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新加坡2016年小學入學第三階梯(Phase 3),針對國際小學生的報名登記已經塵埃落定了。想起11月新加坡眼做過一次小一報名的調查統計,杯具的占了多數,甚至還有父母都是PR的也被拒,身在新加坡的父母們,真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可是你以爲小一被錄取就萬事大吉了?朋友圈好些朋友跟我問,幹脆花些時間梳理一下我的經驗。我以2個國際學生家長的切身經曆和大家分享小一報名後續的艱辛曆程,順便講講尋找學生托管中心還有小盆友托兒所的一些心得體會。網絡上關于這個部分的信息並不是非常多,希望可以幫助到一些不太了解這些信息的國際學生的家長們,多多少少可以少走一點彎路。
11月9日收到一所小學的錄取通知書。很驚訝居然不是我們報名的那所離家比較近的小學,而是被一所交通稍遠的小學錄取了,甚至比我們報名的小學名聲還要更好,好比國際章的一部電影片名《非常幸運》。通知書裏詳細列出了參加小一新生介紹會orientation的時間、地點、各種注意事項、流程安排、需要當天購買的課本教材列表、在校服裝鞋襪列表、付款方式、還有針對本地公民申請政府津貼的流程和介紹單,甚至還有當天去時著裝要求等等,非常詳盡。可是,通常情況下不是應該先收到MOE教育部的通知才對嗎?我充滿疑惑地分別打電話去小學和MOE詢問,得到的答複是:是的!正常情況應該先收到MOE通知,但Orientation的時間就在幾天後,學校擔心家長錯過,就先寄信來了,因爲不出席新生介紹會和登記,等同于放棄這個唯一的機會。
于是在13日那天准時去參加了新生注冊和介紹會,一切對我們一家人來說都是新奇的,因爲誰也沒在新加坡念過小學啊~~介紹會辦得不錯,可我們還是有點發懵,竟然最後人家都走得差不多了,才想起來去看看開在小學裏面的學生托管中心,想順便報名。我們天真地以爲,既然被小學錄取,就肯定可以被小學自己的托管中心錄取。結果……得到的答複是,sorry!我們已經沒有位了,你去試試別家吧。
原來,phase 1 和phase 2階段公民和PR的家庭,10月份前就基本都已經報名注冊了,托管也優先安排登記了。托管中心的工作人員小哥說,非常抱歉,學校內的托管優先錄取公民和PR。好吧,關于這一點,我們沒有異議。那,可以幫我們推薦一下,學校附近還有沒有其他的托管中心呢?這個……我們就不是很清楚了,你們需要自己去找。
話說回來,爲什麽新加坡小學生還需要去托管報名?因爲小學的課程時間是早上7:30到下午1:30,之後的時間如果家長不能來接,就得由托管中心照顧。爲什麽下午1:30就放學?這個真的是很不能理解。我猜是因爲孩子剛剛換到新環境,必須爲今後的學習打下基礎,給予充分的適應時間,所以這樣安排。可是托管中心的老師告訴我,以前只有小一小二的學生是早上上課,現在統一安排時間,直到小六全部都是早上半天課了。下午1點半,雙職工的家長還沒下班,怎麽可能接得了孩子。國際學生的家長絕大多數都是持工作准證,根據人力部2015年9月1日起實行的新規定,月收入達到1萬新幣的EP/SP,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才能申請長期准證(LTVP)。沒有長輩幫忙,如果家裏也沒有請工人(本地人叫女傭,現在普遍改稱family helper,聽起來更有尊嚴感),就只有送到托管中心了。因爲哥哥分去的小學不在家附近,爲了方便一起接送弟弟,必須同時找在小學附近的幼兒園。反正以後弟弟很大可能也會去哥哥的小學念書,早一點適應也好。好吧,怨天尤人沒用。自己找!
