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藥出現前的冷兵器時代,包括新加坡在內廣袤的東南亞地區,都曾出現過一種被評爲世界三大名刃的武器——馬來克力士劍。
單看形狀,克力士劍似乎和金庸《碧血劍》中金蛇郎君夏雪宜所用的金蛇劍有點相似。但克力士劍,其實是一種匕首型短劍,和武俠小說中大開大合的劍有本質上的區別。
除此之外,也和現在大規模出現在東南亞地區的冷兵器——巴冷刀有著很大差別。
作爲東南亞的冷兵器之王,克力士劍的名稱源于古代爪哇語中的ngiris,是刺、劈的意思。西方國家將其名稱拼寫爲Kris,東南亞許多國家則稱之爲Keris。
克力士劍的使用者雖然是馬來人,卻不僅限于現在的馬來群島地區,也並不單指馬來西亞一國。而是包括爪哇、蘇門答臘、巴厘諸島的龐大區域,甚至遠至菲律賓群島,自然也包括之前統治新加坡的馬來土著。
不過,曆史學家研究認爲,克力士劍卻是起源于印度。近年來發現的9世紀時期東南亞海島上的印度教浮雕也間接印證了這一點。
但克力士劍大規模走進人類視野,或許和13至15世紀在東南亞盛極一時的國家“滿者伯夷”有關。
滿者伯夷巅峰時的疆域,圖源:緩緩說
14世紀末期,滿者伯夷王朝在東南亞崛起,今天的印度尼西亞絕大多數地區,連同當時東南亞的海上貿易,都在其統治之下。
就如同現在印尼與馬來西亞地區大多信仰伊斯蘭教一樣。當時的滿者伯夷全國都是信仰印度教。因此,印度教附帶的克力士劍,則逐漸成爲了上到君主,下到農民的通用常備武器。
15世紀,鄭和下西洋時期,船隊翻譯馬歡曾見識到克力士劍的厲害。他在《瀛涯勝覽》記載,當時三歲以上的男孩腰上都別著克力士劍,劍身雕刻著繁複的花紋,劍柄和劍鞘裝飾著金銀和象牙。 當地人經常用克力士劍來行刑。而葡萄牙人皮裏士(Tome Pires)在《東方諸國記》(Suma Oriental)中也記載了克力士劍,“爪哇島不論貴賤每家每戶都有克力士劍,童叟腰裏不別劍都沒法出門。”
19世紀荷蘭的版畫中印尼工匠打磨克力士劍
克力士劍曾專用隕鐵打造,其糙面隕鐵焊接花紋刃,精美絕倫,制造極爲精細,光反複錘鍛入火就要500次左右,刃上的夾層鋼有600層。要知道,據傳三國時期,曹丕曾招楚越良匠爲其打造百辟刀劍,也不過是在打造刃身時“入火”一百次。
不過,也正是因此淬煉工藝複雜,網絡上時有傳言,克力士劍能削鐵成泥,甚至在荷蘭殖民者入侵爪哇地區時,克力士劍使用者一劍就能削斷殖民者的火槍!
不過,這些都只是以訛傳訛。因爲克力士劍只是比匕首稍微長一些的短劍,傳統上,克力士劍佩帶方式是斜插在腹部前方的腰帶上。劍柄在右上方,劍鞘在左下方。
因此,克力士劍的最佳使用方式是刺擊,而不是大開大合的劈砍。要是真拿著克力士劍去砍對方火槍,估計在夠到火槍前,就被射成篩子了吧…… 但是,克力士劍在短距離間的白刃戰,或者偷襲戰,都是很有效的。
克力士劍佩戴者
克力士劍異常致命,因爲當時曾有人把劍尖浸泡在蠍子或蛇的腸液裏……(所以千萬不能像下面這位一樣作死)
遺憾的是,雖然馬來人曾手持克力士劍抵禦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但冷兵器確實很難與熱兵器爭鋒。
而且,自從白人殖民統治東南亞後,就禁止馬來人繼續鑄造克力士劍,因此,最傳統的鑄劍術,現已失傳。雖然現在仍有人制造克力士劍,但都不是依照古法鑄造的。
正因打造克力士劍的鑄刃術早已失傳,歐洲各國王室貴族、收藏家和博物館都以能收藏到上佳的馬來克力士劍而自豪。
也難怪之前英國收藏家加德納普,在把平生收藏的400把克力士劍交給馬來古董鑒定家們鑒定時,發現劍錯誤百出時,會這麽震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