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一個工作日的朝陽照進了辦公室的落地窗。一切的財富故事又有了一個嶄新的開始。
2018,是我們值得期待的一年。在這一年,中國實體經濟將第一次超越美國,在中國一切都欣欣然的樣子,就像窗外照進來的冬日暖陽,讓我們對新的一年充滿了希望。
這一切源於中國正在經歷的一場科技革命。
有人問,不是說美國正在醞釀著一場科技革命,什麼AI技術、量子科技層出不窮,並且一度引領美股上揚嗎?
其實不然,真正的科技革命恰恰是爆發在中國這片大地上。從太空、大洋到廠礦、田野,一線城市到鄉鎮農村。無論是經濟風雲如何變幻,科技的力量將打破所有藩籬,中國正在經歷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一場科技革命。
於是,美國人慌了、歐洲人慌了、印度人慌了,全世界都在驚嘆中國人的智慧與勤勞。
全世界都在感嘆中國未來將擁有的財富和力量。
2018是中國經濟和科技進擊的一年,也許經濟上我們還面臨著各種改革的困難,但是在科技上,中國卻的的確確正在經歷著一場史無前例的大爆發、大飛躍。
Top 1 2018中國勞動產出首次超越美國
按照購買力平價法計算,繼2014年中國GDP首次超越美國後,2018年中國的勞動產出將首次超越美國。對於反映國家產業科技水平、實體經濟水平的關鍵數據——單位勞動產出(勞動生產率)(平均每一個從業人員在單位時間內的產品生產量。它是生產技術水平、經營管理水平、職工技術熟練程度和勞動積極性的綜合表現),2017年中國單位勞動產出(勞動生產率)超過8.8萬元,預計2018年將達到9.4萬元。按照購買力平價法計算,2018年中國單位勞動產出(勞動生產率)將達到2.47萬美元。
儘管中國的勞動生產率目前只有美國的1/4,但是,由於中國的勞動從業人員數量是美國的4.2倍。因此,按照購買力平價法計算,2018年中國的勞動產出將首次超出美國三個百分點。中國的實體經濟總量正在超越美國。預計到2048年,中國的勞動生產率將全面超越美國。
我們看到,無論中國經濟目前還存在哪些問題,但是不可爭辯的是,中國的產業經濟正在進行著跨越式的發展。中國科技實力正在飛速增長。一場科技革命正在中國這片大地上爆發。
Top 2 5G——打造中國的移動互聯時代
5G技術將打造中國的移動互聯時代。相比於3G時代,中國受困於外國標準,4G時代,中國移動互聯初步實現分庭抗禮,那麼即將到來的5G時代,將採用中國提出的技術標準。
中國將不僅擁有龐大的消費人口和應用開發能力,而且以「華為、中興」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將掌握5G核心技術。從晶片到基站,從技術標準到應用開發,5G技術無不貼上了中國的標籤。
在目前全球的大部分開發商還都在布局5G技術研發時,中國則有望在 2020 年實現5G網絡商用。無疑未來的時代屬於中國。2018,我們也將會看到更多的5G概念股,進入我們的財富事業。
Top 3 無人駕駛——2018年迎來井噴之年
如果說2017自動駕駛汽車剛剛上路,那麼2018年無疑將成為自動駕駛汽車的井噴之年。
隨著,中國產業政策的傾斜,以及相關法規的設立,自動駕駛汽車將不僅僅是「谷歌、蘋果、特斯拉」這些美國公司的「專利噱頭」。2018年,大量的中國企業將加入「自動駕駛汽車」戰團。
「北汽」「比亞迪」「安凱」「百度」等等國內公司和汽車品牌,在新能源汽車基礎上,紛紛推出「自動駕駛」計劃。並且,以更加實用化的技術路線,在2018年將初步實現上路測試。
在2018年,突然在路上看到旁邊車上沒有司機,還請不要大驚小怪。中國在這方面的技術研發和產業整合能力並不弱。我們更多缺乏的是想像力和承擔創新風險的機制。
Top 4 國產航母——希望能夠育兵於民 分享軍工財富2018年將是首艘國產航母即將建造完成的一年。其實,從2016年開始,這就是眾多軍迷們的期盼。
相比于軍事上的關切,中國首艘國產航母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完成建造,充分說明了中國在造船和準備領域已經擁有了無可比擬的強大優勢。
並且據傳,中國第三艘航母也將開始建造,並將採用常規動力的電磁彈射系統。這進一步說明,中國在裝備製造、電力傳動、能源綜合利用等等的領域已經取得了關鍵性的重大突破。
中國到底擁有怎樣的「黑科技」和怎樣恐怖的製造能力,就連國人自己都產生了懷疑。我們下一步期盼的是,什麼時候中國能夠將這些軍事科技和製造能力,向民用產品轉化,實現軍民一體的產業聯合模式。
也許,隨著我們的技術實力再強一些,不用總是「捂著、蓋著」僅有的一點先進科技,能夠育兵於民,加快產業重組,讓我們分享國家科技進步帶來的財富。
Top 5 嫦娥、北斗——2018中國航天迎來大發展
