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中國之外,世界上唯一以華人爲主的國家。1963年,新加坡加入了新成立的馬來西亞,但短短兩年後,新馬分家。新加坡被踢出了馬來西亞,被迫獨立。
當時的新加坡前途未蔔,爲生存憂慮,但在李光耀的領導下實現了騰飛,在資源幾乎爲零的彈丸之地,創造出非凡的成就。
另一方面,馬來西亞實行馬來人優先的民族政治制度,華人淪爲了二等公民。
這一切的背後是怎樣的曆史,又能帶給我們怎樣的啓示呢?
本文約4800字,分爲7個部分:
01.被迫獨立的新加坡
02.前途未蔔的華人孤島實現了騰飛
03.新加坡:從殖民地心髒,到與馬來西亞的短暫婚姻
04.新馬爲何分家
05.華人:馬來西亞的“二等公民”
06.如果新馬沒分家,結局會是怎樣?
07.華人之光背後的危機感
01.被迫獨立的新加坡
曆史的指針撥回1965年8月9日。
這一天,南洋島國新加坡取得獨立,然而獨立卻是被逼無奈之舉。
當天上午10點,新加坡國父、時仍新加坡自治邦政府總理的李光耀召開電視記者會,突然宣布:新加坡已被迫與馬來西亞分家,成爲擁有主權的獨立國家。
“每當我們回顧簽署協議讓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的這一刻,那都會是令人感到痛苦的一刻。對我來說,這是痛苦的時刻,因爲我這一生,打從我成年以後,就相信新馬必須合並,兩地是一體的。”
言語中,李光耀感傷、無奈而又堅定,不時用手拭去眼角的淚水。
“最後,請允許我對新加坡人民說一些話。這沒有什麽好擔心的。許多事情都將照舊。但我們要堅定和冷靜。新加坡將會是一個多元種族的國家,我們會樹立一個榜樣。”
李光耀在獨立宣言中,將彈丸之地的新加坡比喻爲國際大海之中的一條小蝦。
“世界猶如大海,在大海中大魚可以生存,小蝦也可以生存。新加坡將以一條小蝦,生存于國際大海之中。”
這句話至今讀來,依然悲壯而又自信。
02.前途未蔔的華人孤島實現了騰飛
然而,當時李光耀心裏清楚:離開馬來西亞,新加坡前途未蔔。
在回憶錄中,李光耀寫出當時新加坡的處境,以及他深深的憂慮:
“一個獨立的新加坡根本無法生存。如今,讓新加坡生存卻成了我們的艱難任務。我們要如何讓一批來自中國、印度、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亞洲其他地區,使用多種語言溝通的移民形成一個國家?
它是英帝國在東南亞的心髒地帶,因此繁榮發展起來;隨著新馬分家,它變成了一個沒有軀體的心髒。
在我們的兩百萬人口當中,有百分之七十五是華人。在居住著一億多馬來或印尼穆斯林並由三萬座島嶼組成的群島裏,這樣的華族人口簡直微不足道。
新加坡是馬來海洋中的一座華人島嶼。我們要如何在這樣一個不利的環境裏求存呢?”
