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番茄起源于南美安第斯山脈智利、厄瓜多爾和秘魯一帶的一種紅色果肉的醋栗番茄。在西班牙殖民者到達美洲之前,番茄的馴化其實就已經達到一個相當先進的階段,大概類似現在的櫻桃番茄。16世紀初西班牙人將番茄帶出了安第斯山,隨後將它引入歐洲,隨後通過殖民擴張將番茄帶到了北美洲和加勒比海,以及東南亞,然後進入亞洲大陸。18-19世紀之間又經曆了一次更強烈的馴化,最終才成爲了我們現在我看到的番茄的樣子。
番茄有很多分類標准,如根據生長特性分爲無限生長型和有限生長型;根據果色分爲粉紅色、紅色、橙紅色、其他色(如黃色、紫色)品種;根據果實成熟期分爲早熟、晚熟等;根據果實成熟時硬度分爲軟果、硬果…..還可以根據果實粉度、果實大小、甜度、果型、抗病性、儲存期等等區分…..
番茄果實變大經曆了從醋栗番茄到櫻桃番茄再到現代栽培番茄的兩次馴化過程,在此過程中分別有5個和13個影響果實重量的基因受到了人類的定向選擇。番茄果實從小到大的馴化過程經曆了上千年,才積累了18個突變。
第一次馴化的代表性品種,是櫻桃番茄(小番茄)。它就以這樣的狀態,跟著西班牙人遠渡重洋,來到歐洲。一來到這裏,自交衰退的壞處馬上就體現了出來,番茄羸弱的體質,只能在氣候溫暖的地區存活。這也是爲什麽,在氣候較冷的英國比其他國家更晚接納番茄。
這之後便是漫長的改良之路(第二次馴化)。
歐洲園丁們逐漸發現,番茄能培養出的形態實在太多了。事實也是如此,番茄基因組的遺傳多樣性較高,表型變異十分豐富。在有意馴化、育種之下,番茄的個頭開始變大、心室變多,越來越接近我們現在食用的番茄。
重量、大小的變化,是最爲明顯的。現代栽培番茄的重量,早已是剛出美洲時的上百倍。有的時候,也有不少“失誤”的作品——出現了一些黃、綠、黑、紫、粉色的番茄,它們也表現出了不一樣的風味。
根據維基百科的分類,番茄的品種衆多。
聖女果其實就是最原始的番茄品種,可以說是沒有完全馴化的品種,DNA序列分析的結果證實了這點。在最近的一些育種開發中,重新開始將那些口感風味俱佳的小個頭番茄的優良性狀,通過常規雜交組合在一起,就得到了口感極佳的聖女果。
黑番茄(Black Tomato)原産南美洲,是番茄家族的珍品,因其果色和果實均爲紅黑色而得名。其果實藥食兼用,具有濃郁的水果香味,酸甜適度的口感,營養價值高, 特別適合鮮食;還含有大量的茄紅素和豐富的維他命C及抗氧化劑。
黑番茄,藥食兼用,是番茄家族中的珍品,具有濃郁的水果香味,營養價值高,味道非常甜,特別適合鮮食,含有比紅番茄中高10倍的茄紅素和維生素C及抗氧化劑,極易被人體吸收。
新加坡的超市爲這麽多種類繁多的番茄還專門設立了個番茄櫃儲藏。
文章參考來源:
https://zhuanlan.zhihu.com/p/45363035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301580
https://baike.baidu.com/item/黑番茄/364882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聖女果
你“在看”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