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尼特族”年輕人留在家中打遊戲,逃避現實。(示範照)
作者
陳思道
據早報網報道,本地估計有兩萬多名“尼特族”(Neets),這群年齡介于15歲至24歲的青少年不上學、不工作,也不接受培訓,每天就是渾渾噩噩地過日子。尼特族的英文原意是沒有在接受教育、就職或培訓,也就是生活完全沒有中心和規律;未來還有大好前程的青少年如果處于這種狀態,顯然是非常不正常和健康的現象。
報道說,2016年全國青年調查的最新數據顯示,新加坡有約2萬100名尼特族,占青年居住人口的4.1%。比起2013年的1萬9700名(3.7%),攀升了0.4%。專家表示,工作要求提高,再加上經濟情況的不確定性,或導致尼特族數字會繼續增長。
這並非新加坡獨有的現象,很多先進國家都出現了年輕人“隱居”的情形,特別是經曆了數十年經濟不振的日本。不難想象,人一旦賦閑在家太久,一方面會形成一種懶散的生活態度和習慣,而且惡性循環,不易擺脫;另一方面則同市場和社會脫節,越發沒有經濟競爭力和社交能力,導致人生的孤立疏離狀態。
兩萬多名青少年無所事事,當然是社會人力資源的巨大浪費,尤其是在新加坡面對人口老齡化挑戰,就業市場需要更多人力之際。盡管經濟景氣因爲中美貿易戰而顯得更不確定,長期而言這種人力資源的浪費畢竟不是國家之福。
但是,問題的嚴重性恐怕遠遠超出了經濟範圍。人是需要意義的動物,工作是賦予意義的重要活動,沒有固定的工作,人就容易消沉,甚至患上憂郁症,更糟的是産生厭世感,甚而憤世嫉俗,要跟世界玉石俱焚。最近發生在日本大阪的中年男人狂殺學生案,據說嫌凶就是與世隔離太久的失業漢。換句話說,尼特族不但本身需要幫助(心理上和社交上的),他們可能也會成爲社會安全的不定時炸彈,需要社會更多的關注。
部分“尼特族”年輕人在求職過程中頻頻碰壁後,感到氣餒和消極,甚至陷入抑郁。(示範照)
所以,在看待尼特族現象時不能只是從經濟角度審視,而必須把它當做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青少年成爲尼特族,可能是求學或開始就業時面對挫折,在學校或職場被霸淩而退守家中的安全環境,顯示他們在性格上可能相對怯弱;也可能是在就業期待方面眼高手低,不切實際,在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後選擇放棄。無論如何,政府和社會組織必須正視這群人的生存狀態,尋找合適的辦法協助他們重新回到社會。否則,他們在未來將成爲社會的負擔,甚至可能成爲隱患,防範未然,我們必須盡早采取行動。
【更多好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