2018年,嫦娥4號將擇機發射,中國將建立月球背面的通訊中轉站,為最終的登月和月球基地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中國航天、中國商業發射、中國的深空探測、中國的衛星導航和天地通訊體系,在經歷了2017年的挫折與飛躍後,2018年將迎來大發展的一年。
2018年,中國將完成18顆北斗三號衛星發射的任務。中國北斗導航系統將真正進入全球組網,開展商業服務的一年。
2018年上半年,中國「快舟-11」固體運載火箭將完成首飛,並以「一箭六星」的方式進行發射。中國航天在商業發射領域將顛覆現有市場格局。
繼2017年長征五型大功率運載火箭失敗後,2018年,中國將探索在遠征一號乙型與長征二號丙型運載火箭相組合,執行太陽同步軌道發射任務。
繼2017年中國成功發射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慧眼」,並首次成功定位「引力波」後,未來兩年,中國還將發射深空微波探測衛星,探測宇宙黑暗時代的演化過程。並在2020年,向火星發射探測器,完成火星的環繞探測和著陸巡視探測。
2018年,中國航天正在沿著商業化和科研攻關兩條道路飛速發展。北斗導航概念、商業航天概念都將在2018年大有作為。
Top 6 量子科技大爆發——足以碾壓西方科技的存在
中國贏了。如果說我們以前都是模仿和超越的話,那麼這次,可以說是中國首次在原創研發領域第一次碾壓西方科技。
8月10日,中國的「墨子號」衛星圓滿完成了量子糾纏分發、量子隱形傳態和量子密鑰分發,三大試驗任務;9月29日,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正式開通。
中國在量子科技領域的領先,已經形成了對世界科技領域格局的撼動。
按照官方公布的實驗測試聲稱,中國量子計算機的原型機取樣速度比國際同行快至少24000倍。
相比於傳統經典計算機,如果求解一個億億億變量的方程組,「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所需時間為100年,而使用一台萬億次的量子計算機求解同一個方程組僅需0.01秒。
量子計算機的原型機的研發成功和中國的量子加密通訊技術的應用,將為中國反超西方科技提供了全新的路徑,也為人類未來一千年的技術發展打開了通道。
Top 7 「復興號」——中國高鐵獨孤求敗
「復興號」開通,中國高鐵已經獨孤求敗。
更關鍵的是,「復興號」具有我國完全自主的智慧財產權和大批量、標準化生產的能力。這不僅意味著,中國高鐵已經進入了獨孤求敗的境界,更意味著中國的高鐵經濟和高鐵出口將進一步得到鞏固。中國經濟以更低成本加速前進。
2018年,我們將關注,中國高鐵的應用技術,例如,大功率電容、無線通信、信號管理、高強度鋁合金車身,等等技術向周邊產業、產品擴散的情況。
Top8 可燃冰——中國有望顛覆世界能源格局
美國有頁岩氣,中國有「可燃冰」。在中國頁岩氣開採受限於環境污染和開採成本壓力,難以推進時,中國的可燃冰技術的突破,卻使得中國擁有了可靠的未來能源保障。
此次「可燃冰」的成功開採,不僅體現了我國在「可燃冰」勘查、核心技術開發等方面的理論、技術能力,更彰顯了我國在海上鑽井平台方面的強大裝備製造的能力。
「可燃冰」即天然氣水合物,能量密度高,是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資源和化工原料。而且儲量豐富,全球儲量足夠人類使用1000年,因而被各國視為未來石油天然氣的替代能源。我國對可燃冰勘探、開採技術的掌握,將大大促進我國能源安全,甚至改變中國在世界能源市場上的地位。
Top9 國產晶片——接受市場考驗的一年
2018年將是中國「芯」接受市場考驗的一年。
隨著2017年,「天河二號」「太湖之光」等超級計算機的建造,以及寒武紀智能處理器晶片、華為麒麟970、小米澎湃S1處理器,等一系列國產晶片的商業化投產和應用,2018年中國的晶片產業將迎來井噴。
2018國人將體會到,國產晶片並不輸於外國晶片的性能。但是,也可能面對發熱量略高等等,自主研發路上不可避免的問題。
在我們為國產晶片歡欣鼓舞之時,一定要關注國產晶片的商業應用比例,否則很容易出現叫好不叫座的局面。
Top10 人工智慧——警惕炒作與偽AI產品
要說今年科技新聞中,炒作的最熱的就是「人工智慧」(AI)。隨著AlphaGo戰勝人類頂尖圍棋高手,AI技術被吹得神乎其神。雖然說,我們離真正的人工智慧還很遙遠,但是並不阻礙相關的產品炒作和技術進步。
相比於虛頭巴腦的「財富」故事,2018年反而更應該關注帶有「視覺識別」創新應用概念,以及支持「人工神經網絡」(ANN)運算的集成晶片的開發。這些技術和產品也許能在2018年進入商業應用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