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槌🔨和 二魚🐟
(二魚從賓館接回結束隔離的棒槌)
本文根據
棒槌(化名)的采訪稿整理而成
感謝 棒槌(化名)對原稿進行審核和修改
清明小假,我帶二魚回到了我闊別已久的老家丹陽。一年沒回家,此時的我俨然成爲家中“座上客”,幹看著家人樂呵呵地圍滿廚房給我們張羅飯菜,左右也無所事事,索性喊上發小,帶著二魚出門放風筝去了。
兒時光著屁股去遊泳的那條小河,在春日暖熏中不緊不慢地淌著,似乎比疫情前還幹淨許多。沒忍住,從不玩抖音的我搶來二魚的手機拍了一段踏青視頻。天氣這麽好,辜負了白雲、發小和身旁討喜的小花狗也就算了,哪能辜負牽著風筝開心得像個孩子似的二魚呢?
對了,二魚不是魚,是我的大學校友兼未婚妻。你看,視頻裏她笑得燦爛,那黃油油開滿河坡的油菜花都要被比下去了……
01
“咱倆刷婚齡吧。”
二魚小我一歲,是和我不同學院不同專業的校友。我在博二最渾渾噩噩的時期認識了她,沒有什麽食堂相撞打翻湯盒的浪漫橋段,而是通過最簡單粗暴的方式——相親。
我倆可以說是“一見鍾情”,我喜歡她的幽默,她欣賞我的诙諧。記得那時冬天很冷,南京沒有暖氣,可相互依偎一起走過的漫漫雪地,現在想來卻是刻骨銘心的溫暖。
2018年初,博士第三年,我爭取到了寶貴的出國交流機會。二魚嘴上雖嘀咕好一陣,但她是真心支持我的,每天督促我練習英語口語,寫英語論文。我們來自最普通的家庭,都是最普通的人,這段出國經曆將會是我科研履曆中很大的加分項,我倆的未來似乎也更敞亮一些。
出國前兩個月,我和二魚去爬了黃山。登頂時,我趁二魚不備,冷不丁地將氣喘籲籲的她一把抱到最高的石頭上,拿出戒指說:“哎?咱倆刷婚齡吧。”
“好吧好吧!” 二魚恐高,又或許是真的被我感動到了?總之連忙答應下來……
于是,來新加坡前,我和二魚左手的無名指上分別多了一枚戒指。這一年,我25歲,二魚24。掐指一算,我們也算年輕一代裏“先成家、後立業”的典範了。
02
魅力初顯時
初到新加坡,我好像不太適應。租房的種種不快撇開不談,因爲英語不流利,我在課題組的組會報告上時常被導師和同事問懵——其實不是我業務能力太差,只是我說不出來,用英語說不出來。
開始的兩三個月,我在組裏的融入進度略慢,朋友沒有太多。一次偶然機會,我嘗試用SingPost (新加坡郵政) 給國內的二魚寄去一封信,遙表相思。沒想到一個多星期後,信就真的到她手上了。每月一封紙質情書從此便成爲我的業余愛好,雖然二魚從不回信。
在實驗室也是無聊,我又在手機上裝了個學英語的軟件,利用碎片時間跟著app學新單詞,學發音,學造句。有時戴著耳機學得太投入,被人家聽到了各種背後偷笑。
2018年尾,我所在的課題組十幾號人,由一位回鄉探親的印尼老哥順路帶隊,搞了一次 “巴淡二日遊” 。而我強大的個人魅力,也通過這次浩浩蕩蕩的團建之旅,逐漸彰顯並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就比如,在巴淡島小公園的雪花舞池(應該是洗潔精兌水吹出的沫沫渣渣)中,我隨著夜店風的動感節拍忘我地搖擺搖擺,這竟然深深地打動了同事們。其實我知道,當時他們也想進來放飛自我的,包袱太重豁不出去罷了。
那晚除了我,願意不顧形象淋一身洗潔精的,就只有幾個當地的小毛孩兒了。不過,我相信如果二魚在,她一定毫不猶豫加入進來的。
印尼團建回來後,大家紛紛對我“路轉粉”,課題組微信群裏多了好幾套我的表情包,沿用至今。
03
化身“實驗室守望者”
2019年,前半段的回憶大多留在實驗室裏。我因爲在新加坡孑然一身又無心宴樂,除了學校也沒別處去。雖然是來短期交流,我卻反客爲主,化身成爲 “實驗室守望者” —— 一周七天全周無休,大到誰誰每天幾點來幾點走,小到瓶瓶罐罐哪裏多余我都如數家珍。
可惜這半年我的迷茫期太長,因爲沒有明確新的課題方向,白天總處在摸魚狀態,一連倆月下午四點就喊著人打乒乓去了,不知道的還以爲我們是國家隊定點訓練。打完球筋疲力盡,每每歇到夜深人靜,科研熱情才燃起來。那陣子進度挺慢,以至于給國內導師遠程彙報工作時被嘲諷:“你去新加坡每天看風景嗎?”
