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新加坡網友在臉書上貼文,控訴新加坡樟宜綜合醫院的醫生護士,沒有照顧好她阿嫲(外婆或奶奶)的病情,對樟宜綜合醫院的服務感到無比失望!
▲樟宜綜合醫院,圖源:Kimly Construction
貼文中,這名網友Isabella Lim詳細解釋了事情經過。
Lim的阿嫲患有老年癡呆症。在今年2月,她不幸在家摔倒,導致壓縮性骨折,然後住進新加坡樟宜綜合醫院。
在醫院住院期間,阿嫲癡呆症惡化,甚至在醫院裏嚎啕大哭。本來Lim一家想將她帶回家照顧,因爲檢測出尿道感染,只能繼續住院。
▲圖源:Good Housekeeping
4月4日,醫院通知Lim一家人,說阿嫲的尿道感染已經治療完畢,于是Lim就將她帶回了家。但回家後Lim發現阿嫲上廁所時仍舊在尿血,只得7號將阿嫲送回了樟宜綜合醫院。
對此,Lim表示疑惑,阿嫲的尿道感染,在醫院裏真的治好了嗎?
到了4月18日,樟宜綜合醫院的醫生終于將阿嫲轉移到專門爲癡呆症患者准備的病房。
醫生之後發現阿嫲得了腸缺血,但因爲年紀和病情不宜動手術,建議做保守護理。
不幸的是,4月25日,醫院方告知Lim一家,阿嫲病情惡化太厲害,甚至可能病危。一開始,醫院打開阿嫲的導食管餵食,但因爲嘔吐,院方之後就再也沒有餵食了,之後還停止了餵水。
▲導食管一般是用來爲那些不能自理的病人准備的儀器,可以保證病人每天的基本營養,圖源:http://doctor.51daifu.com
一天後,醫院通知阿嫲很有可能在這天去世。因此Lim一家全天都守候在病房裏,阿嫲當天沒有去世,撐了9天後走了。
對此,Lim表示相當不理解。除去治療的過程,她還在長文裏詳細列舉了院方在處理阿嫲病情時的幾大“罪狀”:
1.院方沒有告知病人家屬完整信息
Lim表示,一開始阿嫲的病情雖然嚴重,但仍然能夠說話。突然某一天,她失去了語言回複能力!Lim詢問院方,才了解到院方在前一晚給她注射了嗎啡!而且是在沒有人通知Lim的情況下注射的!
▲嗎啡是一種常用于醫學領域的止痛藥,但也因爲有較大的副作用,醫生在用藥前需要告知病人家屬。
2.不專業又沒同理心的醫院員工
Lim說,樟宜綜合醫院的醫生和護士缺乏同理心。有一天,家人發現蓋在阿嫲身上的加熱毛毯不見了,于是去找醫院護士,結果護士直接回答“每天蓋加熱毛毯是要錢的,你懂嗎?”
還有一次,因爲主治醫生不在,Lim就詢問值班醫生有關阿嫲的病情和治療方案。結果值班醫生一看到Lim就表示“有關你阿嫲的事我什麽都不知道!”
當Lim之後再去尋找這位醫生時,這名醫生居然歎了口氣,和旁邊的同事嘟囔了幾句。
雖然這名醫生之後出現在了病房,但在回答Lim對于阿嫲心率的疑問時,說了句“(這個)就要靠上帝了”……
3.拒絕家人提出的血液測試請求
在帖文中Lim也表示,他們一家曾經多要求醫院給阿嫲做血液測試,看看她的病情有沒有穩定下來。
▲血液測試示意圖,圖源:哈佛大學
然而,醫生卻說“測試結果都是一樣的。”
言下之意難道是說,反正結果都是一樣,做來幹嘛?
