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王乙康今天在國會上作出重要宣布,從2024年起,教育部將在新加坡所有中學全面推行科目編班,取代實施了近40年的中學分流制度。
今年念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將是首批受影響的學生。這將是本地教育政策上的一項重大改革。
自2024年起,學生們將不再以“快捷源流”(Express)、“普通學術源流”(Normal Academic)和普通工藝源流(Normal Technical)來分班。原有的“聰明學生”和“不那麽聰明的學生”的身份標簽也將從此劃上時代的句號。
教育部早已在2008年廢除小學分流制度,用科目編班計劃取而代之,成效不錯。現在又進一步將科目編班計劃延伸至中學,逐步落實王乙康口中的“統一的中學教育,多元的科目編班”的目標。
“我們的魚兒今後不是在三條隔開的水道往前遊,而是在一條寬闊的大河裏一起遊,但每一條魚是以自身速度來展開各自的旅途。”
科目編班(subject-based banding)顧名思義,就是讓學生根據所選的科目來編排班級,而不是像以往那樣,根據小六會考的成績來分班:成績好的就可以進入快捷源流,成績較差的只能被編入普通源流,往後的人生從此就被釘上相關標簽,日後的發展無形中也受影響,變得較爲“普通”。
教育部2014年在12所中學試行了科目編班計劃,讓普通源流學生從中一起就根據個人強項修讀程度較高的科目。
該試行計劃取得良好成效,去年已擴大至所有提供普通源流的中學,不過學生目前可選的科目只限于英文、母語、數學和科學。
25所中學明年起將率先試行全面科目編班(Full Subject Based Banding, FSBB),讓普通源流學生可選的科目進一步擴大至水平較高的人文科,包括地理、曆史和文學,讓學生可以根據自身能力和興趣修讀適合自己水平的科目,做到真正意義的“因材施教”。
(聯合晚報制圖)
同樣的,一些學生日後也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和興趣選修水平較低的科目,例如:快捷源流學生可以選修普通工藝程度的移動機器人(mobile robotics)科目等。
爲何不早點取消中學分流制度?
王乙康在早前錄制的一個視頻中解釋說,上世紀80年代,教育部推出中學分流計劃,是因爲當時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在讀完小學後辍學。分流制度實施後,時至今日,教育部已成功地將學生的辍學率減至1%或更低。這說明分流制度是有效的教育手段。
“但是我們必須在利與弊之間取得平衡。分流制度的益處是成功減低了辍學率,但弊端是在學生身上添加了標簽,並限制學生的成長型思維模式(growth mindset)。”
王乙康說,分流制度永遠都會存在“一定的誤差範圍”,尤其是在學生年齡較小時進行分流。
王乙康說,分流制度永遠都會存在“一定的誤差範圍”,尤其是在學生年齡較小時進行分流。
“較重要的是,如果就讀一個被認爲較‘低級’的源流,很可能會帶來一種烙印或自我限制的心理。學生可能會産生一種想法,告訴自己‘算了,我只是一名普通源流學生,能力不可能變得再好的’。”
王乙康也指出,新的全面科目編班將能讓所有中學生都上同樣一個課程,學生們的身上將不再出現不同源流的標簽。所有的中學生將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進度,選修不同難度級別的課程。
這些難度級別將分爲G1(基礎水平,相等于普通工藝源流課程)、G2(標准水平,相等于普通學術源流)和G3(高級水平,相等于快捷源流課程)。G代表General(普及)的意思。
這聽起來很像是新瓶裝舊酒“換湯不換藥”,內容不變只不過換了一個新的名稱。其實不然。
王乙康說:
“區別是很大的。分流將教育區分爲不同課程源流,然後將學生裝進這些源流裏。每一個源流就像一個大瓶罐,你可以將不同的餅幹放入瓶罐內,但當你將罐子標上‘黃梨塔’的時候,罐內所有的餅幹都會被歸類爲同樣的食品,不管是准確或不准確的。”
全面科目編班的推出就是“打破瓶罐”,讓學生“恢複自由身”,根據各自的學術能力高低,選修不同難度級別的科目。選修基礎課程的一兩個科目並不會將學生標簽爲最低源流。這些學生也能同時選修一兩個高級課程的科目,讓整個新加坡教育制度變得更加個性化。
”這樣一來,就可以繼續享有因材施教帶來的好處,同時減少負面的標簽效應。”
小學會考成績在分配中學上依然重要
王乙康指出,小六會考仍是實用的參照點,會考成績將能讓中學在收生時了解學生所適合的科目水平。
小六會考(PSLE)文憑。(聯合早報)
