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寫了好多中餐實驗報告,中餐幾乎都是基于經驗主義,很少聽說某種食物這樣做很好吃是基于什麽科學原理。老外的食材和菜譜比中餐單調乏味太多,但在鑽研科學理論方法卻很上道。作爲一個完完全全的肉食動物,其實牛排是我的最愛。好吃的牛排多種多樣,但總歸是有內在原因的。科學研究方法在于不僅說明方法,也解釋原理。下面,我就從選材、預處理和料理等幾個方面介紹一下如何做出一塊好吃的牛排。
一、首先是選材
選材美國、澳大利亞和日本都有專門的牛排等級劃分方法,其實我也不是很了解,但要看脂肪分布情況就對了。下圖的對比可以明顯看出不同等級牛排的區別。
這裏我不談部位,每個人喜好不同,只談油脂分布。
好的牛排絕對不能有血管出現,而且紅白要完美相間,就是俗稱的“大理石紋”,這樣在料理過程中,脂肪部分融化,均勻分布在肉中,吃起來才會有juicy的感覺。還有一種被稱爲new york strip的切割法,切好的牛排外層有一圈脂肪,煎制的時候,側面也帶到,最後的成品整個外圈多汁且香韌,吃的時候,可以每口都帶到一點外圈的脂肪部分,有人更偏愛這種口感。我個人更喜歡這種切割的羊排,因爲我更喜歡羊肉脂肪的味道,那是我的最愛(餵!你到底有多少最愛!)。
目前市面上的牛排有很多産地,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等,雖然後面幾個産地感覺聽起來更健康,但從口味上講,我個人偏愛美國的。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飼餵食用牛通常以放養爲主,讓它們自由進食,飼料多是大麥、小麥、苜蓿芽等。美國牛餵養到一定階段後,會進入一個“增肥期”,這個時期會開始餵食以玉米爲主的飼料。其實我不太敢肯定,飼料的不同是如何影響肉質的,但我個人的確更愛美國牛的口味。
二、aging
aging選好了你喜歡的牛排,接下來是熟成階段,就是所謂的aging。在這裏,先給大家看一份某年白宮國宴菜單(這份菜單當年我曾經試著一一做過,也真的是閑)。
注意劃藍線的部分,Dry aged,就是所謂的幹式熟成。是將牛肉儲存于一定的冷藏溫度一段時間,通常十幾天到二十幾天不等,讓肉中的酶類逐漸分解肌肉組織,以此改進肉的嫩度,同時在肉內部的酶類和外界微生物的作用下,使肉産生更加複雜的風味,這種風味也是料理牛排追求的最高境界之一。
通常我們去外面的店裏吃牛排,好的牛排店的肉通常都是aging過的,而那些知名的頂級牛排店,aging的溫度和具體時間都是最高商業機密。一些店裏也有賣aging過的生牛排,通常比較貴,因爲好肉本身就很貴,aging時間長,整個過程失去很多水分,最後還要修剪掉一些,成本比較高。
自己aging也是一種方法,但一般超市買的牛排不適合,因爲不新鮮。如果可以買到比較新鮮的牛排,可以嘗試自己aging一下,比較一下不同風味。
剛好我手頭有一大塊比較新鮮的牛排,脂肪分布也還不錯,在這裏演示一下具體做法。
這一大塊裝在袋子裏的牛排大約八到十人份(意思是,一般人吃的話應該夠十個人吃,我的食量的話,也就夠八個人吧。。。)。我選了比較厚的部位切了兩塊下來,應爲最後需要修剪,太薄的話修完可以直接涮火鍋了。
這兩塊無論從正面還是側面看,油脂分布情況都還不錯。
不要洗,用廚房紙巾吸去表面血水。
用盒子和竹簽做個簡易支架,盒子裏散鹽,不需要太好的鹽,目的只是爲了吸濕和防腐。
把牛排分別用廚房紙巾包好,包口向下,放在架子上,整個端進冰箱冷藏。
放一段時間,廚房紙巾就會被血水浸濕,通常我每天換一次紙。
這塊牛排我只是憑肉眼的經驗判定是塊相對新鮮的,但不敢確定新鮮度究竟如何,所以,這次我只aging了四天,怕不小心壞掉了。
Aging過的牛排明顯變幹,因爲只有四天,所以表面和脂肪部分沒有變硬變黃情況發生,如果aging十幾天的,就需要修剪掉那些因爲氧化而變幹變黃的部分。
四天後的牛排幹了很多。
三、回溫
回溫正式料理前,一定要有回溫的過程。如果牛排是剛從冰箱裏拿出來的,料理前一定要至少回溫半小時,讓肉的溫度接近室溫。如果肉是冷的,纖維組織還沒有完全舒展開,沒辦法在煎的高溫下表面迅速收縮鎖住肉汁,而且會在入鍋時導致鍋內溫度迅速下降。如果牛排是冷凍的,最好不要泡在水裏解凍,有時間的話最好提前一晚冷藏解凍,料理前同樣要先回溫。這一步非常重要。