在新加坡生活的基本技能之一就是要學會用google,國內是“知之爲知之,不知百度之”,也是同樣的道理。網絡時代信息爆炸,如今所需要的很多信息基本都可以在網上查到一二。搜關鍵字“student care centre”,蹦出來一個網站: http://msf.gov.sg 是“新加坡社會和家庭發展部”的官方網站。這是新加坡政府的一個下轄部門。它主要目標是培養強大的家庭和一個充滿愛心的社會。原來叫“新加坡社會發展、青年及體育部“,2012年11月1日,重組改成”新加坡社會及家庭發展部”。專門管社區服務、幼兒園、托兒所、托管、婚姻問題、津貼補助等等有關加強社會安定團結的事宜,以及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其實基本上想要了解的一切相關信息,這個網站上都很詳細地羅列了,這裏必須贊一下新加坡的政府機構和官網,公開透明,事無巨細,分門別類,查找起來非常方便。可是盡管如此,還有很多人不懂英文,或者不善搜索信息,沒關系,我來分享!
學生托管中心(簡稱SCCs)是針對7-14歲,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二年級的在校學生提供放學後的監管服務。學生在那裏的基本活動安排包括:沖涼、午餐、午睡(尤其是小1小2)、做作業、有些還有課外輔導,學校假期裏還會有遠足甚至短途露營旅行的活動(這個部分需要額外付費)。運營時間是: 周一到周五,早上7:30到晚上6:30或更晚(通常只到晚上7點)周六,早上7:30到下午1:30左右。
學校假期:以2016年的假期爲例,3月有一周,整個6月一個月,9月有一周,12月整月,一年下來有85天!這麽多假期,還沒算上公共假期呢! 看起來在新加坡做學生簡直不要太快活了好吧。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學生都可以快活地享受假期,各種補習各種課外興趣班,壓力一點也不比國內輕松,這是題外話了。
去哪裏找?你可以直接在MSF的網站裏找:點擊APPLY FILTER,輸入你要找的地點和距離要求。網站自動過濾出一些選擇。http://app.msf.gov.sg/dfcs/studentcare/default.aspx
每一個托管中心都有具體地址和電話,都需要預約,不要冒冒然前往,先查google地圖看這個托管中心到你家距離是否方便。最好能一次多搜索幾家,對比交通費用和托管時間安排。確定了選擇再打電話詢問清楚是否還有空位,學費多少,然後預約時間親自去看看環境和老師,還有觀察一下那裏孩子的情況。另外,如果和我們一樣,沒有長輩沒有女傭只能靠自己,只可以下班後接送的話,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跟小學的校車服務公司確定是否可以安排接送。如果覺得各方面都滿意,再根據托管中心的要求提交申請表格,父母親雙方的在新准證、工資單(證明你有支付能力)、孩子出生證明、登記照片、學生准證/家屬准證等等。再預約好時間,帶孩子再來一趟,一是讓孩子看看,二是讓托管中心的老師也看看孩子,認個臉。順便把學費交了。基本都確定好後,再聯系校車服務,預定好接送,通常可以等到孩子開學那天再交校車的費用。這才算是板上釘釘了,可以松一口氣。BTW,校車服務就算是學校假期期間不接送孩子,家長也是一樣照付費用的,別來問我爲什麽,幾乎每一家都是這樣的(霸王條款?)。
小學自己的托管價錢比較便宜,我家哥哥的學校那間價格是260每月,也是交通上最便利的,孩子放學就直接自己去托管,最省心省錢省時。
外面私人開辦的托管中心,只要能在MSF網站上找到的都可以放心。但價格就有很多差別了。有些在學校假期期間,是要額外收取費用的。比如我問過的兩家,學校假期時超出6小時以外的時間要按照5-7新/天來收取,我算了下,差不多就是一年下來額外多交一個月的費用。但我給哥哥找的這間是Family Service Centre開辦的,屬于政府性質,就開在FSC辦公室的旁邊,HDB的一樓,所以收費相對便宜,沒有學校假期的額外收費,應該算是除了學校內部的托管外,性價比最高的了。所以,如果你預算有限,還是多上上網、跑跑腿,貨比三家,功夫不負有心人。
下面再來分享一些關于新加坡托兒所幼兒園的經驗。我家的哥哥弟弟前前後後因爲搬家還有各種原因,先後換過5、6間托兒所/幼兒園,多少有一些經驗可以跟大家分享。
新加坡的幼兒機構針對7歲以下的幼兒,提供全天或半天的服務。有些也針對2個月到18個月的嬰兒服務。有政府辦的,比如PAP(人民行動黨)和NTUC(職總工會),也有很多連鎖私或私立的,比如My First Skool,還有一些是宗教和福利機構開辦的。今年的費用行情大概在600~2000+,說是每年學費都會漲10%-15%左右。還記得2012年來時問的PAP大巴窯的學費是400多,而且好多家都把外國人和本地公民、PR的費用區別開,外國人就一個字,貴,3個字,貴很多。簡直蹭蹭蹭啊!
