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
所屬類別 : 國家
新加坡,全稱爲新加坡共和國(英語: Republic of Singapore),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爲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政治體制實行議會制共和制。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爲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國土除新加坡島之外,還包括周圍數島。
14世紀,新加坡屬于拜裏米蘇拉建立的馬六甲蘇丹王朝。19世紀初被英國占爲殖民地。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被侵略的日軍占領。1965年,新加坡正式獨立。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促進種族和諧是政府治國的核心政策,新加坡以穩定的政局、廉潔高效的政府而著稱,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
新加坡是亞洲的發達國家,被譽爲“亞洲四小龍”之一,其經濟模式被稱作爲“國家資本主義”。根據2014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報告,新加坡是繼紐約、倫敦之後的第三大國際金融中心,也是亞洲重要的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新加坡是東南亞國協(ASEAN)成員國之一,也是世界貿易組織(WTO)、英聯邦(The Commonwealth)以及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PEC) 成員經濟體之一。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新加坡
國家領袖
總統陳慶炎,總理李顯龍
外文名稱
Republic of Singapore
人口數量
540萬(2013年)
簡稱
新加坡、獅城、星洲
人口密度
7,257人/平方公裏(2011年)
所屬洲
亞洲
主要民族
華族,印度族,馬來族,歐亞族
首都
新加坡
主要宗教
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印度教
主要城市
新加坡
國土面積
714.3平方公裏
國慶日
8月9日
水域率
1.444%
國歌
《前進吧,新加坡》
GDP總計
2600億美元(2011年)
國家代碼
SGP
人均GDP
50,123美元(2011年)
官方語言
英語,華語,馬來語,泰米爾語
國際電話區號
+65
貨幣
新加坡元(SGD)
國際域名縮寫
.sg
時區
UTC+8
道路通行
靠左駕駛
政治體制
議會制共和制
中文名稱
新加坡共和國
英文名稱
RepublicofSingapore
人類發展指數
0.866(極高)
主要學府
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等
國際機場
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實裏達機場
地理環境
位置
新加坡位于北緯1°18′,東經103°51′,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北隔狹窄的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緊鄰,並在北部和西部邊境建有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尼的民丹島和巴淡島等島嶼都有輪渡聯系。新加坡的土地面積是718.3平方公裏,海岸線總長200余公裏,全國由新加坡島、聖約翰島、龜嶼、聖淘沙、姐妹島、炯島等六十余島嶼組成,最大的三個外島爲裕廊島、德光島和烏敏島。由于填海工程形成新的陸域,將增添額外100平方公裏的土地。新加坡的標准時間爲UTC+8,較其地理位置時間快1小時。
地形
新加坡地勢起伏和緩,其西部和中部地區由丘陵地構成,大多數被樹林覆蓋,東部以及沿海地帶都是平原,地理最高點爲武吉知馬,高163米。
水文
新加坡河流由于地形所限,都頗爲短小,全島共有32條主要河流,河流有克蘭芝河、榜鵝河、實龍崗河等,最長的河道則是加冷河。大部分的河流都改造成蓄水池爲居民提供飲用水源。
氣候