2024年本地中學全面推行科目編班後,小學畢業生在分配中學時,依舊會以小六會考成績爲准。只不過學校會按三個會考積分段(PSLE scoring bands)來錄取學生。
成績屬于第一個積分段的學生一開始會修讀較多的G1科目,屬于第三個積分段的學生會修較多的G3科目。但隨著時間推移,學生可以在發掘自身的興趣和學術強項後,選修其他難度級別的科目。
所有學生將參加同一個中學畢業考
第一批全面科目編班制度下的學生在2027年上完中四課程後,將參加同樣的統一全國考試,畢業時領取的中學畢業證書也是相同的。換句話說,我國的中學將采納統一全國考試框架,教育部和英國劍橋將共同制定新的畢業證書。
從2027年起,中學會考不分N水准和O水准,改以全國統一考試框架。(聯合早報)
王乙康說:“這是中學教育的新證書。新加坡和劍橋在教育界享有國際名聲,雙方會聯合制定證書,提升它的價值和受承認的範圍。”
新證書上將列出學生所修讀的科目(G1、G2和G3)級別及成績。到時候證書上可能會出現各種組合,例如:
-
六個G3科目 + 一個G2科目
-
五個G3科目 + 兩個G2科目
-
兩個G3科目 + 三個G2科目 + 1個G1科目等等
學生可以隨心所欲進行組合來學習。
這項教育政策的修改即意味著,在首屆全面科目編班制的學生于2028年領取畢業證書前,初級學院、理工學院和工藝教育學院等“中學後教育學府”的分配制度,也必須提前作出相應調整。
王乙康說:“我們需要檢討中學後教育的分配制度,以便讓修讀不同水平科目的學生在報讀工教院、理工院和初院時能被公平評估,肯定學生的強項。”
技術上保留中學五年級制度
新制度的推出也意味著,到了2024年,教育部希望學生都能用四年時間來完成中學課程的科目。
不過,教育部技術上依然保留中五年級,但前提是念第五年能讓學生從中獲益。部分學生如果主要選修的是G1和G2科目(相當于現在的普通源流),但是想報讀理工學院或初級學院,那教育部就會讓這些學生重讀一年中學,完成G3科目(相等于目前的快捷源流科目)。
特選中學和部分只推出快捷源流課程的學校也將不受制度改革影響。王乙康說,在任何一個國家的教育體制裏,都會保留一些學校讓學業成績較好、擁有特殊專長、或者想追求一門手藝的學生就讀。新加坡也不例外。
如果有機會,王乙康在全面科目編班制度下會選擇哪些科目?
“我是在一個講華語的家庭環境下長大。我母親是一名華文老師,父母在家都不說英語。他們曾嘗試教我英語,也曾嘗試用英語講故事給我聽,但(他們)並不是很成功。
那時候我們的教育制度也沒有學習輔助計劃(LSP),沒有老師將我隔開來一對一教導,教我英語基礎知識、提早教我發音、增加我的詞彙量、教我如何正確運用語法。所以升上中學後,我在英語這門科目上依然應付得很吃力,這也影響了其他用英語學習的科目,例如地理、曆史和文學。
如果有機會選擇G2程度的科目的話,我想G2英語應該能讓我有更多的時間打好基礎。等我成績穩定後,我就能轉修G3英語來提升。如果有更多的個性化選擇,我相信我的學習進度將更爲快速。”
選拔制度的改變也是考試制度改變的開始。
2021年起,新加坡小六離校考試將采用積分等級制度,四個科目成績各分爲1至8級。
說起新加坡的小六會考(PLSE),不了解的人可能會說,一個小學結業考試能有多難!但是了解的人就知道,新加坡的小六會考可是堪比中國高考的存在~
讓孩子壓力不小的小六會考,新加坡各界人士一直是褒貶不一,也有傳言說要取消小六會考,最近官方終于有了最新的消息!
小六會考制度大變革
2021年起,新加坡小六離校考試將采用積分等級制度,四個科目成績各分爲1至8級,因此考生的總成績介于最好的4分和最差的32分之間。
▵截圖來自新明日報
在新的積分系統下,小六會考積分在4分—20分之間的學生,將可選擇全部修讀中學G3科目,這也相當于目前的快捷源流課程。
對應一下分數線,如果各科都在65分以上,那基本就沒有問題啦。
小六會考成績介于26分—30分之間的學生,就會全部修讀G1科目,也就是相當于目前的普通(工藝)源流課程。
這些孩子多數考試成績在60分以下。
成績介于21分到25分之間的學生則可以選修不同水平的科目,比如,考了21分—22分的學生科修讀G3和G2科目,考了23和24分的同學可修讀G2科目,考25分的同學可以修讀G2和G1科目。G2相當于現在的普通(學術)源流。
看樣子這批孩子可選擇和可調整的空間也不小。
我們爲讀者提供各類資訊外,也爲大家提供各類新加坡留學等資訊,及如何在新加坡中英文業余學習(課程可申請政府津貼),中英文教學會計ACCA課程,精品雅思班,提升學曆等
我們還專設新加坡留學和澳洲留學業務
歡迎電話:84258441,添加微信:jasonjuven
童老師
掃二維碼關注我的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