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掌柜(微信號:zhouzhanggui000)
為什麼智慧型手機行業只有蘋果和華為手機越賣越貴?高端產品持續溢價的原理是什麼?這是兩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
先爆料一個小故事。華為終端高管們在iPhone X發布後3小時就拿到了真機,大家看到iPhone X都非常興奮,余承東仔細研究了一整天之後信心滿滿。這些領導們的邏輯很「有趣」,即蘋果在全世界範圍內開拓了單台售價在8000元人民幣以上的智慧型手機市場,支持了華為下一代手機在更高價格上裝入更領先的技術,他們都對領先於蘋果發布下一代手機非常有信心。
華為的「工程師思維」就是這樣理解智慧型手機的本質,即智慧型手機的發展史是一部IT領先技術集成史。為什麼手機賣的越來越貴,但是消費者更加趨之若鶩?背後邏輯很簡單——智慧型手機不斷集成「值錢的技術」,消滅很多單一的產品形態,形成了用戶體驗的超高性價比。說白了,真正熱愛技術的公司都不太願意把一個東西越做越便宜,去打價格戰,他們希望能集成更多牛逼的技術,更值錢的技術,以此提高產品的性價比。
本文作為「華為近距離」系列第四篇,周掌柜就和大家順著這個線索探討一下智慧型手機是如何集成多種功能,做到贏家通吃的。主要是對比蘋果iPhone 3和華為Mate 10系列兩個劃時代的產品,這兩款手機都是在智慧型手機歷史上里程碑式的顛覆了前面的產品形態。算一筆小帳,看看高端智慧型手機到底集成了多少技術?值多少錢?
先來回顧iPhone 3的集成史。最初幾代的iPhone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受追捧的技術集成:
1.隨身聽功能。當時日本以索尼為代表的消費電子公司可謂如日中天,20世紀90年代的時候,日本的磁帶隨身聽就可以賣到2000多元人民幣,放到今天相當於一台低端轎車。後來發展到CD隨身聽,也一如既往的貴。但蘋果iTunes+iPod完美地通過數字音樂的時尚和便攜打敗了索尼隨身聽,並將這種模式和音質集成到iPhone 3。粗略統計,當時市場被集成的同品質隨身聽平均價格大概在1500元人民幣左右;
2.遊戲機&移動視頻。iPhone誕生之前,日本的索尼遊戲機是一個完整的遊戲生態,基本上遊戲發燒友都會配備一台,並且不斷的通過買遊戲卡持續消費。當時那代人沉迷程度完全不亞於現在玩王者榮耀,花的錢也不少。後來iPhone不但集成了遊戲功能,還通過App Store變革了遊戲發行和分成體制,徹底顛覆了這個行業。被集成的索尼PS遊戲功能價值約2000元人民幣;
3.商務通。上面這張看起來有點陳舊和醜陋的圖片,就是iPhone誕生之前,功能機時代匹配手機電話功能的PDA。那時候PDA是幾乎所有商務人士的標配,當時恆基偉業依靠商務通在幾年時間裡成為世界第五大智能電腦供應商,銷售額達百億之巨。但是隨著智慧型手機特別是iPhone於2007年的誕生,PDA被徹底消滅,功能完全集成於手機。被集成商務功能的價值約為2000人民幣。
4.讀書閱讀器。雖然iPhone的發布是2007年1月份,而Kindle是2007年11月份發布的,不存在iPhone集成Kindle的假設。不過從具體功能上看,隨著智慧型手機的發展,正在逐漸擠壓Kindle純閱讀器的生存空間,智慧型手機的護眼模式越來越接近於Kindle的閱讀體驗。被集成電子書商成的價值約在1000元人民幣左右。
5.衛星導航。應該說在諾基亞時代,衛星導航在手機上也是存在的,不過應用非常複雜,當時地圖也不是很發達。iPhone開始集成了高端的導航功能,並結合導航軟體的用戶體驗,讓手機在汽車和戶外場景獲得了導航設備的基本功能。粗略估計,被集成的衛星導航功能價值在當時約為1000元人民幣;
以上早期iPhone3集成的幾項技術粗略統計就已經超過7500元人民幣,這還不算通過App Store可以免費獲得的服務,可以免費聽到的音樂,觀看的視頻,以及社交軟體免費提供的多種服務。所以,這確實驗證了消費電子進步的行業規律——智慧型手機是靠「技術集成」,包括「功能集成」,提高解決方案性價比進化的。
下面我們對比看看2017年華為手機在中國發布的Mate 10系列的集成能力,恰巧在蘋果發布iPhone3的10周年之後,仔細探究起來,同樣具有劃時代的震撼效果。
1.智能晶片底層全智慧系統。晶片聽起來還是挺抽象的,簡單來說——就是華為給智慧型手機加上了「大腦」和「神經網絡」。華為Mate 10系列的麒麟970處理器加入了NPU,全稱是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也就是神經網絡處理單元,由此,AI在手機的拍照、通訊、計算等領域都獲得了進一步提升。而且麒麟970處理器為華為手機未來從「應用響應式」設備到「服務伴隨式」設備的創新提供保障,以後智慧型手機會像一名貼身助理一樣,時刻關注和感知你,並為你提供服務。如果按照AI手機通過幾十種智能功能為你提供一個助理的價值計算,一個月300元的兼職助理工資,一年集成價值就是3600元人民幣;
