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延長寬限期至9月1日,不符合20分最低交易價(MTP)的39家本地主板挂牌公司,至今絕大多數仍未達標,當中多是能源、油氣、岸外和海事類股。
由于市場波動劇烈,新加坡交易所(SGX)較早前給予39家六個月交易量加權平均股價(VWAP)低于20分的公司寬限,不會在9月1日前把它們列入觀察名單。當中有13家公司是在6月初獲批加入寬限名單。
轉眼大限將至,寬限名單中只有一只UPP控股(UPP Holdings)達標。它截至上周五的六個月交易量加權平均股價爲20.6分,昨天收報19.1分。
同時,五家平均股價更是在10分以下,比新交所要求的最低交易價少了超過一半。值得關注的是,這五只超低價股有三只來自岸外海事或油氣,其余34家當中也有至少11家是來自這幾個相關領域。
自Swiber控股7月底陷入財務危機之後,投資者猶如驚弓之鳥。除了股價大跌之外,多家油氣服務公司也對市場釋放求救訊號,如以斯拉(Ezra)表示需要集資,Kris能源(Kris Energy)則表示在履行債務條款方面面對壓力。
以斯拉和Kris能源的最後閉市價爲4.3分和10.2分,比它們的六個月交易量加權平均股價8.8分和17.8分低了許多。這幾個相關領域的股價短期內預料很難回彈或勁揚到20分或以上水平。
去年3月,新交所正式實施最低交易價規定,要求主板上市公司必須確保股票六個月的成交量加權平均價至少達20分,否則會列入觀察名單。一旦列入觀察名單,三年內如果還是無法達標,就必須除牌。
主板公司可通過並股等方式來達到要求,或者轉到凱利板。過去三個月,三吉精工(Miyoshi)和萬得國際(Matex International)已成功轉到凱利板挂牌,式佳國際(Ocean Sky)也表示有意這麽做。
然而,一些主板公司因爲財務情況不佳,想轉到凱利板但無法找到保薦機構,陷入兩頭不著岸的“窘境”。
新交所今天上午將針對最低交易價召開記者會,提供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