992年5月30日,新加坡德明政府中學華樂團與北京市中學生金帆民族管弦樂團在北京音樂廳聯合演出,向首都青少年獻上了一台中國民樂節目。
黃文 攝(來自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