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索馬裏海盜的活動會隨著風變化。在日照強烈的夏天,亞丁灣上吹起了從東非到印度的風。在強風中,索馬裏海盜的成功率會大大降低。于是,海盜們索性收工回家,過起了暑假,等到風力減弱的春秋季節再複工。
季風原理
亞丁灣的風隨季節變換,被稱爲季風。海盜活動的周年變化,只不過是季風對人類社會的一次小調節。
在夏季,季風從海洋吹向大陸。在冬季,季風則從大陸吹向海洋。
季風源于海洋和陸地不同的熱力性質。土壤的熱容比海水低。夏天,在太陽的直射下,熱容低的土壤會迅速升溫,加熱上空的空氣。空氣受熱上升,形成低壓。與此同時,海洋升溫慢,溫度依然比較低。海洋上空的空氣下沉,形成高壓。在高壓向低壓的推動下,風向大陸吹,海洋上的潮濕空氣也會隨季風登錄。到了冬季,太陽斜照。熱容低的土壤也降溫快,造成西伯利亞的高壓。風也就完全轉了方向,從寒冷的西伯利亞,吹往溫熱尚存的海洋。
南亞與東亞
亞洲是地球上最大的一塊陸地。亞洲的南方和東方分別是印度洋和太平洋。大尺度的海陸差異,創造了地球上最強的季風系統,每年隨季節變換方向。古老的亞洲曆史,也在季風吹拂中,顯露出獨具韻味的東方面貌
季風與農業
季風讓農業變得簡單。東方的兩大農耕文明——南亞的印度文明和東亞的中華文明——都托了季風的福。
夏季季風
夏天,季風裹挾著暖濕氣流,從印度洋向印度次大陸進發。印度迎來它的雨季。西印度首當其沖,降水豐富,正適合水稻的種植。古老的印度河的文明,也因此在西北印度繁榮。季風的鋒面分別向東、向北推進。向北進軍的一支遭遇高聳的喜馬拉雅山,沿著山脈爬升。水汽在高空遇冷凝結,形成降水,滋潤郁郁蔥蔥的南麓森林,庇護了多樣的生物。向東的一支越過孟加拉灣,再次補充水份,爲東南亞的中南半島帶來雨季,哺育了密林中的占婆古國。然而,季風依然不會停歇。在東亞大陸低壓的吸引下,季風沖過南中國海,向中國開進。
從江南延續到日本的梅雨
在中國,印度洋季風與太平洋季風會合,一起向內陸推進。五六月份,季風形成的降水鋒面最先登錄南方沿海。六七月份,江南迎來連綿的梅雨季節,爲孕穗成熟期的水稻帶來降水。與此同時,日本和韓國也被季風鋒面掃過,形成夏季降水。七八月份,季風開進到中國北方,灌溉了當地的耐旱作物。隨著季風深入大陸,水汽進一步減少,莊稼逐漸變成草原。季風在中國創造出農耕和放牧的兩個農業階梯。這兩個區域的分裂和統一,成爲中國曆史的主音。
中國的24節氣
對于農業來說,季風的最大好處是規律。夏季季風在固定的月份開始,以相對穩定的強度持續數月,大大減少了農業的不確定度。規律的季風變化反映在曆法上。中國以24節氣來反映不同季風季節的寒暑和降水。印度也根據季風變化,把全年分成六個季節。穩定的季風大大減少了水旱災害的可能性,保護了脆弱的古文明。另一方面,季風區的降水主要在夏季。而溫暖的夏季,也正是有機物生長旺盛。水暖合一,是農耕的福音。
甘地:印度和平主義的代表
在水旱規則的季風區,農耕文明異常穩定。中國早在秦代就建立了統一的政權,以中央集權的文官集團的行政模式,持續了將近兩千年。而印度教擁有包容性的教義,不但可以容納多神信仰,還秉承了古老的和平主義,與侵略性十足的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形成鮮明對比。由于農業的自給自足,印度和中國的農耕文明都缺乏侵略性。少有的幾個武力帝國,如中國的清朝和印度的莫臥兒王朝,也是由入侵的草原民族創立。
季風,塑造了東方溫婉的性格。
財富之風
季風創造了最古老的海上商路。
印度洋季風商路
季風周期性的變換風向,允許帆船在一年內沿著同一條航路東西往返。這條航線從南中國出發,穿過東南亞的馬六甲海峽,途徑印度,最終到達遙遠的紅海和索馬裏海岸。非洲的象牙和犀角、西亞的乳香和沒藥、印度的香料和寶石、中國的絲綢和陶瓷,都是季風航線上的常見貨物。在運輸艱難的古代,陸上絲綢之路不但漫長,而且常常會因戰亂停頓。這條季風航線才是連接東西方的關鍵。
鄭和:波斯裔,回民
季風航路東西跨度大,所以早期航運要分段進行。一批貨物從中國運往西亞,往往要數次轉手。航路上的港口,如泉州、馬六甲、奎隆、亞丁,都發展成繁榮的貿易轉口港。伊斯蘭教興起後,阿拉伯人憑借著三角帆、指南針、天文知識和商業精神,能快速貫穿整個航線,從而主宰了印度洋的貿易。當鄭和下西洋時,阿拉伯商人已經在季風航線上活躍了數百年。鄭和的波斯裔身份和穆斯林信仰,幫助了大明船隊在印度洋港口的活動。
《一千零一夜》插圖,王後與黑奴
除了一般的商品,販賣人口也是季風航路上的大買賣。黑奴貿易由來已久。早在歐洲人往美洲運黑人之前,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就已經在拐賣東非的黑奴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缺乏強有力的政權,原始的部落也無法保護族人。季風航線方便了黑奴販賣。黑奴被集中到東非的港口,在西南季風中運往阿拉伯。這些黑奴運往西亞和歐洲,受盡屈辱,甚至被當作邪惡的象征。《一千零一夜》中的國王,就因爲王後與黑奴淫亂,而憤怒的每夜仇殺女性。
