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說,學習華語不但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我們的“根”和文化,還可以和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建立起一種深層次的情感關系。想跟中國打交道,把握住中國發展帶來的商機,就必須學好華文!
10月22日,在華族文化中心,舉行了隆重的“講華語運動”40周年慶典~
現場超多人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發表了主題演講。他說,新加坡20多年前,有一半以上的華人家庭以華語溝通,不過如今有71%的華人家庭在家中講英語,新加坡的雙語優勢正在相對減弱。
李顯龍也表示,在致力推廣華文華語的同時,也必須保留本土華語的獨特之處。
其實說起新加坡的華語,許多剛從其他華語使用地區來的人,會覺得聽不懂、不習慣,中國朋友戲稱其爲“新加坡普通話”,簡稱“坡普”。
爲了讓大家能get到新加坡華語的精髓,推廣華語理事會將推出新加坡華語資料庫,大家可以在這個資料庫裏搜索到新加坡常用的具有特色的詞彙。感覺有點像新加坡有了本“專屬華文詞典”啊~
新加坡眼專訪了負責領導研究華語資料庫的推廣華語理事會成員陳志銳副教授,聽他談談爲什麽新加坡要設立自己的華語資料庫:
研究項目專家咨詢團成員包括:周海清、林任君、王梅鳳、藍璐璐、梁文福
就像陳志銳所說,語言能反映一個社會的文化和身份認同,資料庫中的詞彙體現了新加坡多元種族和文化特色。
比如“巴刹”這一詞,來源于馬來語Pasar,是市場的意思,在新加坡的巴刹中,大家可以買到便宜的蔬菜水果、肉類、日用品雜貨等。
資料庫中所收錄的詞彙,是新加坡常用但在其他華語地區不太普遍的用法,除了“巴刹”,還有“樂齡”(意爲老人),“德士”(意爲出租車),“胡姬”(意爲蘭花)等。
在每個詞條中,不但可以看到詞彙的意思解釋,還可以看到它的來源和例句用法,以及其他地區使用的相關用語。
組屋詞條示例
大家下月起可通過“講華語運動”網站浏覽資料庫,第一階段會收錄約120個詞彙,之後會陸續增添詞彙。
此外,推廣華語理事會也會和通商中國合作,選出8位雙語專業達人,並給予他們肯定。他們分別來自金融業、資訊科技業、零售業和醫療業等行業,熟練掌握華文、華語,對他們的職業發展和個人生活都有所幫助。
“講華語運動”希望通過這些年輕人的經曆,鼓勵大家在完成學業之後,仍然使用華文、華語,提升雙語能力。
新加坡金門會館文教部主任陳成欣告訴新加坡眼,已經持續了40年的“講華語運動”,對新加坡的華語情況的確有所幫助。
除了今天的慶祝活動,10月26日至27日,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也將舉行“講華語運動40周年嘉年華”,入場免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