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獨立時,國小民寡,資源貧乏,工業凋敝,失業嚴重,犯罪率高發,還是一片爛攤子,還在爲生存憂慮。
可是,獨立後的新加坡,在李光耀的領導下實現了騰飛,以“國家資本主義”的經濟模式,強勢、高效、廉潔政府行政管理模式,依托發展人力資源、科技、國際貿易、航運等,在30年間快速成爲了東南亞最發達的國家,在國際社會擁有了一席之地,在華人社會有著獨特的理想光環。
新加坡創立的公積金、居者有其屋等制度,也成爲了中國學習的樣板。
03.新加坡:從殖民地心髒,到與馬來西亞的短暫婚姻
1819年,英帝國東印度公司的職員史丹福·萊佛士(StamfordRaffles)登陸新加坡,在新加坡開埠設立貿易港。
(今年2019年正好是新加坡開埠200周年,新加坡舉行了一系列紀念活動)
1867年,大英帝國在馬來半島的西海岸建立起了海峽殖民地,包括今天的新加坡、馬來西亞的槟城、馬六甲等地,三地都以華人移民居多。
而新加坡因爲具有天然良港的潛質,成爲了海峽殖民地的首府,是大英帝國在東南亞的心髒地帶。
·地圖爲19世紀時的馬來半島,紅色爲新加坡、馬六甲、槟城,是英帝國的海峽殖民地,黃色是英國保護國馬來聯邦,藍色是馬來屬邦。
20世紀上半葉,第二次世界大戰危機隱現,終至爆發。1941年,日軍偷襲美國珍珠港,次年,日軍在東南亞打敗曾經“戰無不勝”的英國軍隊,海峽殖民地又被日本侵略者占領。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對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擲原子彈,一舉扭轉了局勢,當月15日,日本天皇就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
日本人投降後,英國恢複了在海峽殖民地的統治。
英國殖民者統治期間,爲軟化反抗情緒,玩起了“政治平衡術”,對馬來人和非馬來人(主要是華人和印度人)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許以馬來人“特權”;日軍占領期間,繼續將這一政策“發揚光大”,甚至挑撥馬來人和華人之間關系,坐收漁翁之利。很大程度上導致了馬來人和華人之間民族情緒的激化和對立。
1948年,英國在馬來半島重新組建馬來亞聯合邦。
(包括以華人爲主的英國殖民地:槟城與馬六甲,以及馬來半島上的原是英國保護地的9個蘇丹國,後來成爲了西馬來西亞的11個州,今天馬來西亞仍保留著國王一職,是國家象征性的元首,仍由原9個蘇丹國的國王輪流擔任)
新加坡被單獨劃分出來成爲英國直轄的殖民地。1959年,仍由英國管轄的新加坡自治邦成立。
二戰結束,反殖民的獨立運動在國際上風起雲湧。英國工黨上台後,也開始逐漸從原來的殖民地撤離。
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合邦獲得獨立,並成爲英聯邦的一員。
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聯合邦與新加坡,以及隔著南中國海的、今天東馬來西亞的砂拉越與沙巴州,組成了新的國家——馬來西亞。
(今天的文萊蘇丹國因爲石油財政和國王地位的問題未談妥,沒有加入馬來西亞。而直到今天,東馬來西亞的沙巴州和砂拉越州還是擁有較大的自治權,潛水聖地仙本那就位于沙巴)
但在不到兩年後,即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被踢出馬來西亞,獨立建國。
·馬來西亞地圖以及與周邊新加坡、印尼的地緣關系,馬國由東、西兩部分組成,中間隔著汪洋大海
04.新馬爲何分家
在討論新馬分家的原因時,許多政治家和學者都把種族矛盾作爲導致新馬分離的主要因素。
李光耀把分家的原因歸結于馬來西亞政府決心維持馬來人的霸權。而馬來西亞卻把鍋甩給了李光耀,認爲是他領導的新加坡人民行動黨的政治野心導致了新馬分家。
1963年,新成立的馬來西亞有新馬兩個權力中心,而雙方分別代表了華人和馬來人兩大種族,兩地之間的不同是如此明顯,調解民族、政治、經濟的糾紛已非常困難。