2.智慧型手機、大屏顯示器或投影儀平台互通。華為Mate 10系列的手機和電腦互通使用的功能,其實被廣泛的忽略和低估了。這個技術雖然並非大的原創性突破,但是華為確實在手機中為用戶提供了類似電腦的功能。而且背後隱藏著華為EMUI的一個更戰略性的動作,華為研發的「下一代手機」很可能借鑑美國Chrome瀏覽器的雲化思維,將EMUI變成連同多平台的技術標準。那時候,手機的物理形態將發生極大的創新和變化。這個功能如果從替代電腦的角度,就算打一個折扣,應該也值2000元人民幣;
3.智能微軟翻譯系統。之所以說是翻譯系統,因為華為翻譯功能的實現還不僅僅是通過和微軟的合作,也包括Mate 10系列基於人工智慧的軟硬體結合,EMUI 8.0上可以實現的AI隨行翻譯可通過NPU加速實現實時文字交互翻譯和識圖翻譯,也可方便地進行面對面的語音翻譯。這是一個系統結合的體驗,也看得出,華為擁有了人工智慧晶片麒麟970之後,反而在應用級智能角度可以廣泛和全世界廠商合作。如果對漢王科技翻譯機2799元的價格,這個功能作價2000元應該沒有任何問題;
4.智能徠卡拍照成像系統。華為Mate 10系列在拍照中應用人工智慧具體有四項功能,分別是AI場景識別、AI自拍、AI快拍、AI夜拍。最突出的能力是,在自動模式下,Mate 10系列的相機能夠識別出13個常用生活場景,包括文字、食物、舞台、藍天、雪景、海灘、貓、狗、夜景、日出/日落、綠植、花朵、人像。手機在自動識別相關場景後,調試最適合當前場景的拍攝參數,優化最後的成像效果。這個功能完全簡化了普通人使用專業相機時不會調節參數的問題,對攝影小白來說非常實用。從徠卡相機發明至今,追求銳利和暗部細節間的平衡一直是其鏡頭設計的指導思想,這也造就了攝影愛好者口中的「德味」。還有一點與濾鏡不同之處在於對黑白傳統的承襲和發揚,華為在模組中加入一顆能獨立運作的黑白鏡頭,徠卡研發人員還參與研發了相關算法。如果按照徠卡相機7600-10萬以上的價格區間,徠卡品質的智能拍照至少可以估值底價對摺3800元人民幣;
5.智能「小E」語音交互系統。亞馬遜的Echo智能音箱,目前已經擁有了螢幕的互動體驗,應該說在家庭場景正在成為一個非常核心的智能產品形態。雖然現在訓練的智能還非常少,而且周掌柜對Echo能整合LOT的物聯網生態還有極大懷疑,但Echo作為一種產品形態已經體現出了一定的生命力。科大訊飛的中文語料庫是全世界最發達的,據稱有3000多個初級語料庫管理人員積累了10年的數據,所以才有了今天的大爆發,那麼華為Mate 10系列集成了類似Echo的科大訊飛的語音產品,開發了「小E」智能語音交互系統,對標1600元人民幣的亞馬遜Echo,這個功能價值至少值1000元。
在此基礎上,華為Mate 10系列全球第一款下載速率高達1.2Gbps的4.5G智慧型手機,支持全球最高的通訊規格,這個技術因為華為通訊網絡的經驗,獨特且獨家,目前還無法對其估值。統計一下以上Mate 10系列「最值錢」的5大技術保守估值約為12400元人民幣。這個數據還不算4.5G網絡獨特性,超大容量電池技術突破。從華為Mate 10系列發布價格來看,相比歐洲的699美元(5437元人民幣)起,國內只有3899元起。客觀講,雖然Mate 10系列看起來貴,但很有可能是中國「性能價格比」最高的手機!
其實類似的集成思維在高端汽車品牌中同樣有類似的展現,2017年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汽修協會公布第八期汽車零整比數據顯示,「零件價格與整車價格比」最高的車型是北京奔馳GLK級,汽車零整比係數為827.58%,相當於零件可買8輛整車;寶馬3系和5系係數為500%多;最低的車型為力帆620,汽車零整比係數為155.12%。可見,通過作為消費類產品的汽車行業高端品牌同樣是「技術集成+功能集成」。
以上就是周掌柜對比iPhone和華為手機的「IT集成」戰略思維,粗略計算的數字可能不太準確,不過「集成零部件」價值進而通過汽車後市場獲益,以及集成「技術與功能」通過後項商業運營獲益,這兩種高端科技消費產品的商業模型都是很清晰的。而兩者的根本基礎就是產品高端化伴隨著「集成化」整合的高端用戶體驗。
消費者的消費心理本質實際上是非常理性的,本文分享的「集成思維」也是消費者對高端品牌理性思考上感性認知的基礎。
可見,站在消費類科技和電子產品食物鏈最頂端的不是「獵食者」,而是「集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