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雖然國土面積小、人也不多,但是這裏樹多呀!
在僅719.1平方公裏的國土面積上,就有超過兩百萬棵樹,要知道新加坡人也就五百多萬人!今天就來帶大家認識一下我們在新加坡生活經常會看見的樹吧~
雨樹(Rain Tree)
因生長速度快而栽種在路旁,向兩旁伸展的樹冠與馬路形成“隧道”形狀,爲車輛與行人遮陽。原産地:美洲熱帶地區,1876年引入本地
特點:20到25米高,樹冠直徑可達20至30米,呈傘狀。雨樹葉子在入夜和下雨時閉合,由此得名。
青龍木(Angsana)
近年來遭一種名爲Angsana Wilt 的疾病侵襲,目前只栽種帶有抗病性的種類。
原産地:馬來西亞、菲律賓、婆羅洲、緬甸、新幾內亞島
特點:30到40米高,一串串黃色小花會在開花季節瞬間一起開放,並在隔天凋謝。樹幹受到破壞時會流出像血一樣的紅色膠乳,可入藥。紫檀木帶有玫瑰香,在馬來西亞被當作上等木材用來制作櫃子等家具。
黃盾柱木(Yellow Flame)
抗旱性高,並能迅速適應城市化環境,可植于公園或路旁。
原産地:中國,東南亞、澳洲的熱帶地區
特點:在長達幾個星期的花季裏,一串串3公分大的黃色波浪形花朵會布滿樹冠頂端,因此獲得“黃色火焰”的名字。據說樹皮具有治療痢疾的功效,也能舒緩肌肉酸痛與潰瘍等疾病。樹皮所帶有的棕黃色染料可以用于蠟染。
非洲楝(Senegal Mahogany)
非洲楝在本地不易開花,多種植在公園與路旁以遮陽。
原産地:西非的熱帶地區
特點:達30米高,花朵約1公分寬,帶有5個花瓣,花朵聚集在一起形成花簇。非洲楝樹幹因紋路及紅桃花心木顔色而被視爲珍貴木材,用以制造家具及船只等。不過它的木屑會導致皮膚炎。
大葉桃花心木(Broad-leafed Maghogany)
受害蟲侵襲的幾率較低,但樹冠需要經常修剪。
特點:超過30米高。花朵呈蒼黃色,從葉腋下長出。果實爲棕色,約10到15公分長,成熟時裂成5瓣,釋放出帶有扁翼的棕色種子,是治療高血壓與糖尿病的傳統藥材。
香灰莉木(Tembusu)
生長速度較慢,可以在質地硬實的黏土地中存活。受害蟲侵害的幾率低。
原産地:新加坡、馬來西亞半島及新幾內亞島等
特點:30米至40米高,每年開兩次花,花朵呈乳白色,隨著樹齡的增長逐漸轉黃,其香氣在晚上尤爲濃郁。它的果實成熟後變成紅色小漿果,是鳥類與果蝠常吃的食物之一。香灰莉木的木質堅硬,不受白蟻侵害。我國5元鈔票上也印有它。
海紅豆(Saga)
海紅豆不堪強風侵襲,而且隨著樹齡的增高,也越來越難以打理,因此當局已不在路旁栽種,但公衆仍能在大公園裏找到它。
原産地:中國東南部、印度,目前生長于馬來西亞、非洲、太平洋島國及加勒比地區。
特點:15米到20米高,淺黃色小花帶有五個花瓣。未成熟的豆莢爲綠色,成熟後呈深棕色,卷曲並裂開,每個豆莢中有8到12個鮮紅色、心型種子,大小與重量相近,每4顆種子約1公克重,因此舊時曾用海紅豆的種子來秤金銀。種子具毒性,煮熟後可以食用。
海蒲桃(Sea Apple)
生長在海邊,多在3月到5月間開花結果。以前曾作爲一種防火間距樹木而種植。
特點:25米到30米高,花朵有白色雄蕊,氣味難聞。成熟後的果帶有綠色及類似皮質的外皮,是蝙蝠常吃的食物。
紫繡球(Trumpet tree)
通常在每年4月及8月旱季一過便開花,種在公園及馬路兩旁。
原産地:南美洲 特點:18米至25米高,5到8公分大的花朵呈喇叭形狀,有白、粉及紫紅等顔色。
榄仁樹(Sea Almond)
經常出現在岩石多的海邊。葉子每年脫落兩次,並在枯萎的過程中轉爲黃、橘黃、紅、棕色及金色,爲本地增添秋意。
特點:花朵小且氣味難聞。青色的果實在成熟後轉黃,外皮質地像軟木塞,能順著風或水散播到遠處生根,是蝙蝠常吃的食物。果實外殼所提煉出的油可以入藥。
冷知識小課堂: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大學城宿舍大部分是以新加坡常見的樹命名的,現在有的是Tembusu和Cinnamon。Alice&Peter tan改名之前叫Angsana,後來因爲Alice和Peter捐了筆巨款才改名的。
在新加坡植物園,有棵150年曆史的知名香灰莉樹,看看五元紙幣背後的那棵樹,就是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