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
圖爲參觀者在2017杭州·雲棲大會“未來智能餐廳”的觸屏餐桌上體驗隔空點餐。
西湖正在迎來“綠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的季節,來到杭州,人們很快會感受到這座城市“接天蓮葉無窮碧”之美。這是杭州的自然景觀與人文底蘊。在這片土地上波瀾壯闊、綿延不絕展現的,還有創新的熱情與實踐。
曾經,杭州孕育出了阿裏巴巴這樣名滿天下的科技巨頭。如今,科技創新正在重新定義、重新塑造這座千年古城,在杭州點擊鼠標,聯通的是整個世界。
搶人,搶高人
在一線城市創業、工作十幾年後,武凱來到杭州,才“第一次真正感覺自己是個人才”。
心態的變化來自于環境的變化,在夢想小鎮創業一年多,管委會各部門負責人經常主動來公司詢問有什麽困難和需要,武凱住上了每月只需1500元租金、“裝修非常好”的公寓,就連辦個500人發布會都能申請到極爲便宜的場地。
更重要的是,就在這不長的時間裏,這家叫數瀾科技的公司從6個人擴張到了160人。有的員工從國外留學回來直接落戶于此,更多人從北京、上海聞訊而來。
“我們把落戶、住房、教學、醫療、社保一系列都打通,到目前爲止,還沒有哪個城市像杭州這麽系統、綜合。來杭州創新創業,只要心無旁骛搞好項目就行。”杭州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在各大城市掀起“搶人”風波之際,這項工作在杭州已進行了至少三年——2015年出台的“人才新政27條”,2016年出台的人才“若幹意見22條”,今年出台的《關于加快推進杭州人才國際化的實施意見》,恰是杭州“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具體表現。
城市的誠意在政策鋪墊下,正開花結果。
同樣是夢想小鎮裏,一處不大的辦公室被稱作“聯合國”。創業者、加拿大人尼克·米切爾笑著解釋說,這家名爲西顧視頻的公司,專注于VR(虛擬現實)視頻開發,團隊成員既有中國人,也有來自波蘭、俄羅斯、德國、烏幹達、美國等多個國家的人才。他們中好幾位都是在杭州留學後,決定紮根于此的。
杭州網羅天下英才的野心,顯然不止于此。
前不久,西湖大學正式獲教育部批准設立,這一廣受矚目的高等研究院,正面向全球選聘具有較高學術造詣或學術潛力的領軍人才和青年科學家,並已收到全球近4000人的就職申請,已被吸引來的,不乏耶魯大學終身教授許田等頂尖人才。
事實上,杭州2017年人才流入率和海歸人才淨流入率首次成爲全國城市第一,正在成爲中國最具吸引力的創新“熱土”之一。
立支點,撬杠杆
杭州渴望創新。
2018年,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出台的1號文件,便是支持科技創新的《關于加強衆創空間建設進一步推進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實施意見》。《意見》中明確提出,杭州的衆創空間建設借鑒美國硅谷、以色列孵化器的先進經驗,將“市場機制”和政策扶持的“風險補償機制”有機融合,堅持投資與增值服務相結合……最終,杭州希望在培育新經濟、産業創業新動能上産生累累碩果。
來自政府的支持並不盲目。杭州市科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每年他們可以支配的資金只有5億多元,遠少于其他幾個城市,但杭州的策略不是用錢補貼企業,而是以其爲杠杆,引導更多資本支持企業發展。
“四兩撥千斤”的策略是,既設立杭州市政府引導基金,也設立政策性科技擔保,科技型中小企業周轉資金,以及與各大在杭銀行合作成立的科技銀行。甚至,還針對創業企業在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跨越期4個不同階段,構建了“衆創空間+孵化器+創新園區”的創新創業平台。如今,杭州平均每天的創新創業活動達到10.23場;衆創空間開始向專業化、國際化發展,優秀衆創空間占浙江省的70%;國家級孵化器已達32家,連續5年居全國省會城市和副省級城市第一。
更大的支持,在于破除企業發展的制度障礙。今年全國兩會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正是發端自浙江。作爲浙江省會城市,杭州聚焦商事登記制度,在全國首推“商事登記一網通”,僅2017年就實現全年累計減少企業跑趟30萬余次,有效激發了社會創業創新活力;更是按照“能放全放”的原則,下放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權107項。
