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公布,《意見》以“分類”作爲關鍵詞,對不同行業、不同領域、不同工作性質的人才細分評價標准,唯論文、重資曆、“一把尺子量到底”等人才評價方式將改變。
以分類評價爲關鍵 打破“一刀切”
《意見》實行分類評價,以職業屬性和崗位要求爲基礎,分類建立健全涵蓋品德、知識、能力、業績和貢獻等要素,科學合理、各有側重的人才評價標准。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司長 俞家棟:
過去人才評價存在著“一刀切”的現象,比如說像我們老說的四重四輕,重學曆、輕能力,重資曆、輕業績,重論文、輕貢獻,重數量、輕質量。在評價的方式上也還有些問題,對基層一線人才,正向的激勵不夠,傾斜不夠。
同時,《意見》提出注重憑能力、業績和貢獻評價人才。克服唯學曆、唯資曆、唯論文等傾向,合理設置和使用論文等評價指標,解決評價標准“一刀切”問題,對不同人才實行差別化評價。
此外,加強對科學精神、職業道德和從業操守等品德評價考核,也將變成人才評價的重要標准。
誰來評?同行評 社會評
針對當前人才評價存在主體單一、評價專業性不強、評價手段趨同等問題,改革後《意見》究竟對人才“誰來評?評價周期是什麽?”作出了說明。
《意見》首先明確了以同行評價爲基礎的業內評價機制,同時發揮市場、社會等多元主體的作用。結合不同人才特點,采用不同評價辦法。打破戶籍、地域、所有制、身份、人事關系等限制,暢通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新興職業等領域人才申報評價渠道。完善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外籍人才等申報參加評價辦法。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司長 俞家棟:
同行評同行,內行評內行,能夠綜合社會化的,市場化的手段,而不再是單一的行政手段。打破地域、行業、人事關系,所有制的界限,讓不同領域的不同所有制,不同身份的人都能夠暢通評價的渠道。
同時,《意見》還明確科學設置評價考核周期,探索實施聘期評價制度,適當延長基礎研究人才、青年人才評價考核周期。
怎麽評?幹什麽、評什麽
科、教、文、衛,每個人工作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領域,此次出台的《意見》與人人相關,並且實現 “幹什麽、評什麽”。
針對科技人才,《意見》強調實行代表性成果評價,注重個人評價與團隊評價相結合。
針對哲學社會科學和文化藝術人才,《意見》根據人文科學、社會科學、文化藝術等不同學科領域和不同類型,進行分類評價。
針對教育人才,《意見》把教書育人作爲評價的核心內容,根據不同類型高校、不同崗位教師的職責特點,科學設置評價內容。突出教育教學業績評價,加強教學質量和課堂教學紀律考核。
△人才招聘會(資料圖)
針對醫療衛生人才,《意見》強化醫療衛生人才臨床實踐能力評價,完善涵蓋醫德醫風、臨床實踐、科研帶教、公共衛生服務等要素的評價指標體系,合理確定不同醫療衛生機構、不同專業崗位人才評價重點。
針對技術技能人才,《意見》分專業領域建立健全工程技術人才評價標准,著力解決評價標准過于追求學術化問題。對技能人才,加快構建多層次職業標准,完善職業資格評價、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專項職業能力考核等多元評價方式。
針對企業、基層一線和青年人才,《意見》加大傾斜激勵力度,拓展職業發展空間。
怎麽管?用人單位主導 將推配套改革
對于改革如何實行?《意見》明確尊重用人單位主導作用,未來將推出多項改革配套方案。
《意見》明確對于人才評價工作將尊重用人單位主導作用,合理界定和下放人才評價權限,推動具備條件的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事業單位,自主開展評價工作,促進人才評價與培養、使用、激勵等有機銜接,最大限度發揮評價效能。此外,《意見》明確要健全市場化社會化管理服務體系,積極培育發展人才評價社會組織和專業機構,有序承接政府人才評價職能等。
下一步,人社部將會同有關方面,研究制定《意見》任務分工方案,並分類制定科技、哲學社會科學和文化藝術、教育、醫療衛生、技術技能等領域人才評價機制改革配套政策。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司長 俞家棟:
人才分類評價的改革意見,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配套改革。要和職稱制度改革意見的推行,和職業資格制度改革的意見的推行,結合起來。評價要和前期的人才培養開發,和後期的人才使用激勵,能夠統一配套起來。
來源 | 央視新聞(ID:cctvnewscenter)
往期精選
感謝您對學聯長期以來的支持和關心
長按圖片即可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