歐洲人是季風航線上的後來者。陰冷的歐洲缺乏香料。中世紀的歐洲人把稀少的香料看得無比珍貴,甚至編出神話,說胡椒産于印度的巨樹,由毒蛇把守,難以采摘。奧斯曼土耳其壟斷了利潤豐厚的香料的貿易。而意大利人在奧斯曼土耳其的貿易特權,讓他們積累了足夠的財富,可以負擔昂貴的文藝複興。葡萄牙人希望能插手香料貿易。達伽馬繞過好望角後,在東非雇傭了一位阿拉伯舵手,來完成在季風航線上的旅程。此時正值四五月,西南季風逐漸增強。船隊借著季風,順利抵達印度。
印尼的香料群島
達伽馬從印度運回了胡椒,利潤足以支付60次的航行費用。香料讓整個歐洲瘋狂,開啓了大航海時代。爲了和葡萄牙人競爭,哥倫布向西航行,想開發出前往印度的新航線,卻無意間發現了新大陸。荷蘭人不滿足于印度的香料供應,繼續向東穿過馬六甲海峽,控制了印尼的香料群島。香料群島也成爲荷蘭人繼續向台灣、日本擴張的關鍵跳板。奧斯曼土耳其和意大利城邦,卻喪失了香料財源,逐漸凋敝。
文化傳播
隨著商品傳播的,還有文化。通過季風航線,西亞、印度、東亞三大文明圈紛紛輸出自己的影響力。
島神廟
巴厘島是印尼的旅遊勝地,以火山、懸崖、稻田和文化知名。印度教神廟分布在村莊、海岸和高山,構成巴厘島信仰的核心。在巴厘島的傳說中,濕婆乘著西風東來,把印度教信仰傳播到巴厘島。事實上,傳說中梵天神靈的功勞,應該歸于隨季節變換風向的季風。在古印度文明的強盛期,印度教隨季風航線東進,成爲東南亞地區的主要信仰。柬埔寨的吳哥窟和越南的占婆遺址,同樣是印度教擴張時期的遺迹。
馬來西亞國旗,新月圖案是伊斯蘭國家的標志。
有趣的是,巴厘島卻被伊斯蘭信仰包圍著。伊斯蘭教是印尼和馬來的主流宗教。這是季風航路上第二次文化擴張的成果。六世紀之後,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半島上建立起來。在陸地上,穆罕默德的信徒們發動“聖戰”,征服了西亞、北非和印度。海上的阿拉伯商人,也把真主的影響帶到季風航路的沿岸。扼守馬六甲海峽的蘇門答臘島吸引了大批阿拉伯商人,也最先伊斯蘭化。伊斯蘭信仰迅速取代了原有占主導地位的印度教。按照同樣的方式,伊斯蘭教也借著季風貿易傳播到了東非沿岸。
華人向東南亞移民
盡管中國的大規模航海只在鄭和時昙花一現,但中國對季風航線的影響不容忽視。爲了討好東亞霸主,東南亞小國素來都是向中國皇帝朝貢的常客。另一方面,閩粵的華人也借著季風,跨越南中國海,前往東南亞移民。這些華人聚集在沿海城市,恪守家鄉傳統,繼續過春節拜媽祖,在城市中建起大大小小的天後宮。到了十六和十七世紀,荷蘭殖民者大量引入華工來開發人煙稀少的東南亞,成爲華人移民潮的高峰。在新加坡,華人構成達到70%以上。華人甚至在西婆羅洲建立一個共和國政權——蘭芳共和國。
方結合的南洋建築
十六世紀之後,西方的航海家們憑借堅船和大炮,接管了季風航線,也把西歐文明帶到航線的沿岸。包括在蘭芳共和國在內的小政權很快崩潰。西方人開始全方位接管當地的宗教和政治。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建立起天主教堂,荷蘭人則來傳播新教信仰。法國人以拉丁字母爲基礎,爲越南人發明了一套文字,割斷了越南文化和漢文化的聯系。而東方文化也在沉默中反向對抗,把影響力融入到西方文明。英國人開始吃印度的咖喱、中國的茶。日本的浮世繪,受到巴黎畫家的追捧。馬六甲海峽的混合殖民建築,成了東西方文化融合的最好見證。
季風東來西往,依然是古老的姿態。但亞洲國家加快了步伐,急切著要追上西方。不知是否有一天,季風能融入世界的脈搏,爲人類帶來規律和和平。
(感謝作者@Vamei授權新加坡眼分享本文。本文首發于十五言。)
參考文獻
Cook, Duncan, and Sally Garrett. “Somali Piracy and the Monsoon.” Weather, Climate, and Society 5.4 (2013): 309-316.
Freedman, Paul. “Spices and Late-Medieval European Ideas of Scarcity and Value.” Speculum 80.04 (2005): 1209-1227.
Anderson, Perry. “Portugal and the End of Ultra-colonialism.” New Left Review 1 (1961): 15-17.
Pilcher, Jeffrey M., ed. The Oxford Handbook of Food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