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比賽以“科技”爲主題,明年1月開放報名。公衆可通過文字、照片或視頻等多媒體方式,描述或呈現科技如何能改善生活。
正因有“前人栽樹”,我們今天才有“後人乘涼”的福分,但要如何承先啓後,繼續爲下一代創造更好的未來?
丹戎巴葛—中峇魯公民咨詢委員會明年推出“我們的新加坡”比賽,希望公衆思考這個問題,並借鑒建國一代的開拓精神,通過文字、照片或視頻,描繪及呈現心目中對新加坡邁向2040年時的願景。
律政部兼財政部高級政務部長英蘭妮,昨天以丹戎巴葛—中峇魯基層組織顧問的身份,出席該區舉辦的植樹日活動時,預先爲“我們的新加坡”比賽主持推介。
推介會在惹蘭紅山靠近振瑞路的高架橋底下一個重新規劃的社區空間進行。
英蘭妮致詞時說,選擇這個空間正因爲它反映新加坡善用有限資源的特點。“這也是‘我們的新加坡’比賽背後的精神……比賽希望激勵國人思考,如何以建國總理李光耀等開國元勳,以及建國一代爲我們打造的家園爲基礎,爲下一代國人創造未來。”
首屆比賽以“科技”爲主題,明年1月開放報名。公衆可通過文字、照片或視頻等多媒體方式,描述或呈現科技如何能進一步改善生活,到時可通過一個專爲比賽而設的網站提呈獻議書。
新加坡理工大學副教務長(技能創前程與教職員發展)何耀基教授,是比賽工作委員會主席。委員會的成員有教育工作者、律師、科研及醫療專家,共有10人,他們將負責比賽的策劃。
何耀基說:“如何讓科技成爲一股‘催化’力量,而不是一種令人畏懼的趨勢?我們希望年輕人和一般公衆圍繞這個主題努力織夢,可思考的課題包括如何借助物聯網(Internet-of-Things)科技改善生活,同時又維持一個富有人情味的社會。”
對于爲何以2040年爲願景,主辦方解釋,我國兩年前慶祝SG50金禧年,如今距離SG75的時間“既不太長,也不太短”,適合一般人規劃願景的目標。比賽獎品等詳情稍後公布。
委員會往後會爲這個常年比賽設不同主題,例如文化藝術、社會和諧、醫療,以及國家安全或水資源安全。
其他丹戎巴葛集選區基層組織顧問如陳振聲、楊益財、謝世儒醫生和祖安清心,以及拉丁馬士單選區基層組織顧問陳振泉,也參與惹蘭紅山第131座組屋前舉行的植樹活動。隨行的還有前議員、丹戎巴葛第二基層組織顧問顧蔡矶副教授。七人各自種下一棵大果榕樹。
總理公署部長陳振聲在植樹儀式前,分別以華語、馬來語、英語和廣東話致詞。他表示,每年舉行植樹活動,象征著爲下一代的福祉努力。陳振聲說:“新加坡的精神就是,我們所做的一切不只爲這一代的利益,更重要的是爲了下一代。唯有這樣,新加坡的成功才能代代相傳,並能將基礎打得更牢固,讓下一代有更好的明天。”
另一方面,本報昨天報道,公共衛生理事會考慮未來三年將“無清潔工人日”從目前的社區活動發展成全國計劃,鼓勵國人爲自己的垃圾負責,保持環境清潔。
也是丹戎巴葛市鎮理事會主席的楊益財受訪時,也認同維持公共環境清潔不應只依賴清潔工人。他說,丹戎巴葛集選區去年舉辦一次“無清潔工人日”,發動居民一起清理社區。“活動向居民傳達齊心維護環境清潔的重要。接下來,市鎮會將同國家環境局合作,探討如何將這樣的精神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