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的時候,就知道新加坡有一所華僑中學。所以,這次到新加坡,專門安排了一項行程:參觀新加坡華僑中學。
新加坡華僑中學,原名新加坡南洋華僑中學,是著名華人領袖陳嘉庚先生發起創辦的一所華人學校。早在1913年5月陳嘉庚提出應該在新加坡辦一所用中文教學的學校,但英國殖民政府並不支持這項計劃。1918年陳嘉庚認捐三萬元,並募捐二十萬元,召開捐款人大會,成立新加坡南洋華僑中學董事會,公舉陳嘉庚爲董事長。1919年3月21日正式成立舉行開幕典禮,首批78名學生進入新加坡南洋華僑中學就讀。
學校在早期采用雙語教學:國文、曆史、地理課本采用中華民國教育部的課本,幾何、代數、化學、物理、和英文課本采用英文本;除英文課用英語教學外,各科都用國語教學。任科老師多是早年由中國移民到新加坡的。學校最初的20年是在與政府的抗爭中渡過,英國殖民政府顯然不滿學校所采用的一些課本內左傾思想的內容,而學生們也多以中國人而非當地人自居。好在學校最終還是逃脫了被迫關閉的命運,得以繼續運作,直到新加坡在1942年被日本占領爲止。
二戰後華僑中學並繼續保持了戰前明顯的左傾政治背景,一些學生成爲共産主義支持者,擁護中國共産黨在中國大陸革命的武裝鬥爭,同時也在新加坡本地發動衆多抗議英國殖民統治的活動。1956年10月25日發生了學校曆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示威抗議,上千名支持共産主義的學生與其他華校的學生串聯舉行大規模抗議 活動,學生們在華僑中學和中正中學校園內舉行靜坐示威,不少馬來亞共産黨領導人還不斷發表演說(後來的新加坡總理李光耀也曾在事件中擔任過學生領袖的律師)。這次事件最終以英國殖民地政府的流血鎮壓收場,造成不少學生受傷,政府則指責學生發動了針對警方的暴力攻擊。這次學潮發生後,新加坡政府爲了安置不願意參加學潮的學生,開設了德明政府中學、立化中學、黃埔中學等所謂政府華文中學。
1950和1960年代華僑中學一直保持著左傾的背景,繼續從中國大陸進口各種教科書與書籍、雜志,成爲共産黨活動的據點之一。華僑中學的學生大多在畢業後進入新加坡唯一的一所中文大學南洋大學繼續深造,少部分人則選擇返回中國大陸參與國家建設。
由于政治與經濟因素,1979年新加坡政府推行雙語教育,傳統華校或逐漸消亡,或開始轉型。華僑中學進入了轉型期。進入80年代後華僑中學已經成爲新加坡最頂尖的中學之一,並在采用英語教學的同時保留了濃厚的中文背景。1987年成爲自主學校,2005年起開始實行直通車計劃,使學生能夠接受6年完整的中學教育。
現在新加坡華僑中學已經成爲新加坡最頂尖的中學之一,所有的畢業生都能順利升上大學,其中30%是到美國的哈佛、普林斯頓、耶魯等名校以及英國的牛津、劍橋、帝國理工等一流大學深造。
新加坡總統王鼎昌,中國致公黨主席、最高法院院長羅豪才,新加坡駐中國大使鄭東發等均畢業于新加坡華僑中學。
老舍于1929年曾經在華中任教,並創作小說《小坡的生日》。
2005年華中開辦開設了雙文化課程,旨在爲新加坡陶育一群真正學貫中西的雙文化精英。所有修讀雙文化課程的學生皆須到設在北京的衛星校園學習半年,直接感受中國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脈搏。
華僑中學每屆有來自中國的留學生80-100人左右。這些留學生一部分是新加坡教育部 SM1/JM3獎學金計劃在中國招來的學生,另一部分是從小來新加坡自費讀書或移民的學生。
↓ 新加坡華僑中學的鍾樓,現在是新加坡國家重點文物。
↓鍾樓前的陳嘉庚塑像。
↓學校的行政樓。
↓行政樓內的前台。
↓行政樓裏的宣傳畫。
↓科研樓。
↓國專館。
↓大操場。
↓校園小景。
此行之所以一定要去新加坡華僑中學,主要是因爲這是我的父親曾經就讀過的中學!父親祖籍福建省同安縣(現在的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出生在新加坡,初中和高中都在這所學校讀書。1941年高中畢業後,到中國繼續求學,就讀于金陵大學。
當時南京已是淪陷區,金陵大學內遷至成都,與南京的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北平的燕京大學、山東的齊魯大學、四川的華西協和大學一起,辦學于成都華西壩,這就是聞名的抗戰時期華西教會五院校(母親當時就讀于燕京大學)。但是出生于新加坡的父親對童年和少年時代生活學習過的新加坡一直念念不忘,家裏一直保存著許多新加坡的照片和新加坡華僑中學的紀念冊,我小時候好奇經常拿出來翻看,久而久之,新加坡華僑中學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次新加坡之行能夠漫步在華中的校園,也是了卻了一樁夙願。
新加坡華僑中學1938年初中畢業紀念冊。(家裏還有一本1941年高中畢業的,一時找不到了)。↓
(感謝 博主@北京老骥 授權新加坡眼轉載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