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9日)是世界郵政日!從朱元璋月餅傳信,到飛鴿傳書,這些都是若幹年前我們祖先傳達信息的方法,而我們如今科技進步,各種直播帶貨崛起,讓人意識到了物流成爲必不可少的一環。新加坡仍然很依賴郵政服務來傳遞信件及物品。
(圖源:新郵政臉書)在21世紀的今天,家家戶戶門口、樓下都有屬于自家的信箱。而郵差們每天風雨不改、日曬雨淋,幸苦的爲我們遞送信件。
(圖源:新郵政臉書)
小科普
1874年,22個國家的代表簽署了第一個國際性的郵政條約《伯爾尼條約》,“郵政總聯盟”自此誕生。由于加盟國家迅速增加,“郵政總聯盟”于1878年正式更名爲“萬國郵政聯盟”。
爲了廣泛地宣傳郵政在各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1969年在日本東京召開的第16屆萬國郵政聯盟大會通過大會決議,將每年的10月9日確定爲萬國郵聯日。
1984年,在德國漢堡召開的第19屆萬國郵政聯盟大會又通過一項決議,將萬國郵聯日更名爲“世界郵政日”。
其實,新加坡郵政起源可追溯到1819年,萊佛士爵士(Sir Stamford Raffles)登陸新加坡之後,他便在新加坡開始提供郵政服務。當時的郵件量很少,信件是從單個郵局收集和配送,而整個郵局只有3名職員。 爲了應對不斷增加的郵件量,郵政局(當時稱爲新加坡郵政局,後來稱爲郵政總局)于1854年搬遷到新加坡河邊市政廳附近的自有建築物。盡管它更寬敞,但人們經常抱怨它的位置。因爲當時的商業區在河的對面,所以要去郵局很不方便,人們不得不乘船過河。(圖源:富麗敦酒店 IG)在1860年代,河口的廣泛貿易活動使河川泛濫成舟。因此,與其乘坐花費1美分的渡輪服務過河,不如從政府住所去郵局的人可以使用建于1868年的卡文納大橋(Cavenagh Bridge)。這座橋雖然通常被認爲是懸索橋,但它具有剛性的斜拉結構,是由罪犯用鍛鐵零件組裝而成的。(圖源:富麗敦酒店 IG)1885年,隨著新加坡貿易的蓬勃發展以及郵政和海上交通的日益繁忙,郵局建造了新的郵政總局。 1928年,此建築物重新改建後,就一直保留至今。(圖源:富麗敦酒店 IG)直到1997年3月,郵政局完全撤離富麗敦大樓。該建築物也之後被改造成新加坡富麗敦酒店(The Fullerton Hotel Singapore)。 23年過去了,至今如果你到訪該建築物,還是能隱約找到到當年的郵政局的蹤迹哦!(圖源:富麗敦酒店臉書)在今天這個世界郵政日,雖然紙和筆寫信的方式已經被電子郵件所取代,但是郵政的工作還是會一直持續下去,爲大家派送信件及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