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泰國的一位媽媽火了,因爲5歲的兒子一大早就鬧著不想上學,而且她和丈夫又怎麽勸都沒用……
這場面是不是很熟悉?咱們也都遇到過不止一回吧?
可是,這位泰國媽媽的處理方式很不一樣。
她幹脆幫孩子請假一天,帶他去撿垃圾!
他們沿著馬路去撿塑料瓶,開始的時候這孩子還挺興奮,可是沒過多久就喊累了。
但是媽媽仍然堅定地帶著他走了3.5公裏,撿了一小袋空瓶子,換了2泰铢(約合人民幣0.4元)。
就算只賺了2泰铢,孩子也很高興。
不過他還是表示,走不動了。
他說:“媽媽,我們可以坐公交車回家嗎?”
媽媽:“坐公交車一個人要10泰铢,你有錢嗎?”
沒有辦法,他只好跟媽媽一起往回走,這個時候,看到了冰淇淋店
孩子:“媽媽,我想吃冰淇淋。”
媽媽:“冰淇淋要5泰铢,我們錢夠嗎?”
又走了一段路之後,到了餐廳門口
孩子:“媽媽,我想吃燕麥。”
媽媽:“去買嗎?15泰铢。”
孩子:“媽媽,我錢不夠,我要回家。”
媽媽:“累了?”
兒子:“好累,好熱,我想上學,我要回家。”
……
這位媽媽在文章最後表示:爲了讓孩子順利成長,需要讓他們感受幸福,也需要了解痛苦和疲憊,了解一切的來之不易
就是這個媽媽
現在咱們來分析一下,這個媽媽做對了什麽呢?沒有念叨100遍,沒有說到口幹舌燥,沒有上火發飙,孩子竟然自己就改了!
其實,兒童心理學奠基人Rudolf Dreikurs早有答案,他說:“如果真的想改變孩子的行爲,家長需要用行動,而不是語言。”
簡單說,就是行動起來,別啰嗦,別念叨。
他在《孩子:挑戰》一書中,對這個觀點做了詳細講解,還介紹了媽媽們常見的四種無用的“念叨”,非常經典,也很有意思。
我重新做了提煉和總結,分享給大家。
一、“講道理型”念叨
媽媽從廚房窗戶看八歲兒子布萊恩,正在用玩具氣槍瞄准鄰居的窗子。她叫道:“布萊恩,過來,我有話跟你說。”布萊恩把槍放下,慢慢走過來。媽媽把他帶到工作間,讓他坐在高腳椅上,自己坐在椅子上說:“親愛的,你知道的,我們給你玩具氣槍時教過你,它有危險。而且我們在地下遊戲室裏專門給你設了一個射擊間,在那裏玩沒問題,不會傷到人或者打破東西。對嗎?”
布萊恩睜大眼睛看著媽媽,一臉無辜,雖然他看起來對這次談話很有興趣,卻什麽也不回答。媽媽問:“你知道玩具氣槍可能會打破別人家的窗戶嗎?” 孩子只是揚了揚眉毛。
媽媽又說:“你想想,寶貝,這些子彈出膛的時候很有力量,如果真的瞄准了,肯定會把窗戶打爛。你並不想這樣做,不是嗎?”布萊恩垂下眼晴,依然不說話。
“總之,寶貝,你知道如果你打爛了別人家的窗戶,我們就得賠人家錢。你並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對吧?”布萊恩看了看媽媽,還是什麽都不說。
“那你現在要不要去地下遊戲室的射擊間玩?我想那裏肯定好玩。”布萊恩點點頭,晃悠著雙腳說:“我想去外面玩。”“好的,兒子,但是槍要留在屋子裏,好不好?”“好吧。”布萊恩不情願地聳了聳肩。
幾天後,媽媽又發現布萊恩在很近的距離射擊瓶子和鐵罐。
她又把他叫進屋,講了一通道理。媽媽重複了一遍怎樣小心用玩具槍、射擊的危險等。布萊恩又一次做出認真聽的樣子。媽媽又一次讓他把槍留在屋子裏,然後去外面玩。
在這個例子中,媽媽本著“和孩子講道理”態度,一再跟孩子說道理。
雖然布萊恩表面上在聽,但實際上,他沒有任何改變的意願,對媽媽的說教一點都沒有放在心上,“選擇性”失聰。
當我們發現孩子”不聽我們的話“時,如果繼續采用說的方式,其實都是在白費力氣。
講道理沒有用,又不能打,那媽媽能做什麽呢?
