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什麼要加輔食?
隨著生長發育,寶寶的消化能力逐漸提高,單純的乳類喂養不能完全滿足6月齡後嬰兒生長發育需求,因此嬰兒需要由純乳類的液體食物向固體食物逐漸轉換。
1、補充乳類營養不足
尤其是鐵。嬰兒從母體內帶來的鐵儲備在出生後3~4個月耗盡,及時添加輔食可補充乳類營養素的不足,確保寶寶健康成長。
2、鍛鍊咀嚼和消化能力
嬰兒在出生第一年各方面生長發育很快,及時添加輔食,還可以鍛鍊嬰兒咀嚼吞嚥食物和胃腸道消化的能力,為斷奶作準備。
二、什麼時候添加輔食?
底線:不早於4個月,不晚於8個月。
各國公認的輔食添加時間:滿6月齡,也就是第7個月(包括,世界衛生組織、美國兒科學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加拿大兒科醫學會、中國營養學會等)
過早添加輔食,尤其是4個月前,會增加食物過敏風險;且消化系統不成熟,容易消化不良;
過晚添加輔食,也會增加缺鐵性貧血風險,甚至可能出現排斥固體食物的現象。
2016年《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特別指出——堅持6月齡內純母乳喂養,滿6月齡起添加輔食。
三、添加輔食4大原則
1. 由一種到多種
每次只添加一種新食物,每種食物要連續多嘗試幾天,待完全適應之後再添加另一種,以便判斷該種食物是否被寶寶接受、是否會導致寶寶過敏(如嘔吐、腹瀉、出疹子等)。注意不要一下加很多種食材,因為萬一寶寶出現過敏現象是很難找出是因為何種食物引起的。
2.由稀到稠
從質地細膩的輔食開始添加。剛開始寶寶還沒有長出牙齒,因此泥糊狀食品更適合寶寶消化吸收(如米粉、菜泥、肉泥等),逐漸過渡到半固體或固體食物(如爛面、肉末、碎菜、軟飯、水果粒等)。應根據寶寶的生長發育特點不斷改變輔食質地稠度,以適應寶寶胃腸道和咀嚼能力的發展。
3.由少到多
一開始只喂寶寶少量新食物,第一次嘗試1小勺,第一天可以嘗試1-2次。第二天視情況增加進食量或進食次數。觀察2-3天,待寶寶適應後再引入新食物。記住,你的最初目的是讓寶寶接觸新味道,而不是要填飽他。如果寶寶第一次不吃,可以在接下來的幾天內多次嘗試,但千萬不要勉強孩子。
4.由細到粗
開始添加輔食時,為了防止寶寶吞嚥、消化困難,應選擇顆粒細膩的輔食。隨著寶寶咀嚼能力的完善,可以逐漸增加食物中的顆粒。
四、開始加輔食,首先吃什麼?
1、關於第一輔食
過去我們都說一定要把鐵強化米粉作為寶寶的第一口輔食,但最新的觀點是從富含鐵的泥糊狀食物開始,如,鐵強化米粉、紅肉泥等,逐漸增加食物種類。也就是說,含鐵米粉不再是你唯一的選擇,逐漸達到每天1個蛋黃或雞蛋(如果蛋黃適應良好就可以嘗試蛋白,不必等到1歲哦)。7-12個月齡的寶寶所需能量1/3-1/2來自輔食,其來自輔食的鐵更高達99%,因此應該優先引入富鐵的高能量食物。
2、注意觀察過敏反應
每次引入一種新的食物應適應2-3天,密切觀察是否有皮疹、腹瀉、嘔吐等不良反應。通常急性食物過敏反應會在6個小時內表現出來。如果孩子對某種食物過敏,就暫停添加這種食物,3-4個月後可以嘗試再次添加,看看是否已經不再過敏了。
五、不同月齡吃什麼?
