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非常發達的現在,真新聞與假消息傳播的非常快,也讓人很難辨明真假。但假新聞卻總能輕易的造成社會恐慌。
例如,在去年曾一度瘋傳的“Fairprice超市售賣的是‘塑料米’”,讓大家一時不敢相信自己買回來的米究竟能不能吃,但事後證明,這純屬是一種惡意的謠言。
這樣的假新聞哪個國家都可能會有,目前,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也都開始在探討如何治理假新聞。
近日,印度兩個新聞媒體監管機構發表聲明指出,如果確認新聞記者“制造或傳播假新聞”,將被暫停或永久取消記者資格。
具體來說:一旦接獲投訴,並確認記者制造或傳播假新聞,初次違反,將被暫停6個月記者資格;第2次違反,則將被暫停記者資格一年;如果是第3次違反,記者資格將被永久性取消。
記者資格,真的有這麽重要嗎?要知道,根據印度法律,一名全職記者在至少工作5年後,才能獲得中央新聞資訊局認證的記者資格;自由新聞記者則需要15年經驗,而外國記者則需要同時擁有5年工作經驗及簽證。
這麽難搞定的記者資格,萬一因爲傳播假信息而被取消了,將會是記者生涯中最大的損失吧。雖然看起來,這項新規定能夠一定程度上約束記者,讓他們對自己新聞報道負責,但這也讓外界開始質疑,這該不會是政府在大選之前要控制媒體、限制新聞自由了吧。
盡管,印度資訊與傳播部長站出來表示:新聞評議會和新聞廣播協會兩個監管機構都未受政府的監管與操縱。但這一決策依然遭到了記者與反對黨的質疑。
于是,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今天(4月3日)下令撤回打擊散播假新聞記者的聲明。
雖然,這還只是印度治理假新聞的方式,但新加坡呢?
不得不說,新加坡也會有假新聞、謠言四處傳播的情況存在,從“咖啡店裏吃到假雞蛋”,到新加坡“夜市賣貓狗肉沙爹”,再到新加坡明星孫燕姿“被死亡”……假新聞涉及方方面面,讓人觸不及防就相信了。
新加坡是不是也應該“發布、傳播假新聞就撤銷記者資格”呢?但這樣會不會限制“新聞自由”了呢?
要知道,根據國際非政府組織“無國界記者”日前公布的“2017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顯示,180個國家當中,印度排行136位,馬來西亞排行144位,而新加坡卻排行151位。也就是說,新加坡的“新聞自由”程度落後于印度與馬來西亞。
那麽,新加坡該如何治理這樣的假新聞呢?
更多更全新聞,盡在Nestia
系NESTIA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後台。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新加坡最大的一站式生活服務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