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理事會在探討如何把“無清潔工人日”計劃推廣到全島各地,也可能建議當局設立無垃圾桶區,以效仿日本、台灣,以及澳大利亞的做法,進一步鼓勵新加坡人把垃圾帶回家丟。
“無清潔工人日”未來三年內料從目前的社區活動發展成全國計劃,鼓勵新加坡人爲自己的垃圾負責,保持環境清潔。
公共衛生理事會主席愛德華·迪西瓦(Edward D’ Silva)(4日)在出席“清潔與綠化新加坡”嘉年華時告訴《聯合早報》,明年會有更多地區舉辦無清潔工人日,理事會也在探討如何把計劃推廣到全島各地。
公共衛生理事會在探討如何把“無清潔工人日”計劃推廣到全島各地。
他透露,理事會也可能向當局建議在兩三年內設無垃圾桶區,以效仿日本、台灣,以及澳大利亞等地做法,鼓勵新加坡人把垃圾帶回家丟。
愛德華說:“我們正在探討是否可以大膽一點,規定一兩天沒有清潔工人工作,看看亂丟垃圾的情況有多嚴重,讓新加坡人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我們會先探討這個點子。”
他說,要實行全國無清潔工人日必須與各市鎮理事會和市長等利益相關者討論,也要與居民溝通,讓他們做好心理准備,這需要一段時間,因此會逐步推行。
無清潔工人日原本是義順南區在2012年發起的社區活動,後來有更多社區也積極推行這項活動。
裕華區于2013年開始舉辦無清潔工人日。淡濱尼市鎮會也在2014年開始把每月的第一個星期天定爲無清潔工人日。
副總理兼經濟及社會政策統籌部長尚達曼以受邀嘉賓身份出席活動並致辭時說,新加坡人在保持環境清潔方面有待改進。
他說,雖然新加坡有五萬名清潔工人,也有許多義工幫忙撿垃圾,但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不能單靠清潔工人和義工來保持環境清潔。
教育部早前規定所有學校從去年底開始,每天必須撥出時間讓學生打掃校園,包括課室、走廊及食堂,培養學生對保持環境清潔的責任感。
尚達曼說:“我認爲這是很好的開始。這必須從小培養,但長大後還是要繼續。”
住家廢物再循環率微增至21%
另一方面,環境及水源部(4日)公布“永續新加坡發展藍圖”的達標進度。數據顯示,住家廢物再循環率微增至21%,但與2030年要達到30%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
盡管全國的垃圾再循環計劃已推行了16年,住家廢物再循環率仍長期維持在同樣水平。從2012年起,國家環境局把廢物再循環率細分爲住家和非住家兩種。
環境局網站數據顯示,2012年至今,住家廢物再循環率持續介于19%和21%。
環境及水源部長馬善高(4日)接受媒體訪問時說,這主要是因爲舊組屋只有一個垃圾槽,居民爲了方便,通常會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一起丟棄。舊組屋的設計無法更改,能做的是探討該如何方便居民把可回收的垃圾拿下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