媽媽可以行動——她可以把玩具氣槍拿走。“我很遺憾你不願服從規則,等你服從時就可以把槍拿回去。”這樣做一兩次之後,如果布萊恩仍然陽奉陰違,玩具氣槍就應該被收起來,不用多說話。
2.“嚇唬型”念叨
晚宴後,媽媽讓珍妮特回房間睡覺。
“珍妮特,把睡衣提起來,這樣子踩著褲腳,你會摔倒的。該上樓睡覺了。”
媽媽接著轉身對客人解釋,“這件睡衣對她來說長了點,我本來打算明年再給她穿,但你們知道收小孩子就是喜歡新東西,她非穿不可。”
大家看著仍然站在樓梯上的小姑娘,她開心地向每個人微笑。她向下瞟了一眼自己被睡衣蓋隹的雙腳,把腳擡起來繞圈,看著睡衣褲腳垂下來跟著繞回,非常好玩。她臉上帶著惡作劇般的笑容,再擡起眼睛看看大家。
媽媽再一次命令她:“珍妮特,請你把睡衣褲腳提高點,不然你會被絆倒的。快點到樓上去!”小姑娘慢慢轉過身,慢慢地走上一級樓梯,又轉身,朝著大家看。
媽媽這時背對著她,她聽了一會兒大人說話,然後坐在樓梯上,伸長兩條腿,讓睡衣褲腳來回擺動。
媽媽看到客人在笑,轉過身來:“珍妮特!你想摔下來是不是?現在馬上提起來,上樓去。卡爾(孩子爸爸),你來把珍妮特帶上樓。”
珍妮特一聽,立刻轉身迅速爬上樓梯,毫不在乎長長的褲腳,在爸爸出現以前進了臥室。
在這個例子裏,媽媽說得太多了,而她所做的始終是用語言和危險恐嚇孩子。
其實,珍妮特知道應該把睡衣怎麽辦,她只是故意表現出她不知道危險的存在而已。
這樣,睡衣和媽媽都在她的控制之下。她利用這個機會把媽媽的關注從朋友那裏拉到了自己身上。而媽媽的反應也都在珍妮特的預料之中。
很多情況下,父母要做的,就是保持沉默。
雖然,我們第一次嘗試用沉默的方式時,會覺得很困難,覺得面臨這樣的挑戰,必須說點什麽!
但是,很快我們就會發現,沉默不但可以減輕當時情形的緊張和壓力,還能重新讓家庭氣氛恢複和諧。
媽媽可以對珍妮特的睡衣只字不提。她要做的是果斷采取行動,讓孩子選擇自己去睡覺,或者讓爸爸或媽媽送她去睡覺。
3.“行爲與語言不一致”念叨
在學校門口,五歲的特裏站在角落裏大哭。媽媽又哄又勸又威脅:“別哭了,寶貝······如果你再哭,我就走了,你一個人在這兒哭吧。”可是孩子哭得聲音更大了。
“現在我真的走了。” 媽媽說。特裏聽到,尖叫著跑到門口去追媽媽。媽媽已經走到大門口,但聽到特裏尖利的哭聲,又折返回來:“嘿,特裏,你需要留在教室裏,別哭了。”
老師這時介入了:“特裏媽媽,你盡快離開就好了,特裏會沒事的。”“我怕他離開學校。我們從家來這裏的時候,他就挺麻煩的。”“我相信,特裏准備好了就會加入我們的。特裏,我很樂意看到你和我們一起玩,記得嗎?我們是朋友哦。”
媽媽離開了,特裏很快就不哭了。在角落裏待了一會兒後,就決定加入大家。
在這個例子中,媽媽面對孩子尖叫、失控,感到非常的無助。她試圖用語言威脅給孩子施壓,讓孩子聽話,但她的行爲卻與她的語言相反。
她想讓孩子停止大哭,卻不知道自己應該采取行動,離開這個環境。孩子這時的哭只是“淚水壓力”而已,不用太過在意。
4.“無效就放棄”的念叨
五歲的喬治爬過超市裏的購物車,從欄杆上滑下來,坐在旋轉欄杆門上。“喬治,趕快下來!你會受傷的。”
喬治不理會媽媽,彎著膝蓋,倒挂在欄杆上面。“喬治,下來,你會受傷的!”
媽媽拉出一輛推車。小男孩直起身坐在欄杆上,爬下來,又爬上推車。“喬治,走啦!”媽媽說完就去購物了。喬治在欄杆、旋轉柵欄門上一直玩到媽媽買完東西准備離開。
在這個例子裏,剛開始媽媽以爲用語言就可以制止孩子,可誰知,喬治在做“媽媽的聾子”,根本不理會,媽媽也就放棄了。
下次再發生類似情況,媽媽繼續講道理,孩子繼續不聽。如此,形成惡心循環,對孩子行爲規範沒有一點好處。
要想從這樣的困境中走出來,我們必須學會用行動代替語言。我們需要記住一個座右銘:發生沖突時,不用語言,用行動。
在他們去超市之前,媽媽可以說:“喬治,超市不是遊樂場。”當喬治胡鬧時,媽媽可以溫柔而堅定地牽起他的手,一起回到自己的車裏:“對不起,如果你不能再超市裏行爲恰當,我們就回家,不買東西了。”
用這樣堅定的行爲,媽媽可以向喬治表達她的認真態度。
總結
怎麽樣?從這四個例子當中,把握到了用行動而不用語言的精髓了嗎?知道爲什麽“能動手就別叨叨”了吧?
其實,不管是耐心勸說的媽媽也好,還是恐嚇孩子的媽媽也好,出發點都是爲了孩子好,希望孩子不要去做那些危險的事情。
可是,孩子有時就是這樣,Ta的行爲意志並不會因爲我們大人的擔心而發生改變,他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目的。
如果我們無法用語言去改變孩子,那麽,應該像那位泰國媽媽似的,采取行動!
雖然,給孩子的愛是無條件的,但是,我們也應該要孩子明白,愛Ta並不代表沒有規則。
【請您給本文留言,我們會精選開放評論】
覺得小編說得有道理請點ZAN
領導說了,您點一個,
小編的工資就漲五毛!
這7篇文章你看了嗎?
▶今天新加坡被這道番茄炒蛋刷屏,結果有的人看哭了,有的人卻氣炸了……
▶新加坡護照又升級,終于晉升全球第一名!(免簽國最全列表供收藏)
▶來新加坡久了,你都變這副德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