剛建國時馬來西亞的人口中,馬來人占1/3多、華人占近1/3、印度人和土著人也將近1/3。
馬來民族主義者認爲馬來西亞應該是一個馬來人的國家,非馬來人是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才移民到這裏的,他們要隱忍,沒有資格取得公民權,除非屈從于馬來人規定的條件。
針對這一歧視性的主張,李光耀喊出了要建設屬于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土著人等所有人的馬來西亞,以對抗馬來民族主義者提出的“馬來人優先”的民族政治制度。
這使馬來西亞聯邦政府感到權威受到了嚴重挑戰,聯邦政府擔心照此下去,李光耀領導的人民行動黨將成爲馬來西亞最大的政黨,從而主宰整個馬來西亞,並把馬來西亞變成華人的天下。
另外,由于華人當時占新加坡總人口的3/4以上,新加坡反對馬來西亞聯邦實行的民族政治和馬來人特權,並拒絕給新加坡的馬來人這種特權。
因此,吉隆坡和新加坡經常對立。當時的馬來西亞政府決定幹脆分家,把以華人爲主的新加坡踢出去。
新加坡作爲一個島國,資源貧乏,市場狹小,沒有戰略腹地,連飲用水都要靠馬來西亞供應。
當時李光耀並不認爲新加坡能獨立生存,希望新馬合並。因爲馬來西亞資源豐富,新加坡加入馬來西亞,可以利用馬來西亞的資源和市場實現工業化。
但馬來西亞議會在新加坡代表缺席的情況下以126:0的結果通過了新馬分家的決定。
馬來西亞少了新加坡的約150萬的華人,馬來人就成了主體民族,推行馬來人擁有特權的民族政治制度就更容易了。
新加坡被迫獨立,李光耀爲此深感傷心,24年後,在接受美國《新聞周刊》采訪時,他依然將此視爲自己最大的政治挫折。
05.華人:馬來西亞的“二等公民”
目前,新加坡華人近300萬,占其公民總人口的75%,馬來西亞共有華人約668萬人,約占總人口的20%。
雖然華人在新馬兩國人口中都占有相當大的比重,但華人在兩國的政治地位有很大的差別。新加坡華人在政治上居于主導地位,馬來西亞則明確采取“馬來人優先”的政策。
在新加坡,政府平等對待華人、馬來人、印度人等各民族,致力于建設不同語言、文化、宗教兼容並蓄的多元社會。實現新加坡各民族之間和諧相處,也是李光耀治國方略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而在馬來西亞,約占總人口60%馬來人是主體民族,馬來人信仰的伊斯蘭教被奉爲國教,馬來語是國語和官方語言,馬來文化是國家文化的根基。
憲法規定,馬來人享有特權。最高元首有義務保護馬來人特權——馬來人在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領域享有的特殊權利。這些權利有的有明文規定,如馬來人自留地;有的只是不成文的規矩,如馬來西亞主要軍、政官員必須由馬來人擔任。
馬來人特權對馬來西亞各方面的發展影響極大。族群關系,尤其是馬來人與華人的關系,仍是馬來西亞社會一大不可忽視的問題。
馬來西亞華人至今仍然非常重視華文教育,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他們爲馬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卻只在商業上活躍,得不到政治地位,被視爲“二等公民”。
因此,馬來西亞的華人人才流失嚴重。過去幾年,離開的華人可能接近百萬,很多馬來西亞華人覺得得不到公平對待,卻又無力改變現實,只能選擇離開,移民或旅居海外。
著名的女歌手梁靜茹、戴佩妮是馬來西亞人,卻很早就選擇前往台灣發展。演員楊紫瓊、鞋類設計師周仰傑(Jimmy Choo)也是海外馬來西亞華人的精英代表。
馬來西亞首富、“亞洲糖王”郭鶴年則把資金全投到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全家搬去了香港。
另外一方面,馬來西亞還成了新加坡的人力“供應國”。很多馬來西亞華人在新加坡工作多年,或因婚姻、孩子教育、居住環境等原因,選擇定居新加坡。
馬來西亞華人爲追求更大發展空間而去海外,背後是馬來西亞民族政策的不公,導致留不住人。
06.如果新馬沒分家,結局會是怎樣?
