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閨蜜突然發了一條信息給我,簡短的幾個字:“我想要移民”。我理解閨蜜的那份絕望,因爲這段時間霧霾肆虐,孩子們實在是太受罪了。閨蜜問我當初是怎麽想的,我也只是回了她簡短的幾個字“爲了孩子,我向來只做行動派”。
我從小就是那種過得稀裏糊塗、後知後覺的孩子,對生活、對未來沒什麽明確的目標。大學畢業的時候,看著身邊的同學忙著考研和找工作,而我唯一想到的就是先玩夠了再說。也許我種不思進取的生活態度連老天爺也看不下去了,在我拿到畢業證的當天某單位通知我第二天去面試,彼時,我已經做好了與閨蜜畢業旅行的所有准備工作。面試那天領導問我什麽時間可以上班?我回答:“能等我玩兒回來嗎?”就這樣原本一個月的旅行縮短到了一周,一周後我頂著一臉曬傷的皮膚上班了……再後來,戀愛、結婚、生娃、生了一個不夠又生了第二個…..這期間不斷有人問我:你到底想做什麽?其實我也不是很清楚,從小我就懂得“聽人勸吃飽飯”的道理,凡是聽上去對我好的事情都可以去嘗試,我總是想一不小心就此發現人生的目標呢?然而再糊塗的人,也總會有那麽一兩個時刻異常清醒,于我而言這樣清醒的時刻出現了兩次:一次在決定跟先生結婚的那一刻,一次是決定讓女兒到新加坡上學。
我很慶幸,我選擇了一個天馬行空甚至隨性(性情)所欲的先生,出去旅行,從不提前做攻略,往往是在最後關頭才決定去哪個國家(經常是兩人有一搭無一搭地聊了一周A國情況,但是臨出發他突然決定去B國),我只需結合家庭特別是兩個孩子的情況決定去還是不去就行。接著,提前一兩天定機票和酒店,整理行李,然後,倉促出發,到了目的地才臨時決定去哪兒玩,從不參考“必去的幾個景點”之類的攻略,有精力就挑一、兩個,沒精力沒興趣就一個也不去,待在酒店,因爲不做攻略和准備而在旅途中碰到的困難、挫折和錯誤我們都能坦然接受,甚至看成是生活賜予的意外驚喜(盡管我經常跟我先生開玩笑,您給我的不是驚喜,是驚嚇)。慢慢的,我們形成了決定一件事情之後不瞻前顧後,先去做,碰到困難再逐個解決的處事方式。
決定讓Fiona到新加坡讀書很倉促,五月份的時候國內小學一年級報名發生了意想不到的情況,才決定八月份讓爸爸到新加坡給她P1報名。在拿到通知書之前我根本沒有想過選擇這樣一種生活意味著什麽,甚至我們也沒有征求父母的意見,只是簡單的告知他們我們想讓Fiona有一個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想讓兩個孩子健康、安全的生活。
來到新加坡之後我變成了家裏長輩們教育子女要“獨立帶娃”的典型,在大多數有老人幫著帶孩子的同齡人眼裏,我簡直成了“天邊那一朵奇葩”,他們都不敢想象一個人是怎麽一拖二帶著孩子處理那麽多事情。說說先生不在家時我的日常狀態:早上六點鍾起床給Fiona做好早餐,讓後叫她起床給她梳頭,等她一切都收拾妥當把弟弟叫醒一起出門等校車。回到家給弟弟做早餐,抽時間打掃房間,陪弟弟看會書,有時帶弟弟下樓走走,或者去超市買日用品,回來差不多就該做午飯了,最近又加上了寫作的時間。午飯後先讓弟弟午睡,再等著Fiona放學回家,安排她做作業,檢查作業,有時要帶她出門上課,Fiona上課時我帶著弟弟外面遛彎等著,晚飯後回到家安排姐弟倆洗漱完畢上床睡覺後再去處理其他瑣事……如果孩子生病那就是分身乏術,不能耽誤Fiona上課還得拖上一個生病鬧騰的弟弟。第一年,Fiona每天放學回來都需要去小區門口接,這樣就會影響到弟弟的午休,偏偏弟弟又是對睡眠質量要求特別高的孩子,少睡一會都要哭上半個小時……還有就是輔導Fiona功課,那絕對是人生的一種修行,一邊要給她講解,一邊還有弟弟不斷的來打擾,往往是管的了大的顧不了小的,雞飛狗跳是兩個人搶媽媽的時候的真是寫照……如果不身臨其境很難體會到個中滋味…..
然而經曆了這麽多也並沒有覺得有什麽大不了,在有些關鍵時刻人的心態很重要,計較也好焦慮也罷都不能避免一些事情的發生,那還不如讓自己淡定下來想想該怎麽處理。很多人覺得我爲孩子放棄甚至犧牲了很多,但我認爲我只是做了一個母親應該做的,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都會在現有的情況下提供下一代最好的教育和生活。我始終覺得自己很幸運,雖然先生工作很忙,但總是會安排好自己的工作,甚至放棄一些機會,保證我們全家在一起的時間超過一半以上。甚至他不在身邊的日子我反而更能感受到他的存在,因爲我們的生活目標和價值觀是一致的。所有的困難是每一個要邁出這一步的家庭都要需要經曆的。我還有通情達理的父母,他們的樂觀和對我們小家庭義無反顧的支持讓我沒了後顧之憂。另外,我還有一群靠譜的朋友,我不在父母身邊的時候能幫我處理很多事情……當事情告一段落,比如Fiona第一學期結束的時候,我拿著她的成績單,回憶起之前所有的點點滴滴,眼淚依然奪眶而出,這大概就是我性格裏的後知後覺吧。
之前有很多媽媽私信給我,詢問我如何申請學校,我和先生工作情況,孩子如何適應等問題,還會跟我說一些他們自己的顧慮,恕我沒有一一作答,因爲我覺得每個家庭的實際情況、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我們做出選擇的種種考慮都不足以成爲大家做出最終決定的理由,不管如何,出國對于我們這種毫無背景的中産家庭都是很不容易的。就像那天我跟閨蜜聊了很久,幫她出了很多主意,可是每一種方案她都有自己的擔憂,那時候我就明白,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可複制的,別人的一切沒有參考價值,沒有必要讓我的想法成爲說服別人最終決定的理由。其實是否送孩子出來讀書,是否選擇全家移民,最終的決定權在你自己的手上,沒有人比你更了解你和你的家庭,如果你咨詢別人,想通過別人的意見增加你的信心,只能說明你還在猶豫還沒想好。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也只是超低概率的事情,有時,走一步看一步沒什麽不好。
有一天,先生拿著《英國病人》這本書跟我說,小說作者邁克爾.翁達林出生在斯裏蘭卡,11歲隨母親到英國,19歲移居加拿大,現在在美國。他說,他也希望兩個孩子經曆豐富些,多幾個國家生活,最好是過幾年我們去澳洲,然後在新西蘭,然後美國…..
Mr.驚嚇,誰說不行呢?夢想總是要有,萬一實現了呢?
我們只是希望兩個孩子長大以後,回憶起自己的童年——是快樂的幸福的,也希望孩子們的靈魂能擁有我們認爲更好的價值觀,而這種價值觀,當一個地方不能給予的時候,我們一定會考慮離開,中國老話裏的“孟母三遷”不也正是這個道理嗎?在這個無比堅定的信念下,行動派便擁有了足夠堅持下去的勇氣……
(Lusia 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