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同學
國際關系學院 傳播學
GPA 3.62 雅思7
主要經曆
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實習
博雅公共關系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實習
國際關系學院政府采購研究所業內新聞組實習
第十四屆中國大學生藝術節學院獎
錄取
香港中文大學 全球政治經濟學
卡迪夫大學 國際新聞學文學碩士
香港浸會大學 國際新聞學
考研&留學
我個人是在大二下的時候對未來大概有了一個規劃,其實畢業後總共也就這幾種出路:考公務員、就業、留學、國內讀研究生。我覺得自己的學曆可能不太夠,所以不是特別想直接投入工作崗位,還是想要繼續深造。
考慮到國內考研容錯率很低,如果沒考上就只能來年再戰。而留學相對來說可以給你一個很長的時間去准備和調整,容錯率會比較高一點。所以爲了保證自己以後有學上,我選擇了考研+留學的兩手准備。
在做出這個決定後,大二暑假開始有意識地關注一些信息,同時開始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經曆。
可能會有同學有疑惑,考研和留學同時准備真的可行嗎?時間上會不會有沖突?精力夠不夠分配?
我先給大家列一下我的准備時間線:
1. 大二下簽了指南者;
2. 大二暑假完成一份實習;
3. 大三上做了一些校內活動,花了一個月時間考了一次雅思;
4. 大三寒假又做了一份實習;
5. 大三下的課不太多,所以上半學期也有一段時間在做實習,又考了第二次雅思,7月份開始正式准備考研。
6. 大四上准備申請材料,複習考研。
大家可以看到,我的考研和留學兩手准備並沒有在同一時間段內有太多的交集,所以也沒有特別特別的忙。就時間規劃而言,我覺得如果你跟我有差不多的想法,就要把寒暑假都利用起來去實習,不要在課比較多的時候去實習,畢竟GPA在留學申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能耽誤。另外就是應該再早兩個月左右複習考研,這樣最後複習的時候就不會那麽匆忙。
雖然這個規劃沒有說做到十全十美,但是我個人還是比較滿意的。從結果來看,我在考研的前兩天就拿到了港中文的offer(算是給我的考研打了一劑強心針),後面又收到了港大新聞學的筆面試,但是因爲面試時間可能會跟我的考研複試時間有沖突,所以就放棄了。最終經過深思熟慮,我選擇了入讀港中文的全球政治經濟學。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時間規劃,不具有普適性,大家僅做參考就好。就耗費的精力而言,我在考研複習上花費的精力要比留學多的多。當然這也要感謝指南者,後面材料都在幫我准備,能讓我比較專心地複習考研。
留學地區&專業的選擇
一開始我其實不確定我父母是不是會支持我去留學的,因爲他們其實是一直想讓我考公務員。雖然我本身對于考公務員並不排斥,但我其實不是特別想一畢業就進入到這個體制,還是比較想多體驗一些不一樣的文化或者教學的氛圍,如果有機會的話也想體驗一下外面的就業環境。
然後考慮到美國、加拿大地區申請需要GRE,相對來說花的時間就會比英港多,我還要兼顧考研的話可能確實時間不太夠,所以就選擇了英國和香港。
專業方面的話,我本科學的傳播學,但是如果你以後想做跟傳播有關的工作,我覺得是需要有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識儲備的。
做傳播,你傳播的是什麽內容呢?
你一定要考慮清楚這個問題,傳媒、新聞更多只是一種工具,如果你沒有專業知識或者一些內化的經驗儲備去傳播的話,我個人覺得你學傳播只是掌握了一門技術,而不是真正掌握了硬知識。
所以我覺得如果本科已經是傳媒類專業的,研究生階段可以學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識,不管你以後會從事哪個方向的職業,最起碼也是多了一些選擇的機會。
比如你可以接著去做傳媒,或者是你研究生階段讀了跟法學相關的專業,那你也可以做一些法制報道,讀了財經相關的,以後可以去做財經新聞,讀了國際關系的,可以做時政報道,每一個選擇都會對你的職業發展有幫助。
我也建議學弟學妹們不要覺得本科是傳媒,那我研究生就只能選這個方向,大家可以多學一些其他的專業知識。當時我就是這麽考慮的,所以最後選了政治經濟、中國發展研究等相關的專業。
實習&競賽經曆
個人覺得對我申請幫助比較大的主要是兩段實習: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國際政治經濟組的實習和博雅公共關系企業與公共事務組的實習。