雖然曆史唯物主義認爲:曆史發展有其必然性。
但我們仍不妨對曆史發展提出“如果”問題,做一下可能性方向的模擬。
一種可能是好的結局。很多新加坡老一輩都相信,假如新馬不分家的話,李光耀早晚會領導馬來西亞。那麽,今天新加坡的成功就可能複制、放大到整個馬來西亞。
憑著地理位置、自然資源、優秀的管理和人才,馬來西亞將成爲一個在亞洲、乃至世界都有著重大影響力的發達國家。
另一種就可能是不好的結局。華人和馬來人之間民族矛盾,交織著佛教和伊斯蘭教之間的宗教矛盾,導致沖突頻頻爆發,最終可能撕裂整個社會,嚴重影響新馬的發展,倒不如早早分家的好。
曆史上確實也發生過這樣的沖突。1963年新馬合並後,華人馬來人兩族關系緊張,新加坡的馬來人和華人之間爆發了兩次嚴重的流血沖突:一次是在1964年的7月,沖突共造成22人死亡,461人受傷;另一次是在同年9月,共造成13人死亡,105人受傷。
對比曆史,更顯得新加坡今天多元種族、多元文化、多元宗教和諧共處的難能可貴。
07.華人之光下的危機感
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被迫分家的曆史背後,折射出的是東南亞華人的命運曆程。
19世紀以來,腐朽的清王朝走向衰弱,中國積弱積貧,飽受侵略。
一大批來自廣東、福建、海南等地的華人——主要是無土地的農民,下南洋謀生,憑借中華民族的勤勞與勇敢,在東南亞紮下了根,闖出來一片天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南亞國家紛紛獨立。華人在經濟建設上,爲這些國家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卻未能擁有與之相匹配的政治地位,甚至受到歧視與侵害。
新加坡是除中國之外,世界上唯一以華人爲主的國家,在被馬來和印尼穆斯林包圍的華人孤島上,創造出了巨大的成就,爲東南亞的華人社會帶來了理想的光環。
李光耀曾告誡新加坡人:“在世界這個角落,一個城市島國如果要生存,就不可以平平庸庸。”
他們清醒地知道,無論新加坡取得了多麽巨大的成就,都無法改變新加坡在東南亞的特殊位置和處境,都無法消除周遭鄰國的猜忌和疑心。
他們知道,這個世界充滿了變數,不能掉以輕心。新加坡從挖坑如廁到住進冷氣房的時間還太短。新加坡的成功來之不易。
李光耀曾指出:我始終感到我們與其說是華僑,不如說是華裔。沒有人能改變這一點:中國是中國,而我們是我們。
祖籍廣東梅州的李光耀。是海峽殖民地的第四代移民,出生于一個富裕的華人家庭。
李光耀從小接受英式教育,考入了當地頂尖的英式中學萊佛士書院,後獲得女王獎學金赴劍橋大學攻讀法律,並在倫敦取得了律師執業資格。
在李光耀的主導下,新加坡推行雙語教育,在保留本民族語言的同時,將英語作爲教育、行政和商業的通用語言。
有人說,新加坡的華人“黃皮白心”,骨子裏面更像是英國人。
爲求得有利的生存環境,新加坡在東西方世界之間,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將實用主義的外交政策到了極致。
我們在新加坡華人的身上,可以同時感到他們的優越感,以及強烈的危機感,也可以隱隱感覺到一種距離感與隔閡感。
新加坡的成功經驗非常值得學習與借鑒,其代表了海外華人數百年來,沐風栉雨、砥砺前行,所創造的理想光環。
而新加坡被迫與馬來西亞分家的背後,則是海外華人數百年來爲爭取自身權益,曲折而又無奈的一段曆史縮影。
—全文完—
參考文獻:
1.《列國志-新加坡》,畢世鴻
2.《列國志-馬來西亞》,駱永昆等
3.《李光耀談治國、管理和人生》,李光耀
4.《解讀新加坡》,楊建偉
5.《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合並與分離研究》,龐衛東
6.《馬來西亞爲何留不住華人?種族“玻璃天花板”逼走百萬華人》,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