4.病房護士經常不見蹤影
阿嫲因爲不能自理,因此每天要多次更換尿片或轉換她的姿勢,防止褥瘡,這些都需要護士的幫助。但護士經常不在病房裏,所以L家人很多時候都要親力親爲。
醫院的接待處也經常沒人,每當有人要進入上鎖的病房時,按門鈴按很久都沒人開門。有時候家人甚至還要幫忙開門。
種種的一切,讓Lim一家忍無可忍。于是,在5月3日Lim終于決定將阿嫲轉去國大醫院。樟宜綜合醫院的護士甚至不願意在轉院時幫忙叫一輛救護車,讓他們大失所望。
Lim說,其實家人很早就想讓阿嫲轉院。但樟宜綜合醫院的醫生說阿嫲的病情去哪診斷都是一樣,而且轉院路途顛簸,她很可能因此在途中去世,因此打消了一家人早就有的轉院念頭。
▲網友說她的阿嫲在國大醫院得到了更好的照顧
轉院後,雖然阿嫲因爲病情太過嚴重在3天後辭世,但國大醫院給予的悉心照顧,在Lim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國大醫院的院方還爲Lim的家人提供了一本如何面對家屬臨終的冊子,讓他們心理有所准備。
Lim說,他們想要轉院的想法很簡單,“我們不是想奇迹般地救活她,而是想在她臨終前給她更好的照顧。”
轉院前後的經曆,讓Lim心中高下立判。這讓她不禁想問,“(樟宜綜合醫院)你們究竟是在幫助我阿嫲,讓她臨終前有個高品質的生活,還是只是在等她死?”
消息一經發出後,立馬在網絡上發酵。
不少網友表示希望樟宜綜合醫院好好審視一下現有的員工素質和培訓體系。
還有網友表示樟宜綜合醫院對待病患的糟糕的方式不是個例,黃廷芳、邱德拔醫院也遭網友點名批評。
樟宜綜合醫院終于坐不住了,在臉書發布帖文解釋了這一事件。
帖文中,醫院承認了自己在治療護理階段可能存在一些過失。
我們對造成病人家屬焦慮表示抱歉。我們應該理解病人家屬的種種顧慮,應該提供全面准確的病情信息,我們將從這次事件中學習和提高處理事務的水平。
但院方也同時強調了,醫院和Lim家人存在一些“溝通障礙”。
事實上,這不是樟宜綜合醫院第一次因處理病患失當而暴露在聚光燈下。
2007年,一位癌症病人Noor Azlin,在樟宜綜合醫院就醫時,因爲院方沒安排醫生跟進放射科,導致她兩年後發現患有第二期癌症!她之後將樟宜綜合醫院告上了法庭,開啓了幾年漫漫維權路。
▲Noor Azlin在醫院治療時的照片,圖源:Facebook/Help Azlin Rahman Who Is Dying Of Terminal Cancer
Noor Azlin在今年2月勝訴。但她卻沒能挨過病痛的折磨,在勝訴的5周後去世。
新加坡一直致力成爲東南亞地區的醫療中心,甚至還准備繼續推動醫療旅遊的發展,爲國家發展助力。
▲在2016-2017醫療旅遊排行榜中,新加坡排名第4。圖源:International Healthcare Research Center
到目前爲止,新加坡似乎做得不錯。在去年彭博社推出的國家醫護效率排行棒上,新加坡位居第2。
▲圖源:彭博社
然而,上面種種案例,似乎也在反映著新加坡在醫療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雖然很多時候不能“一棍子打死全部人”,但正是一點點累積起來的“微末”案例,才能讓人看到原來現有的體系居然有這麽多可以完善改進的地方。
事實上,很多時候證明一個國家醫療水平的好壞不完全是體現在對于疾病的治療水平上。在現在這個講究“人文關懷”的社會,對病患的照顧,乃至對病患家屬的照顧,反而是拉開一個國家醫療水平的重要指標。
將心比心,不論是從生理或心理上看,病人在遭受病痛的折磨,病人家屬同時也在經曆心理上的折磨。很多時候,治病不僅僅只是“治病”,還應該包括對病人和病人家屬的溫暖關懷。
有道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只有重視這些個例,才能真正做到“以人爲本”,讓新加坡成爲一個有溫暖的醫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