其實,像我這粗枝大葉的,有啥心思看風景啊,有時間我也是看看遊戲直播啊。
不過這一切難逃二魚的 “法眼”,她對我全天候不定時的 “雲視察” 項目啓動了——“你今天這麽早就出實驗室了?回去再奮鬥會兒!” “明天講的ppt做好了嗎就刷視頻?!” “傍晚的測試你肯定還沒整理”……
同時,爲了鞭策我盡快寫好文章投出去,體貼的二魚還爲我量身訂做了一套 “賞罰協議”:每天完成論文的500字就獎勵250塊人民幣,超一字加一塊;完不成則要罰我500。利益驅動下,我終于不再混天兒了:三周下來,我不光完成了一篇論文的英語初稿,還從二魚那兒淨賺了200多塊。
時不時地,我也會想法子給生活加點糖。出國之後我突然愛上吃果凍,尤其冰過的,很甜很治愈。在國內咋就沒發現這玩意兒能這麽好吃呢?于是每次實驗不順心我都會拐去超市,拎上滿滿一袋果凍,回家冰到冰箱。睡前品一顆,嗯,“是戀愛的感覺“。
04
生活慢慢變甜了
2019年下半年,生活好像在 “每日果凍” 的催化下也慢慢變甜。
“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支撐下,我在組會上差不多可以用英語“談笑風生”了。來新加坡才開的課題,論文投遞過程竟出乎意料得順利,國內老板還在群裏公開祝賀我,激勵師弟師妹向我看齊。
在新加坡也結識了兩位幫我測試的師兄以及一位化學系朋友,可我是個酷人,不擅長當面表達感情,借此機會跟他們說一聲“謝謝”。
實驗室裏多了幾個小夥伴和我結成“幫扶小組”。比如擅長軟件畫圖的小 L會在實驗室開畫圖講座,打印自己總結的講義發給我們,學不會不許吃飯那種;又比如小S論文被接收了,她就掏腰包安排個 “狂歡夜晚餐” ,請組員們酣暢淋漓地打一回火鍋。
當然這期間,天大的事便是二魚到訪新加坡。雖然只有短短五天,我也只帶她走了走聖淘沙、動物園還有濱海灣花園,但是這樣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地方,終于不單停留在我蒼白的語言描述中了——她真真實實地過來走了一遭,感受了一把 “當春夏秋冬不再變化,當花草樹木不再凋零” 的 “浪漫” 。
說實話,我好像逐漸愛上了這個看似單調的熱帶小國。天氣平穩,心情波動小,實驗的重複性也高,不是嗎?
