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幾篇關于童年生活貧窮對人的一生的影響的文章。大部分的觀點是,童年時期物質生活貧窮會造成匮乏感,而這種匮乏感可能會影響你一生。
作爲八十年代出生在農村的孩子,也包括很多跟我一樣來自農村的孩子,在那個物資匮乏的年代,我想我們多多少少會感受過生活的貧窮。
我體會過貧窮,也體會過那種貧窮所帶來的匮乏感。
雖然我現在的生活已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我依然擔心我的這份匮乏感會給孩子們帶來不好的影響。
可是,物質的貧窮一定會造成精神的貧瘠嗎?
先講個小故事。
那天我送完女兒上學,忍不住又走進了那家花店。女人天生愛花,更喜歡花店裏彌漫著的恬淡氣息。店主是個約摸四十來歲的華人女子,恬靜、柔美。笑容就像綻放的太陽花,讓人覺得溫暖、踏實。
她熟練地把我的花包起來,然後我們閑聊起來。
她講起她的阿媽(潮汕地區對奶奶的稱呼),眼神裏滿是崇拜和留戀。
她的阿媽原是廣東潮州人。很小的時候就南下新加坡。那個時候的新加坡,不像現在寸土寸金,他們還有地可種。她說她的阿媽,每天早早起床,洗漱、绾臉,頭發梳得一絲不亂。然後吃好早飯下地幹活。同樣是下地幹活,她跟別人就是不一樣。她沒有因爲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就放棄對美的追求。同樣是呆在田間地頭,她可以勞作一天,發髻依然絲毫不亂,俨然一道風景。她並沒有因爲日複一日的辛勤勞作而忘記善待自己,忘記享受生活。
每年春節,她的阿媽拿錢給家人置辦年貨,都會囑咐家人:別人要多少錢,你們都要給,不可以還價。他們辛苦了一年,這是他們應該得到的,你們和和氣氣買,不要計較價錢,這樣你們也開心,賣東西的人也開心。所以一家人總是開開心心地准備過年。她對周圍的人有一種廣博的愛和情懷,她平凡的生命透著不平凡的氣度。
到了大年初一,她的阿媽一改往日簡單的穿著,穿上自己最漂亮的新年衣服,戴上平時不方便戴的金銀首飾,接受子孫們拜年,給他們發紅包。那份莊嚴的儀式感,賦予了生活一份不尋常的感受和力量,深深地刻在子孫們的記憶中。
我被她的阿媽深深地打動了。她的勤勞、樂觀、熱愛生活、關愛他人,影響了整個家庭。
是的,那個年代,他們的生活是貧窮的,可是他們的精神是富足的。
所以導致深深的匮乏感的並不一定物質是貧乏,更多的是精神的貧乏,是愛的貧乏。
忘了在哪裏看過這樣一段話:一個家庭,哪怕家徒四壁,只要有一個正直、善良、勤勞和樂觀的女人,這樣的家庭就是心靈的聖堂與成長的源泉!
我們看到很多名人回憶自己的母親的時候,憶起的是一個即便生活貧困,依舊勤勞、樂觀、有愛、正直的母親。這些品質深刻地影響著孩子,成爲他們一生前行的動力。
朱德在《回憶我的母親》一文中寫道:母親同情貧苦的人——這是樸素的階級意識,雖然自己不富裕,還周濟和照顧比自己更窮的親戚。她自己是很節省的。父親有時吸點旱煙,喝點酒;母親管束著我們,不允許我們染上一點。母親那種勤勞儉樸的習慣,母親那種寬厚仁慈的態度,至今還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是的,她們用一顆充滿智慧、充滿愛的心把自己的生活譜寫成一首美妙動聽的旋律。她們堅毅的品質和偉大的人格成爲孩子受用一生的精神財富。
然而更現實的問題很可能是,我們很多時候會因爲物質的貧乏而導致愛的貧乏。倉廪實而知禮節。這時候就需要我們內心擁有堅定而溫和的力量。如果我們內心是富足的,我們就有能力過好每一天。
更何況,對于孩子來說,童年的物質生活是否富足,他們並沒有那麽在意,他們感受最深的是能否得到充分的愛和關注。你扔給孩子多昂貴的玩具,也比不上你把他輕輕摟在懷裏,讀一本他最愛的故事書;你給他買再華美的衣服,都不及你放下手裏的工作,好好陪他做一次手工;你們擁有再大的房子,都比不上夫妻恩愛、家庭和美。物質固然重要,而愛的品質更重要。
所以,即便貧窮,依然活出自己的精氣神;即便物質匮乏,依然爲自己、爲愛人、爲家庭注入源源不斷的愛的能量。
我們可以生活貧窮,但不要內心貧瘠。這才是一個人的胸懷和氣度,這才是我們真正的修爲和品格。
(文:清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