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越發明顯的的當下,掌握雙語有利于在“全球村的環境”中獲得更多機會。
根據教育部對小一新生入學時進行的調查顯示,同時使用英語和母語作爲溝通語的家庭,從1997年的83%,提升至2017年的90%。
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視母語作爲第二語言的教育,在讀寫能力的基礎上,重視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並通過開設不同級別的語言課程順應孩子的興趣和學習能力。
一、學校配備雙語老師
新加坡的很多學校,同時配備了英語老師和華語老師。並要求說英語的教師無論何時何地都說英語;說華語的教師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說華語。
而在教室或教材上,英語和華語也是同時出現的。如:在桌子上貼有“桌子”和“table”的文字,在椅子上貼有“椅子”和“chair”,每個孩子的名都有英語和華語名。
這些英語名、華語名分別出現在孩子的英語作業和華語作業上,由于多次的出現,兩歲多點的孩子就能認識自己的英語名和華語名了,到能寫字時,自然就能寫起來了。
教室牆面的布置上,也貼有不少圖、英語、華語同步的內容。
二、開設學習支持計劃
學校爲進入小一的學生提供學習支持計劃(LSP),以確保爲需要幫助的學生提供幫助。
在LSP計劃中,有專項的語言項目,爲讀寫能力弱的學生提供了額外的支持。每天一次,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上課,並由專門的老師輔導他們在聽、說、讀、寫等方面的內容。
除此之外,LSP計劃還爲學生提供了其他科目的支持,比如數學。學校會爲在數學科目上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定期的數學補習課程。
三、爲有天賦的孩子准備的計劃
新加坡的資優教育計劃(GEP)爲有天賦的學生提供全面的發展支持。
小三時,學生們會收到所在學校的邀請參加學校的測試邀請,成績合格可以假如GEP計劃。
GEP計劃下的學生將會進入特選小學,小四至小六兩年學習更加豐富課程。GEP的課程在常規的課程基礎上,由優秀的老師和教育部資優教育分局共同挑選優秀的課程。
GEP學生有很多機會在母語學習、體育、藝術、音樂行動價值(VIA)項目、CCA計劃課程等等項目的活動期間與其他非GEP學生一起學習交流。
對于在特定領域具有較高能力的學習者而言,非GEP學生也可以通過校內和教育部中心組織的活動在上課或課外時間獲得豐富學習的機會。
四、政府對“雙語教育”支持
就在不久前,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27日)在出席一項文化活動中表示:
新加坡作爲作爲多元種族文化融合的社會,英語是共通的官方語言,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逐漸使用英語溝通,也正因爲如此,很多人開始擔心母語水平下降。
但事實上,近些年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意識到雙語學習的重要性,並在家庭生活中使用雙語交流。
他還表示,隨著亞洲崛起,特別是中國,學好中文等母語作爲一項經濟技能,越來越重要。
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
爲此,新加坡教育部還計劃將語言學習納入“技能創前程”計劃,開設更多華語等母語相關課程,讓母語進修更加系統化。
由此可以看出,未來新加坡的雙語學習將會成爲主流的進修方式。
這將會給中國留學生帶來哪些優勢?
第一、中國留學生,特別是小留學生將會有中文學習的優勢,他們的中文水平將會領先同齡孩子,且更了解中國文化,孩子會變得更加自信;
第二、新加坡華人占比超過70%,越來越多的新加坡人說中英雙語,將會營造更好的文化氛圍,孩子更容易融入其中;
第三、孩子能夠在留學期間不落下對中國文化的學習;
第四、雙語教育也會讓孩子在未來的職業競爭中更有優勢,特別是在“一帶一路”倡導下的關鍵樞紐——新加坡。
研究顯示,孩子從小就接觸雙語甚至是多語,不但不會混淆,長大後還能夠在雙語、雙文化世界遊走自如。在新加坡,我們可以看到與自己一樣黃皮膚黑眼睛的新加坡學生,既能夠說出流暢的英語,又能說出標准的中文。
所以,在新加坡,雙語不僅是一門功課,更是是一種能力,一種讓孩子自信學習成長的“雙語言”交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