新加坡地處熱帶,長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爲赤道多雨氣候,氣溫年溫差和日溫差小。平均溫度在23至34℃之間,年均降雨量在2,400毫米左右,濕度介于65%到90%之間。11月至次年1至3月左右爲雨季,受較潮濕的東北季候風影響天氣不穩定,通常在下午會有雷陣雨,平均低溫徘徊在攝氏24至25℃。6月到9月則吹西南風最爲幹燥。在季候風交替月,那就是4月到5月,以及10月到11月,地面的風弱多變陽光酷熱,島內的最高溫度可以達到35℃。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新加坡建有17個蓄水池爲市民儲存淡水。其中,中央集水區自然保護區占地約三千公頃。該區擁有麥裏芝蓄水池、貝雅士蓄水池下段等四個主要的水庫。其土地除了用來收集雨水,並發揮著重要的城市“綠肺”功能。爲減少對外來水源的依賴,新加坡通過大型蓄水計劃,以及海水淡化和循環再利用等技術,使得水源供應更加多元化,逐步邁向水供自給自足的目標。隨著最大的大泉海水淡化廠的落成,當前可提供超過60%的用水需求。
森林資源
新加坡約有23%的國土屬于森林或自然保護區,而都市化限縮了雨林面積,森林主要分布于武吉知馬自然保護區以及3個保護區,西部地段和離岸島嶼。
人口族群
截至2014年6月,新加坡常住總人口臨時數字爲547萬,其中334萬人屬于新加坡公民和53萬個“永久居民”簡稱PR,居住在獅城的外籍人士數目相當多,有約160萬人。新加坡人主要是由近一百多年來從歐亞地區遷移而來的移民及其後裔組成的。其移民社會的特性加上殖民統治的曆史和地理位置的影響,使得新加坡呈現出多元文化的社會特色。
族群
新加坡公民主要以4大族群來區分:華人(漢族)占了人口的74.2%,還有馬來族(13.3%)、印度裔(9.1%)和歐亞裔/混血(3.4%)等公民。大多數的新加坡華裔的祖先源自于中國南方,尤其是福建,廣東和海南省,其中4成是閩南人,其次爲潮汕人、廣府人、莆仙人(莆田人)、海南人、福州人、客家人,還有峇峇、娘惹等。新加坡人口密度7615人/平方公裏,人類發展指數爲0.901。
國家象征
國家標志
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原意爲獅城。公元14世紀,蘇門答臘的“室利佛逝王國”王子乘船前往小島環遊,看見岸邊有一頭異獸,當地人告知爲獅子,他認爲這是一個吉兆,于是決定建設這個地方。新加坡“Singapura”是梵語“獅城”之諧音,早期的居民喜歡用梵語作爲地名。而獅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征,故以此作爲地名是很自然的事。過去,新加坡一直使用“新嘉坡”作爲其獨立初期的通用中文國名。由于受到當地華僑所帶來的方言習慣影響,早期也出現許多衍生的名稱,例如“息辣”、“石叻”、“叻埠”等,還有因其小而將之稱爲“星洲”、“星島”的。而外界也普遍以“星國”或“獅城”來描述新加坡。
國家信約
國民信約是新加坡本國公民對新加坡宣誓效忠的一個方式。新加坡人一般在公衆活動中一齊宣讀信約,尤其是在學校、新加坡武裝部隊以及國慶慶典的時候。信約的中文內容是:“我們是新加坡公民,誓願不分種族、言語、宗教,團結一致,建設公正平等的民主社會,並爲實現國家之幸福、繁榮與進步,共同努力。”
國家首都
新加坡市區中心(金融區)位于新加坡島的南岸,由于面積僅有718平方公裏,所以沒有省市縣鎮等行政單位之分,整個國家也即是一座城市,有“花園城市”的美譽,又是該國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3]。珊頓道是金融區裏的主要道路,兩旁都是摩天大樓。而毗鄰的吉寶港口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新加坡河從市區穿過,河岸兩側是移民最先遷入的地方,是商業最先繁榮的地帶,也是老新加坡的經濟動脈。在河口上矗立著一座乳白石的“魚尾獅”雕像,即是新加坡的精神象征和標志。
政治
根據《新加坡憲法》,新加坡實行議會共和制。總統爲國家名義元首,儲備國家第二把鑰匙,由全民選舉産生,任期6年。總統委任議會多數黨領袖爲總理。總統有權否決政府財政預算和公共部門職位任命;可審查政府行使內部安全法令和宗教和諧法令所賦予的權力以及調查貪汙案件。總統顧問理事會受委向總統提供咨詢與建議。總統在行使某些職權,如主要公務員任命時,必須先征求總統顧問理事會的意見。總統和議會共同行使立法權。議會稱國會,實行一院制。議員由公民投票選舉産生,任期5年,占國會議席多數的政黨組建政府。上屆大選在2011年舉行,執政的人民行動黨的總得票率創曆史新低,只達到60%,低于2006年的67%,更低于2001年的75%。
法律