0-6月齡
關鍵詞:母乳
建議純母乳喂養,每日奶量800-1000ml。
7月齡開始
輔食關鍵詞:菜泥、果泥、肉泥
每天保持600ml奶量,每天喝4-6次奶,1次輔食。優先添加富鐵食物,如強化鐵的嬰兒米粉、紅肉泥等。選擇鐵強化米粉可以用母乳、配方奶或水沖調成稍稀的泥糊狀(能用小勺舀起不會很快滴落,太稀太稠都不好)。
可以吃的菜泥如:紅薯、南瓜、土豆、山藥、西藍花等;果泥如:蘋果、香蕉、梨等。
8-9月齡
關鍵詞:末狀食物
每天保證母乳or配方600ml,喝奶4-6次,輔食2-3次。從富鐵食物開始,逐漸達到每天1個蛋黃和/或全蛋(蛋黃適應良好就可以嘗試添加蛋白)和50g肉禽魚,其他穀物、蔬菜、水果視情況添加。若嬰兒對蛋黃/雞蛋過敏,迴避雞蛋同時應增加肉類30g。
可以吃的主食有:厚粥、軟飯、爛面等;
碎菜:胡蘿蔔、青菜、菠菜、南瓜、西藍花、花菜等;
小粒水果:蘋果、梨、香蕉、草莓、西梅、木瓜、鱷梨;
蛋白質:雞肉泥、魚泥、蝦泥、肉末、豆腐泥、豌豆泥、蛋黃、全蛋等。
這個時期是孩子練習咀嚼的時期,因此要逐漸給孩子提供顆粒狀的食物。顆粒由小變大、由軟變硬。
10-12月齡
關鍵詞:碎狀、丁塊狀、手指食物
保證母乳or配方600ml,每天喝奶3-4次,輔食2-3次。此時孩子攝入的食物種類幾乎可以跟大人一樣了,但大小和軟硬度要比成人低1-2個檔次。
每天仍然保持1個雞蛋,肉禽魚50g;適量穀物,增加蔬菜水果種類,根據嬰兒需要增加食量。吃輔食的時候儘量跟大人三餐同步,兩餐之間可以各加一頓點心。可以吃的食物如:
主食:小餃子、小餛飩、軟飯、饅頭片、麵包片、軟意面;
煮軟爛的蔬菜:豌豆、西葫蘆、胡蘿蔔等;
小粒水果:草莓、獼猴桃、火龍果等;
蛋白質類:魚片、豆腐、白煮蛋、碎豆等;
嘗試「手指食物」,從較軟的開始,如香蕉塊、南瓜塊等,12個月時嘗試黃瓜條、蘋果片、雞肉塊、烤麵包片等較硬的塊狀食物。
13-24月齡
關鍵詞:三餐兩點,清淡家庭食物
這個月齡的寶寶大多已經嘗過各種日常食物,主要目標是學習自主進食,並嘗試清淡的家庭食物。不要可以加鹽等調味料,必要時單獨切碎食物。
每天三餐兩點,奶量維持500ml。保持1個雞蛋,50-75g與禽肉,每天50-100g穀物、蔬菜、水果。可以引入少量鮮奶、酸奶、奶酪等豐富奶製品形式。但需要注意的是,鮮奶、酸奶、奶酪等的蛋白質和礦物質含量遠高於母乳,會增加嬰兒腎臟負擔,所以不宜喂給7-12個月齡的嬰兒。
六、不同月齡進餐時間參考?
大家可以看到,這個時候我特意用「正餐」這個詞而不再是輔食了,13~24月齡幼兒約1/2~2/3的能量來自除奶以外的食物。這時候應保證3餐2點,並適應與家人共同吃飯。
七、常見食材處理方法
植物類食物
根莖類:選擇土豆、胡蘿蔔、紅薯、南瓜等,洗淨去皮,切小塊後煮爛或蒸熟,用研磨碗或攪拌機製成泥糊狀(可酌情加水)。
葉菜泥:選擇菠菜、青菜等綠葉菜,取嫩葉,水煮沸後將菜葉放入水中汆一下,用研磨碗或粉碎機搗碎。
水果泥:選擇香蕉、蘋果等水果,去皮去核,搗成泥狀或不鏽鋼勺直接刮食。
注意1歲內建議選擇味道不太甜、不太酸的水果,避免口味過重。
動物性食物
肉泥:選擇瘦豬肉、瘦牛肉等,去筋膜,洗淨後切塊剁碎,或用食品粉碎機粉碎成肉糜,加適量水蒸熟。
肝泥:選擇豬肝、雞肝等,洗淨,剖開,用刀在剖面上刮出肝泥。或將剔除筋膜的雞肝、豬肝等,蒸熟或煮熟後,剁成泥。
魚泥:將魚洗淨、蒸熟或煮熟,取魚肉部分用勺壓成泥。
蝦泥:蝦仁剁碎或粉碎成蝦泥,蒸熟或煮熟即可。
動物性食材處理過程中可以加適量薑片去腥,進一步加工前取出即可。
八、好輔食標準
1、高營養密度
寶寶的胃容量很有限哦,他需要很多能量和營養素用於生長發育。好的輔食能提供高的能量、優質的蛋白質和豐富的微量元素,尤其是鐵。讓寶寶小攝入,大吸收!比如米湯、稀粥、菜水、果汁啥的,就沒有稠粥、菜泥、果泥營養好。
2、易清洗 易準備
好輔食一定準備起來比較方便,而且能徹底清洗乾淨。
3、容易吃 易消化
寶寶咀嚼和消化吸收能力還不強,所以食物除了本身要夠營養以外,也要容易吃。比如軟軟易咬斷的食物,就比長長的粗纖維好。南瓜、紅薯之類的就比較好咬好消化。
4、不含骨頭 柔軟不堅硬
寶寶太小不適合太硬太小的顆粒物,很容易嗆到或卡在喉嚨裡,所以吃魚的話可以選擇三文魚、鱈魚等,堅果、水果塊也不適合給小寶寶吃,以免嗆到。
5、口感天然 口味清淡
寶寶的食物應該以天然的口感為主,不應添加任何調味料(如鹽、胡椒粉、兒童醬油等),保留食物的原汁原味。
九、「壞」輔食名單
1. 鹽
2. 糖
3. 蜂蜜
4. 堅果
5. 果汁
6. 菜水
7. 米湯水
8、成人食物
各月齡奶量參考
更多爸媽育兒、生產前後相關知識,請多多關注粉絲團「爸媽大補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