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這些烏龍翻譯,別說中國沒有
在多種族的新加坡,實行的雙語教育,大多數新加坡人都會說兩種或是兩種以上的語言,可是即便這樣,也常常出現“翻譯烏龍”,贻笑大方~
可素,不是說在新加坡即便不懂英文也能愉快的玩耍麽?那這些翻譯都是什麽鬼?……真是讓人啼笑皆非。
1.雲行跑步
雲行跑步,難道是像孫悟空一樣騰雲架霧?…好玄幻有木有?不要怪小編無知,真心沒聽說過“雲行”跑步這麽一說。
原來這個“雲行”跑步是榜鵝中體育俱樂部(Punggol Central CSC)爲了召集更多跑步愛好者,在每個月的第二個星期天一起運動,宣傳海報卻誤將“競跑”翻譯成了“雲行”,比如“8km Run”被翻譯成“八公裏雲行”,難道是讓競賽者從地球一路跑上雲端?
不僅如此,就連海報的大標題也弄了個翻譯烏龍,將“Running Team”翻譯成了“運行團隊”。
沒錯,這已不是第一次出現翻譯笑話,在此之前,新加坡也發生過好多次,讓人哭笑不得。
2.聖誕黨
前不久,女皇鎮史德林景分區居民委員誤將“Christmas Celebration Party”翻譯爲“聖誕節慶祝黨”,當時還被一些網民調侃道:“投聖誕節慶祝黨一票!”明明是要舉行聖誕派對,卻冒出了一個新黨派,也是醉了……
在留言中,有網友調侃道:“雙語教育真成功!”
也有網民嘲諷,搞不好這個“聖誕節慶祝黨”可以執政。因爲肯定是最受歡迎的party啊。
還有網友搞笑稱,“這個黨,外國留學生也可以參加哦!”(可不是嘛!聖誕趴肯定不限國籍啦。)
行了,都別這麽嚴肅了。反正聖誕節就要到了。就算逗個樂子吧!至少這輩子咱都可以參加一回“政黨”了。
3.後港“曆史牆”
三年前以2388萬8888元成交的後港天價咖啡店,曾經風靡一時。翻修一新的店鋪爲了“繼往開來”,以中英文介紹後港的曆史,印成壁紙貼在牆上,作爲曆史牆。
本來多好的事兒啊!卻不知道華文翻譯從哪兒請來的,不僅語句不通還錯誤連連。按理說都天價轉接店鋪了,應該不差錢才對啊!“曆史牆”搞成這樣不僅是丟臉而已喲!
“itinerant Chinese medicine men”(賣膏藥的江湖郎中),譯成“巡回中國醫藥男人”,瞬間把郎中的江湖地位提高好多啊,“巡回中國醫藥男人”,小編瞬間就想起了《王的男人》。。。咳咳咳,好像想偏了。。。
“story tellers spinning yarns”“(講古的說書人),譯成“說書紡紗的紗線”,這個算是“鬼怪故事”?說書人瞬間變成了紗線是個什麽鬼?
“後港”一詞源自于福建話和潮州話“Au-Kang”,則被翻成“歐陽康”,嗯,幸虧不是完顔康或是楊康,不然郭靖還不得打上門來?
有心介紹後港曆史,肯定是好事兒,但是,咱能找個靠譜的翻譯不?畢竟是公共場所,誤導了遊客或者新加坡的小孩子多不好啊!估摸著這華文部分是翻譯器翻譯的。小編悄悄用翻譯器試了一下,“Au-Kang”還能翻譯成“太子港康有爲”……
4.“大井腳”譯成“大佳腳阱”
一些具有新加坡文化色彩的地名,也被篡改得面目全非。
後港有一口著名的大井,被潮籍村民稱爲“大井腳”(Tua Jia Ka),到了這個曆史牆上,就變成了“大佳腳阱”。
5.《那些年,我們爲國宣誓》翻譯烏龍
2012年,新加坡新傳媒配合國慶制作的記錄片《那些年,我們爲國宣誓》(華語版),僅僅1小時的片長就出現多達10處翻譯錯誤。
其中較離譜的錯誤有:把已故副總理拉惹勒南(Sinnathamby Rajaratnam)改成“那拉姆”、副總理張志賢改成“張志獻”、組屋譯成“國宅”、中學譯成“國中”及“國民服役人員”譯成“國民兵”。
6.無人能看懂的孔子名言台曆
新加坡的一家公司打算印制台曆送給教育界的客戶和機構,因此公司認爲用先師孔子的名言最爲恰當,于是請了一名新加坡准大學生翻譯孔子名言,准大學生竟然用“谷歌翻譯軟件”,結果孔子的名言翻譯錯漏百出,有些句子根本讀不通,著實叫人“大開眼界”。
7.“Bras Basah”譯成“胸圍Basah”
“翻譯烏龍”不僅出現在民間,就連新加坡政府部門也出現這種笑話。新加坡國家文物局網站的中文版介紹新加坡博物館是“全美”曆史最悠久,地名“Bras Basah”(勿拉士巴沙)變成“胸圍Basah”。
8.“推廣跌倒意識運動”
新加坡政府部門宣傳海報的華文翻譯,再次“擺烏龍”。保健促進局推廣預防跌倒意識的活動,海報華文標題被譯爲“推廣跌倒意識運動”,有鼓勵人們跌倒的意思,在網上引起熱議。
有網友調侃說: “推廣跌倒,一定要達到每個人經常跌倒的程度,這個運動才能算成功!”
另外有網友也指出,英文標題“Launch of the Falls Awareness Campaign”的語法有錯在先,導致華文也錯了。
9.“中元節”譯成“匈牙利旅遊節”
2002年旅遊局在樟宜機場擺放的旅遊指南中,竟然將“hungry ghosts festival”(中元節)硬是給翻譯成了“匈牙利旅遊節”……(小編讀書少,你不要騙我……)
10.旅遊局《簡史》翻譯烏龍
新加坡旅遊局網站上《新加坡簡介》裏有關《簡史》這篇文章,有許多難懂或錯誤的文字。比如,中國曆史在三世紀時曾將其(即新加坡)描述爲“蒲羅中”,即“半島頂端的孤島”,顯然是從英文原文翻譯過來的。
另外,將海峽殖民地“解散”翻譯成“解體”等錯誤翻譯。不知道是因爲不谙中文,還是旅遊局地理曆史知識不足……
那麽導致這些翻譯烏龍的原因又是什麽呢?
1)中文能力偏低:
雖然新加坡實行雙語教育,一般年輕人平時可以用華語交談,聽得懂華語,但能講得流利的則比較少,就算能閱讀華文刊物,終究還是比較習慣英文閱讀,能夠用華文書寫的更是少之又少。
2)翻譯資源匮乏:
國家文物局承認在准備中文網站時使用“Google Translate”軟件,但出事後已停用。中文翻譯軟件,沒有相關字體,所以出現很多問題。翻譯畢竟是一門專業,也是一種藝術,不能完全由免費的軟件代勞。
3)審核程序松散:
現代科技發達,利用軟件翻譯也不是行不通,但軟件畢竟還沒有如此智能,時不時會出現一些錯誤。用軟件既省時又省錢,能很快“出貨”,但在“交貨”之前,要有懂得中文的人審核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