四、關于Seasoning
Seasoning我個人在煎牛排前不做任何腌制處理的。個人愛好而已。有些餐廳喜歡下重料去腌,各種香草,糖,醬什麽的,感覺好像很專業,當然也有那樣的好吃之處,但要吃牛肉真正的原味、鮮味,還是建議放點鹽就好,最多再放點胡椒。最好不要放細鹽,大顆粒的粗鹽好一些,不會很快溶解,分布也不太均勻,吃的時候會有驚喜和層次感——斷斷續續而不是持續,有鹹味沖擊味蕾。我個人覺得要不用在表面抹油腌制了,牛排本身的油脂已經很豐富了。
這步我跳過,直接進入下一步。
五、關于鍋和油的選擇
鍋和油這裏不得不提到Maillard Reaction,是指氨基酸與還原糖類(葡萄糖、乳糖、果糖等,不包括蔗糖)在被加熱到140攝氏度以上時,産生非酶褐變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會産生許多氣味因子,這就是把食物“變香”的原因,也似乎煎牛排過程中最美妙的部分。但超出這個溫度很多時,就會開始碳化,産生致癌物質。
這就是我喜歡用生鐵鍋的原因,基本上所有肉類我都喜歡用生鐵鍋,生鐵鍋通常比較厚,可以累積更多的熱量和更高的溫度,食材下去後,鍋內的溫度改變不大,爲Maillard Reaction的發生創造了條件。
有人喜歡用底部有槽的鍋來制造grill mark,增加美感,我個人不喜歡。我覺得平底保持牛排各個部分受熱均勻才是王道。
至于油的選擇,我覺得首先可以排除初榨橄榄油之類的不耐高溫的油類,這類油煙點低,高溫會産生有害物質。其次可以排除掉本身味道就很重的油類,例如黃油或椰子油,油脂本身的味道會影響牛肉的口味。因此,沒什麽味道,煙點又高的油基本都適合,貌似沒有哪種油脂可以明確提升牛排風味的,所以我基本就是炒菜用什麽,煎牛排就用什麽。
六、煎
煎簡單談談要不要封煎的爭論。牛排屆有個很流行的方法就是封煎(searing),是說煎牛排的開始,就用大火高溫把上下和周圍煎到有點焦,再轉中小火,或扔進烤箱,讓裏面的肉慢慢熟,以此來保住裏面的肉汁不流出來。
我第一次,以及很長一段時間,煎牛排的時候也是這麽做的,不論這種方法是對是錯,但我的實踐證明,成功率並不高,而且大火高溫在牛排表面産生的焦化物質非常有害,並且由于溫度過高,不會産生前面提到的Maillard Reaction。
直到有一次,偶然間看到了英國米其林主廚Heston Blumenthal的理論:讓肉汁不流失,最重要的不是把表面高溫封住,而是掌握好准確的溫度,只要牛排內部的溫度不超過60攝氏度,肉汁就不會流失。
具體可以參考他的牛排實驗:
https://youtu.be/CkVVSDcOh7E
因此,煎牛排的時候,首先要先把生鐵鍋加熱至140攝氏度左右,基本就是滴上一滴水,聽見刺啦一聲馬上結成小水珠亂竄,溫度就差不多了。然後下牛排煎,每個約20秒翻面一次,既保證表面産生完美的Maillard Reaction,不會因爲一面加熱時間過長而焦化,又因爲頻繁翻面使兩面都有及時降溫的時間,內部溫度不會過高而流失肉汁。
至于幾分熟就因人而異了,自己看著辦吧。
七、切牛排前的等待時間
千萬不要在最後時刻忍不住,否則當你切開時,會得到一灘血水。鎖住肉汁的最後一步,就是等待。包括上面提到的Heston Blumenthal在內的許多大廚都會建議,牛排煎好後要讓它休息5分鍾左右,當然具體幾分鍾也要看牛排的大小和厚度。原因在于,雖然停止加熱,但牛排內部的熱循環仍然會持續幾分鍾,當溫度逐漸停止變化後,肉裏的蛋白質也會隨著逐漸停止變化,隨著牛排內部壓力降低,一些要流出的水分又會被回吸回去。
5分鍾後,可以開動了,不要用濃醬,不然你折騰這麽久,用盡全力保住肉汁是爲了什麽,這混合著肉中的水分、脂肪和各種反應過後的香味因子的肉汁就是最好的調料,不要讓這來之不易的味道被濃醬掩蓋了。我喜歡用鹹度較低的大粒的喜馬拉雅岩鹽現磨撒上調味,不加胡椒。
要得到一塊粉嫩多汁的牛排其實並不難,當然,不需要從養牛開始(如果可以的話我真的會,絕對有成爲瘋子的潛質),但只要選好肉,幫助它熟成,選好鍋,控制好溫度,切前等待,成功率很高。配杯單甯豐富的紅酒,味蕾可以開始享受了。
總而言之,做好前戲,不要操之過急,一切都會水到渠成,共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