05
“彷佛過了個假春節。”
2020年,這輩子都不會忘記了。
開篇還是很贊的。元旦小假,課題組趁老板不在,全員出動拍了一個賀歲短片。我憑借和大夥兒相處一年多攢下的人格魅力,已然成爲實驗室 “鎮室之寶“,毫無異義地拿下了男一號的角色。短片很成功,很多人還問我是不是打算出道了,說我是個當諧星的好材料兒,“很有特色,讓人過目不忘”。
其實沒有。我只是想把它當作一輩子的回憶,因爲視頻記錄了我在國大每個角落,和一起奮鬥過的小夥伴們最開懷的時光。來新加坡的交流馬上就要結束了,我那時已經訂好2.14號的回國機票。
誰料到畫風一轉,朋友圈突然之間蒙上了灰色——新冠肺炎來了。原計劃情人節見面的我和二魚,因爲國內疫情吃緊只怕要延遲團聚。大使館的老師和新加坡的朋友都勸我暫時不要回去;再後來,回國的航班全被取消,我徹底走不了了。
我雖暫時安全,但禁不住天天擔心國內的家人和二魚,趁著新加坡還能買著口罩囤了一批,心想一旦飛機開始飛我馬上回去。二魚自己在合肥,公司也關了,姑娘家家的一個人,窩在出租房裏不好熬啊……
好像小說裏寫的一樣,“裏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進來”。和我相反,回國過年的H師兄早就該回新加坡了,此刻也被攔在中國回不來,科研無法推進,新加坡的房子也退不了,我還搬去他那住了好一段時間。本來就懶的小S也不敢去食堂吃飯了,我便成了她禦用的 “帶飯的” ,每頓從食堂給她往實驗室打包食物……
國內節奏徹底亂了,新加坡也風浪漸起,壓抑沮喪之中大家仿佛過了個“假春節”。
06
那就“白色情人節”見
沒辦法,我只好一邊盼著國內疫情緩和,一邊繼續在新加坡做一些實驗。因爲回國時間變動,突然要在國大多待一段時間,我新學期的學費也逃不掉了,一大筆新幣啊。爲此,我立志多做點實驗,舍不得再像之前那樣摸魚了,現在每天都在砸錢啊。
國內管控得嚴,疫情到3月終于有所好轉。機票可以買了!征得大使館老師同意後,我馬上訂了3.14號回國的機票。知道消息的二魚別提多開心了,說那天正好是“白色情人節”,她要從合肥去南京接機,給我送棉襖還有巧克力。
走前爲了趕數據,我瘋狂補實驗,可即使連續熬夜,時間還是緊緊巴巴。後來我幹脆把實驗室的椅子扔掉,強迫自己不休息,一秒掰成兩秒用。
實驗室的小夥伴一邊笑我 “回光返照”,一邊開始難過。
通過小S知道我的她的媽媽,安慰小S說:“沒事,棒槌走了,你們再找一個差不多的,替代一下……”
“嗨,我覺得像你這樣的難找了,”旁邊小L不嫌事兒大的,“要不讓二魚在國內找個差不多的,你留下算了?”
呵呵,那可不行,以二魚的性格她肯定會說“好啊”,並且這麽做。
我一直說,“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新加坡待夠久啦,我已經收獲足夠的回憶,是時候回去和二魚會合了。
07
不賺錢的網紅
特殊時期,政策真是一天一個樣。就在回國前夕,政府頒布新政策,所有入境人員要都到指定酒店進行爲期兩周的隔離觀察,中途不准接觸任何人。
我雖3.14號落地祖國,但和二魚的“白色情人節”又涼了。我乖乖到住到了丹陽的隔離酒店,嗨,換個地方再寫兩周畢業論文吧!
隔離期間,除了跟二魚,我還跟父母、小侄子、實驗室小夥伴們輪番視頻——直播吃飯,健身,寫論文。說實話我其實沒那麽帥,但很開心還是有不少鐵粉記挂著。尤其給小L、小S吃播好了幾次我心心念念的家鄉白米粥,他們雖愛看,可從不給我刷火箭。還是二魚來得實在,給我打賞了零食還有毛毛睡衣,寄到酒店。
管中窺豹,我同意網紅界確實是有很多不賺錢的。這次隔離期間的“直播實習”經曆,也堅定了我將來不會全職出道的想法:之後家裏上有老下有小的,我可不能冒那個險放棄科研啊。
酒店悶久了,我也難免寂寞失落。有時坐在窗前眺望丹陽的藍天,想到再熬幾天,放出去就能看見二魚,我又開心得多吃了一份米飯……
此刻,我躺在家鄉的河畔,更加自由地眺望萬裏晴空,時不時還遙控一下二魚放風筝:“放線放線,你拽那麽緊它咋翺翔啊?!”
看著手腳有些笨拙的二魚,我不禁想起回國前小S發表的離別贈言:“咱幾個都好好畢業、找工作,明年春暖花開時,我們去南京參加你的婚禮!” 哈哈,這貨還說了要女扮男裝,跟小L一起給我當伴郎呢。
極夜後的黎明最觸心弦。或許路途遙遠,但我相信不管新加坡還是這個可愛的世界,終將迎來大地複蘇。
最最親愛的人呐,各方珍重,下個春天,我們一起放風筝。
木歌斐
NUS、在讀、工科、女、博士
感性與理性兼具
精致與皮實共存
有情懷,有故事,有思想
新加坡眼《疫·情:獅城故事》微紀實專欄,收錄普通人的故事。發送你的故事和圖片到[email protected],告訴我們疫情如何影響了你的生活。
《疫·情:獅城故事》往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