新加坡是一個嚴刑峻法的國家,旅客在該國販毒或犯上謀殺罪及叛亂罪,亦有機會被新加坡法務機關判死刑。不過新加坡政府已經廢除兩種罪犯面對的強制性死刑刑罰,讓符合條件的運毒跑腿和在較輕微謀殺意圖下致死他人的犯人有機會免除死刑,但會被判處終身監禁。不過,要免除死刑,走私毒品的跑腿必須符合兩大條件:一是僅運毒,沒有供應或販賣毒品;二是犯人必須給予中央肅毒局實質而有效的合作,又或他因爲有智力缺陷而無法明白罪行的嚴重性。如果符合條件,法官可酌情判處犯人死刑或判終身監禁外加鞭刑。
司法
新加坡設最高法院和總檢察署。最高法院由高庭和上訴庭組成。1994年,廢除上訴至英國樞密院的規定,確定最高法院上訴庭爲終審法庭。最高法院大法官由總理推薦、總統委任。大法官陳錫強,總檢察長桑德萊什·麥農。
國會
新加坡實行一院制,任期五年。國會可提前解散,大選須在國會解散後三個月內舉行。年滿21歲的新加坡公民都有投票權。國會議員分爲民選議員、非選區議員和官委議員。其中民選議員從全國12個單選區和15個集選區(2011年大選)中由公民選舉産生。集選區候選人以3~6人一組參選,其中至少一人是馬來族、印度族或其他少數種族。同組候選人必須同屬一個政黨,或均爲無黨派者,並作爲一個整體競選。
非選區議員從得票率最高的反對黨未當選候選人中任命,最多不超過6名,從而確保國會中有非執政黨的代表。官委議員由總統根據國會特別遴選委員會的推薦任命,任期兩年半,以反映獨立和無黨派人士意見。本屆國會2011年5月7日選舉及其後兩次補選産生,共有99名議員,其中人民行動黨80人,新加坡工人黨7人。而3席非選區議員分別爲在野工人黨嚴燕松和余振忠及新加坡民主聯盟的羅文麗。
經濟介紹
新加坡屬外貿驅動型經濟,以電子、石油化工、金融、航運、服務業爲主,高度依賴美、日、歐和周邊市場,外貿總額是GDP的四倍。經濟長期高速增長,1960~1984年間GDP年均增長9%。1997年受到亞洲金融危機沖擊,但並不嚴重。2001年受全球經濟放緩影響,經濟出現2%的負增長,陷入獨立之後最嚴重衰退。爲刺激經濟發展,政府提出“打造新的新加坡”,努力向知識經濟轉型,並成立經濟重組委員會,全面檢討經濟發展政策,積極與世界主要經濟體商簽自由貿易協定。根據2014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報告,新加坡是全球第三大國際金融中心。
工業
1961年,新加坡政府爲加快工業化過程、促進經濟發展,創建了裕廊工業區。該區的面積爲70平方公裏,包含了來自各地的跨國公司和本地的高技術制造業公司。新加坡政府也據地理環境的不同,將新加坡東北部劃爲新興工業和無汙染工業區;沿海的西南部、裕廊島和毛廣島等劃爲港口和重工業區;中部地區爲輕工業和一般工業區。新加坡的工業主要包括制造業和建築業。2012年産值爲1085.5億新元,占國內生産總值的25.1%。制造業産品主要包括電子、化學與化工、生物醫藥、精密機械、交通設備、石油産品、煉油等産品。迄今新加坡已經成爲東南亞最大修造船基地之一,以及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
農業
農業園區位于林厝港,擁有可耕地面積六百多公頃,産值占國民經濟不到0.1%。農業中保存高産值出口性農産品的生産,如種植蘭花、熱帶觀賞魚批發養殖、雞蛋奶牛生産、蔬菜種植,還有養漁場。截至2014年,新加坡有50個蔬菜農場、三個雞蛋農場,以及126個陸地及沿海養魚場。蔬菜産量大約占總消耗的12%,雞蛋和魚類産量,各占本地消耗的26%和8%。
服務業
新加坡的服務業扮演著重要的經濟角色,主要産業包括批發零售業(含貿易服務業)、商務服務業、交通與通訊、金融服務業、膳宿業(酒店與賓館)、其他共六大門類。批發與零售業、商務服務業、交通與通訊業、金融服務業是新加坡服務業的四大重頭行業,其中批發零售業由于包括貿易在內,因此份額最大。新加坡商務服務業則包括不動産、法律、會計、咨詢、IT服務等行業。交通與通訊行業,包括水陸空交通及運輸,也包括傳統的郵政服務和新興的電信服務業。金融服務業則包括銀行、證券(股票、債券、期貨)、保險、資産管理等門類,可以說正是依托這四大服務業的發展,新加坡才確立了其亞洲金融中心、航運中心、貿易中心的地位。2012年産值爲2780.7億新元,占國內生産總值的64.3%。
旅遊業
新加坡的旅遊業占GDP的比重超過3% ,旅遊業是新加坡外彙主要來源之一。遊客主要來自東盟國家、中國、澳洲、印度和日本等地。據新加坡旅遊局統計,新加坡在2014年接待的外國旅客總數五年來首次下降至1510萬人次,比前年少了3%。旅遊收益則同前年同期一樣,保持在235億新元。
消費稅
新加坡征收7%的消費稅GST,如果遊客在新加坡的合作商家購物,並從購物之日起2個月內通過新加坡樟宜機場或實裏達機場將商品帶出新加坡時,可以請求返還消費稅。陸運或海運不適用于消費稅返還規定。
貿易