點這個鏈接,可以了解關于幼兒托管和學生托管的官方解釋。http://app.msf.gov.sg/Policies/Strong-and-Stable-Families/Nurturing-Protecting-the-Young/Child-and-Student-Care-Centres-Services
新加坡的托幼機構主要分成4種:
1、Child Care Centres 托兒所(簡稱CCCs),基本都是在HDB一樓,全天的,早7點到晚7點。而且周六7點到下午2點還會開半天,前提是有家長有這個需要,要提早跟托管中心說,不會額外收費。公民父母中如果母親全職工作,孩子可以跟政府申請每月300的津貼,這些跟咱們外國人,甚至PR也沒什麽關系,就不啰嗦了。哥哥3歲後來新加坡念的N2分別是在2家硬件設施比較好的私立托兒所,木地板、空調和室內playground,價格在當時屬于中檔,900到1200左右。 K1 & K2都是在一間教會的鄰裏托兒所念的,700左右,當時詢問時很幸運剛剛好有一個空位。教會的托兒所有一些教育偏向對孩子宗教的影響,我覺得影響都是積極正面的,比如,吃飯前要禱告感謝。新加坡的幼兒教育,不論鄰裏還是私立的,宗教的還是非宗教的,我感覺都非常不錯,但鄰裏的感覺更容易融入,本地孩子占大多數,私立的可能國際學生相對多些。新加坡的公立托兒所給我的感覺是僧多粥少,供少于需,也可能是因爲費用最便宜,等候名單總是很長,也因此,很多kiasu(怕輸)的新加坡人孩子還懷在媽媽肚子裏,家長就開始給孩子報名排隊了,外國人基本上很難進,要看運氣。
托兒機構的一切規章制度都詳細地被MOE控制和定期審核,三天兩頭發通知給家長,教育家長如何照顧好孩子,如何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心理健康,如何配合老師,甚至教育孩子如何洗手都發通知,這一點,真是不能更贊。每個班都會有一名英文老師和華語老師,每間幼兒機構都有一些印度籍、華裔、私立的更多菲律賓老師(東南亞式的國際化),條件好的甚至還有洋人老師。每個年紀段的班級,師生配比都不一樣。老師和孩子的比例嚴格按照MOE的要求來,班級年齡越小,老師學生配比的數字越小。比如,N1,1個老師最多帶12個孩子,如果有一個協助的預備老師,最多不超多18個孩子。具體參見下圖。
每半年會跟家長做一對一面談,回顧孩子取得的進步,需要提高的地方,還給孩子做非常詳細生動的成長檔案,定期讓孩子把在托兒所做的手工帶回家,另外,還有課外遠足活動(當然是要額外付費的),老師帶孩子們去機場、電影院、公園、超市、甚至一些政府機構,讓孩子們多接觸社會和自然,托兒生活豐富多彩的,完全不會無聊,讓家長完全可以放心把孩子交給托兒所。另外,新加坡嚴格的教育制度下,老師都以鼓勵啓發尊重孩子爲主,老師是絕對不可以體罰孩子的,一旦發現後果非常嚴重,比如之前發生的My First Skool大巴窯那間,老師體罰孩子被家長發現,鬧得沸沸揚揚,也讓MOE重新檢討了對老師師資的審視。(幼兒教師都是憑證上崗,每年還有定期的培訓。)
托兒所基本都自己有煮飯的阿姨,早餐、午餐都在中心吃,菜單也是2周輪換一次,每天不同。(我們家去過的幾間幼兒園早餐都太簡單,量也少,說實話,我看過負責煮飯的阿姨采購的食物,真不如我自己買的食材健康。所以我習慣讓孩子們在家吃,因爲早餐最重要。)飲食也要照顧到新加坡宗教種族多元化,而且考慮到有些人對魚蝦過敏,所以絕大多數都不吃豬肉牛肉魚蝦,只有雞肉。(我這裏只指的是以華人爲主的幼兒機構,那些印度爲主的或者馬來的我就不知道了。)給弟弟現在找的一家是佛教機構下的慈善托兒所,非盈利,但完全素食,連雞蛋也不吃。關于這一點,我個人反倒覺得非常好,如今的孩子們飲食都太嗜葷腥,高糖高蛋白高脂肪攝入超標,中午一頓吃素,晚上回家還是正常飲食,完全不受影響,甚至更健康,之前幾乎不肯吃蔬菜的弟弟,如今才去2個禮拜,已經開始大口大口吃蔬菜了,可見環境是多麽重要。