首先是第一段,新華社的實習。這是我在大二下的時候開始做的一段實習,本來我是准備找一份傳媒相關的實習的,但是當時剛好我有個朋友說他那邊有一個新華社旗下有個中國經濟信息社的實習,問我有沒有興趣,然後我就去了。真的也非常感謝我的朋友,雖然這份實習也就做了兩個多月,但是真的含金量非常高,對我的申請幫助也很大。
我一開始以爲實習的工作內容會跟媒體關系比較大,但是其實我的實習工作是偏向做研究報告的,雖然和媒體關系沒有那麽大,但是底層邏輯還是相通的,如果是在媒體行業你要完成一個報道,也是要去先去熟悉報道對象、收集資料、整理資料,最後才能完成好一個報道,做研究報告和這個同理。
然後第二份對我幫助比較大的就是博雅公關的實習,有了一份國企的實習後,感受到了國企的工作環境氛圍其實是有好也有壞,然後我就想去外企體驗一下,看看他們的工作氛圍是怎麽樣的。公關公司和傳媒挂鈎,就比較符合我的預期。然後我自己英語也不錯,就去了一家外資的公關公司實習。
在這家公司雖然工作內容和上一家不一樣,但其實學到的東西也就差不太多,用到的技能大多數都是相同的。在公關公司我覺得比較好的一點就是體會到了外企的管理模式,確實是非常正規,包括他們對實習生的管理和培養等等。當時帶我的mentor是一位美國的女士,組裏還有很多外來自外國的同事,和世界各地的人一起工作能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就現在我拿到的offer來看,新華社的那份實習對申請應該是直接有幫助的,因爲全球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東西比較宏觀,然後我的實習做的內容也是比較宏觀的,所以還是比較對口的,我的一封推薦信也是請當時帶我的新華社的老師寫的。然後第二份實習主要就是在文書裏從外企的國際化程度來體現,豐富了自己的國際視野。
科研&競賽
對于文科生來說,競賽的機會確實是比理工科的同學少,這個不可否認。不管是從科研上來說,文科專業得到的經費支持,還是說各個學科競賽,競賽的評審標准化程度確實都不如理科。
這是由文科和理科這兩個學科不同的性質所體現出來的,但是這不代表文科方面不能取得一些科研的成果。我個人因爲參加的科研競賽不是很多,所以在這方面並沒有很多發言權。
但是像大學生學術支持計劃,應該是每個學校都有的。如果你認真去做一個項目的話,確實是能學到一些東西的。重要的是參與的過程,而不是在于你參加的科研項目title是怎樣的。
就以我們學校來說,科研項目要麽就是學校的學術計劃,要麽是北京市一級的。如果你去認真對待的話,還是能獲得一些屬于自己的見解的。因爲文科科研能得到的硬獎本來就不是特別多,對于本科生來說,想在一個國家級期刊上發表一篇文章真的是很難。
競賽其實也是同理,主要看的是你從這個比賽中收獲了什麽心得,重在過程。就拿我參加過的一些比賽來說,不管是一些設計比賽,還是一些公關策劃的比賽,在我看來拿不拿獎其實對于申請結果影響沒那麽大。你在申請是最需要體現的不是你獲得的獎項,而是你在准備的過程中學會了什麽。
雅思&考研英語
第一次考雅思我大概花了一個月准備,第二次花了大概20天。其實第一次我就已經考到了7,但是因爲對小分不太滿意就想著再刷一次。然後第二次考出來只有6.5,後來是複議才到了7,小分全部過6。
雅思方面我准備的時間不長,劍橋雅思我也只做了劍4、5、8,沒有刷特別多題。雅思如何考到7,運氣是一方面,主要還是要看前期的積累。像我們學校到大三就不開英語課了,那麽你自己的英語積累就會很重要。
我是既考過雅思又考過考研英語,所以也可以給大家做個對比。考研英語二的作文和雅思的小作文基本上屬于孿生兄弟,很多內容都可以套用,包括很多短語都可以套用,如果你非常熟悉雅思的小作文的話,考研英語的作文基本上問題就不大了。我考研的時候英語基本就沒怎麽准備,最後是考了八十多分,也還算ok的一個成績,把重點放在了專業課的複習上。
Why指南者?
當時是無意間進了指南者的官網,覺得網站做的很清爽,然後就加了指南者的留學群,不管在簽約前和簽約後,指南者的老師給到的咨詢都是挺給力的,沒有說要等到你簽約才把真正的幹貨說給你聽,就覺得還是比較靠譜的。
給學弟學妹們的建議
如果你現在已經有明確的方向知道以後要幹什麽,那你大可不必聽我的建議。如果你還是有點迷茫沒有真的確定下來,那其實你要做的事情也就是那麽幾件,首先如果你沒有想好自己將來想要從事什麽職業,也沒有確定下來自己一定要去留學,那麽就先學好本專業的知識保持一個不錯的GPA,這總是不會錯的。
然後就是堅持鍛煉身體很重要,因爲身體畢竟是革命的本錢。如果你想同時做多手准備,或者說想盡力豐富個人經曆,就必須要有一個能夠承受高壓的身體。不管是高考還是考研,拼到最後就是體力的較量。所以我會建議大二大三的學弟學妹們,一定要好好鍛煉好好健身。
以上,也希望學弟學妹們能收獲理想的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