外貿是新加坡國民經濟重要支柱,進出口的商品包括:加工石油産品、化學品、消費品、機器之零件及附件、數據處理機及零件、電信設備和藥品等。主要貿易夥伴:馬來西亞、泰國、中國、日本、澳洲、韓國、美國、歐盟、印尼等。
文化介紹
語言
新加坡是一個多語言的國家,擁有4種官方語言,即是馬來語、華語、英語和泰米爾語。基于和馬來西亞的曆史淵源,《新加坡憲法》明定馬來語爲新加坡的國語,主要是尊重當地原住民所使用的語言。由于內在和外在因素的考量,新加坡采用英語,作爲主要的通行語和教學語,因爲新加坡種族多、語言雜,四大族群中,沒有一種語言有近半數的他族人懂得,選擇任何一族語言做爲主要語言,均會引起他族的不滿。英語雖本爲殖民地的語言,但有過半數的各族人懂得,較易爲各族人所接受。
新加坡華裔的籍貫相當繁雜也趨于多樣化,華人民間也通行各種漢語方言,基本上35歲以上的新加坡華人都通曉幾種方言,包括閩南語(福建話)、潮州話、廣府話、客家語、福州話、莆田話和海南話等。爲了扭轉不同籍貫的華人使用方言的習慣,政府在1979年推廣“講華語運動”,這個運動推行了30多年,當前很多的華人能說普通話。雖然新加坡多年來努力不懈地推展講華語運動,但政府仍保留方言新聞這一塊,聽衆至今仍可從城市頻道,收聽到6種方言新聞播報,讓聽不懂普通話的年長者,能掌握國家大事或時事新聞,不至于脫節。
文字
新加坡官方使用與中國大陸一致的簡體漢字。但在1969年至1979年間曾短暫擁有自己的漢字簡化標准,民間以簡體字爲主但偶爾也會出現繁體字與簡體字混用的現象。新加坡的官方文字爲英文,因此公函、商務往來和其他經濟業務性質的書信通常以英語爲主。
文化傳承
早期離鄉背井到新加坡再創家園的移民者將各自的傳統文化帶入新加坡,各種族之間的交流與融合,不僅創造了今日多民族的和諧社會,也留下了豐富的多元化文化特色。華人,刻苦耐勞的精神底蘊,勤奮實幹的創業精神。他們與各族和平相處,積極融入、反饋于當地社會。中華文化精髓也深深影響著新加坡的生活型態。如歡欣多彩的農曆新年,或慎終追遠的清明節和傳統祭祖普渡的中元節。當然風行于華人文化的風水之說,也可反映在新加坡的多項建築設計裏面。
新傳媒拍攝了許多脍炙人口的新加坡電視劇,注重介紹新加坡華人先輩如何飄洋過海來到南洋,以及一群經曆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故事,比如《霧鎖南洋》《和平的代價》《出路》,還有以各個籍貫的華人的劇情片《客家之歌》《潮州家族》和《瓊園咖啡香》等。透過本地制作的電視劇,年輕的新加坡人看見了祖先離鄉背井,不屈不撓地掙紮求存的最真實面貌。
娘惹文化
東南亞有個海峽華人族群,是數百年前中國移民和馬來女性所生的後代,主要在槟城、馬六甲、新加坡和爪哇一帶。男的稱爲峇峇,女的叫娘惹。峇峇娘惹保存的中國傳統習俗來自曆史的某段時空,然後停格了,後來加入了馬來文化習俗的影響,所以不等同于中土文化。新傳媒8頻道在2008年推出《小娘惹》作爲台慶大戲,內容是幾戶峇峇家族幾代人的恩怨情仇,特別著重介紹峇峇娘惹的文化習俗。《小娘惹》堪稱新加坡版《大長今》,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加上色彩絢麗的民族服飾與娘惹美食的完美烘托,非常轟動。
宗教概況
新加坡提倡宗教與族群之間的互相容忍和包容精神,實行宗教自由政策,確認新加坡爲多宗教國。根據2010年的人口調查,當中有宗教信仰的新加坡人占了人口的83%。新加坡確實稱得上多宗教融彙的大熔爐,這裏有著各式各樣的宗教建築,許多曆史悠久的寺廟已被列爲國家古迹,而且每年都有不同的慶祝活動。
新加坡第一家電台頻道在1923年成立,現時新傳媒電台、軍協電台、聯盟傳訊、英國廣播公司等媒體以四種官方語言廣播,爲聽衆播放19條頻道,包括家FM、城市頻道、最愛頻道、UFM100.3、YES93.3等電台頻道,全天候以華語播出新聞、娛樂和音樂節目。
人民生活
截至2014年12月,居民住房擁有率達90.5%,人均壽命82.5歲,識字率96.7%(15歲以上)。全國平均每一萬人有醫生23人,共有病床1.2萬張。每千人擁有私車110輛,手機滲透率148%,家庭電腦擁有率81%,上網率77.7%。每十萬人就有589宗罪案。
社會保障
60年代初期,大多數的新加坡人居住在衛生條件惡劣,人口過于密集的住屋環境,而且沒能力購買自已的屋子。在這種情況下,新加坡政府于1964年宣布實施“居者有其屋”計劃。如今超過80%的新加坡人居住在政府承建的房子,其余20%的居民則住在有地房地産以及私人公寓。新加坡組屋區建設按居住小區規劃進行設計和興建,居民的一般日常生活問題都可在小區內得到解決。在各居住小區內還設有齊全的公共服務設施,小區也爲居民設立娛樂、休息、健身和社會活動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