托兒所的班級分成2個部分,一個部分屬于infant care,嬰兒托管,3個月到18個月的小寶寶,有全天、半天(分上午下午),還有一周12-48小時的。另外一個部分就是playgroup 1/2(小班,主要帶著孩子玩,訓練行爲習慣),nursery 1/2(中班,開始訓練孩子的基礎學習習慣和社交能力還有集體意識),kindergarten 1/2(大班,相當于學前班,這個時候老師會開始針對孩子如何順利過渡到小學來組織教學,教孩子更多的華語、英語、數學。還有很重要的一點,訓練孩子們的紀律,這個時候起,孩子最好每天8:30前到校,來遲就會錯過第一節課,養成好的作息習慣對于今後孩子順利上小學、適應小學的節奏非常非常重要。)
2、Kindergarten 幼兒園,通常的營業時間都比CCCs短,設施和條件通常都比較好,帶空調(吐槽一下,其實沒有空調的才更好,有空調的環境孩子特別容易感冒,封閉環境下也容易被傳染其他疾病),年尾的音樂會從禮堂舞台布置到孩子的服裝道具等等,都搞得很隆重盛(費)大(錢)。周末不開。我家弟弟之前去的一間就只是早上9點到下午4點。還有,很多間都和中小學一樣休學校假期SPH,學費照付,如果家長不能照顧,還要付另外一筆SPH的活動費用,讓幼兒園安排。正常學費就比托兒所貴了,再加上些7788的,對雙職工的外國人父母來說,實在是很麻煩很費錢。
3、Toddlers 豆豆班,也有叫playgroup,開放時間通常只有早上2-3個小時。這個針對的是打算開始送幼兒園的小盆友,需要一些時間過渡調整,年齡普遍是3歲以下的,家裏有長輩或家長可以照顧,只是他們送孩子去幾個小時。因爲我家的小朋友們來新時已經滿3歲了,而且在國內都上過半年的幼兒園,所以來時就直接送了全天的CCCs。這個部分我們沒有什麽經驗,歡迎其他有相關經驗的家長們來分享。
4、還有一些是針對有特殊需要的幼兒開辦的幼兒機構,比如自閉、殘障、智力殘疾、還有唐氏病的孩子。這些孩子都是普通主流托兒機構不接收的,因爲那些老師沒有受專業訓練,教不了他們,也會影響到其他孩子的教學。這些機構有全天、也有按照幹預療程算小時來的。這些機構的老師都經過特殊訓練,持有執照,可以教育訓練特殊的孩子。對外國人來說,價格都非常昂貴,哪怕是政府開的。所以說養個健康的孩子,可給家長省錢了。
找托幼機構的方法和上面找學生托管的方式類似,可以在MSF的網站找,也可以去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gency (簡稱ECDA)查。我之前是在ECDA查的,右邊藍色的欄裏可以輸入信息然後搜索。
後面的程序就基本和找學生托管中心的流程差不多了,根據孩子個體差異,可能需要送孩子去體驗1-2天,看看孩子喜不喜歡那裏的環境和老師,如果適應力強的孩子,比如我家哥哥就是直接送的。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有些幼兒園托兒所,招收國際學生,但因爲他們有用配額,國際學生的比例是有規定的,需要確認好是否還有針對國際學生的名額和配額。
寫到這裏已經是洋洋灑灑很長了,當中的各種艱辛,省略一萬字。其實,與其抱怨新加坡政府對外國人的各種苛刻要求和沉重的費用開銷,不如問問自己,當初來新加坡工作,帶孩子來新加坡接受教育等等這些都是自己的選擇,既然選擇了就接受這種選擇帶來的一切。孩子入讀小學不過是萬裏長征路的第一步,後面還有更多未知要去冒險,做父母的就接受這些挑戰吧,孩子們會看到你們的付出和努力,也會和你們一樣積極面對人生。
作者: 煮意 Home_cooking_id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