在這座“移動辦事之城”,企業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杭州支持科技創新的力度很大,甚至對頂尖人才和團隊的重大項目還會“一事一議”。比如,西湖大學領軍人才施一公教授等科學家帶領的4個創新團隊項目,分別獲得了1億元的資助。
以全城智慧,建智慧城市
杭州市公安局的毒駕查處率,在2015年只有12%左右,到2017年便提升到了60%以上,特別是無證駕駛查處率可提升至90%以上。“出賣”毒駕者的不是別人,正是他們自己。公安部門用大數據進行了毒駕模型的建設,通過涉毒人員信息、人員關系數據、車輛登記信息、卡口過車信息,大大提升了精准發現和查處能力。
這是杭州建設“智慧城市”後的成果之一。當然,遠不止于此,截至5月中旬,杭州市收集的政務數據達到了373億條,全國城市無出其右者。杭州不光數據龐大,還以相當強的邏輯性進行了整理,這意味著數據“有用”。
一個例子是,大城市經常面臨的交通擁堵問題,正在數據幫助下得到緩解。在兩個試點地區,當地政府通過安裝智能攝像頭,實時掌握各個路口車流量、交通事故情況,實時調節紅綠燈,將過去紅綠燈四套方案,升級爲幾百套方案。甚至,交通事故發生後,交警能在車主報警前便趕到現場。最終,試點地區基本提速達到10%到20%。今年,試點將擴大到杭州主城區24%的區域。
這一切,來源于2016年杭州·雲棲大會上首次宣布的“杭州城市數據大腦”計劃。其目的,是推動政府數據和社會數據融合,將交通、能源、供水等基礎設施全部數據化,連接散落在城市各個單元的數據資源,建設城市的人工智能。
5月15日,全國首個城市數據大腦規劃——《杭州城市數據大腦規劃》發布,明確了未來5年杭州城市數據大腦建設方向。
讓這一切成爲可能的,是杭州集合了政府與企業的智慧,共同推動城市治理水平升級。城市數據大腦從一開始,便在內核層面采用阿裏雲ET人工智能技術,並依托阿裏巴巴、海康威視、大華股份、浙大中控、富士康等多家知名企業的力量,共同讓城市變得更智慧。
曾經,杭州是“三無城市”——無地礦資源、無港口資源、無政策資源,如今在創新驅動下,正在變成“三有城市”——有數據資源、有互聯網港口資源(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連點)、有跨境電商等政策。
杭州的,就是世界的
5月15日,法國戛納陽光燦爛,各國觀衆們排成了上百米的隊伍,等待觀看《地球最後的夜晚》。這部在本屆國際戛納電影節備受好評的電影由年輕導演畢贛執導。5月27日,在位于杭州西溪文化創意園區的華策影視總部,作爲出品方之一,公司的員工們正在慶祝又一部電影從這裏走向世界。
這幾年,華策影視將1萬多小時的中國影視精品,賣到了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在“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賣出的影視作品長達1萬多小時;在G20國家,華策影視的作品實現了全覆蓋,影視作品時長超過1.4萬小時。其中,《海棠依舊》等諸多主旋律作品是第一次走出國門。
杭州的,就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這句話正在不斷得到驗證。
立足杭州,便可輻射全國。咪咕數媒對此感受很深,作爲中國移動旗下唯一經營全媒出版、人工智能和手機報業務的專業互聯網公司,該公司在杭州的辦公區大屏幕上,顯示的是全國用戶的實時閱讀圖景,全場景月活用戶數高達9400萬。
立足杭州,也能影響世界。莫斯科謝諾梅傑沃機場、東京成田機場……在全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來自杭州的支付寶,都有著非常醒目的標志。伴隨著中國人每年1億多人次的出境遊,人們熟悉的移動支付正走向全球。
不但如此,在海外市場尤其是“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對這一“中國方案”有著巨大需求。東盟國家近6.8億人中,就有3.6億人缺乏基礎的金融服務。以來自中國杭州的技術,爲相關國家“賦能”,成爲一種廣受歡迎的模式。其中,印度版支付寶Paytm用戶數在兩年內,從不到3000萬增長到2.5億,成爲全球第三大電子錢包,像這樣的模式,已經落地韓國、泰國、菲律賓等9個境外國家和地區。
“如果有國外商戶不能理解的,我們就會把他們帶到杭州來,看看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非常成熟的地方是什麽樣子。毫不誇張地說,他們從下飛機開始就感到震驚。”螞蟻金服國際市場高級專家項臻驕傲地告訴本報記者。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