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通道和阿裕尼彎至今仍是本地最大的茲卡病例區,疫情高峰期每天有超過20起新增病例。由于茲卡是新登陸的病毒,國家環境局會繼續嚴密監察多三個星期。
楊漾 鄧玮婷 報道
茲卡病毒今年8月開始在境內爆發開來後,沈氏通道和阿裕尼彎至今仍是最大的一個病例區。不過那一帶過去兩周並沒有再添新病例,這個病例區相信很快就能脫離“黑名單”。
國家環境局在監管骨痛熱症病例區時,只要連續兩周沒有新增病例,受影響地區就會脫離病例區名單,但由于茲卡是新入侵的病毒,當局會繼續嚴密監察多三個星期。
阿裕尼彎在茲卡疫情高峰時期,每天有超過20起新增病例。
馬林百列市鎮理事會受詢時說,阿裕尼彎和沈氏通道一帶的疫情已見好轉,但市鎮會員工在組屋底層、排水管、排水彎管(gully traps)和遊樂場等公共場所和設施,仍在繼續清除積水,避免伊蚊滋生。
發言人也說,若有必要,市鎮會會根據環境局的建議進行噴霧工作。現階段的工作重點是繼續與環境局和基層組織合作,向居民宣傳“滅蚊五步驟”。
食客回流小販欣慰
記者昨天午餐時間走訪沈氏通道小販中心時發現,之前因疫情受影響的食客人潮也開始回流,不少攤位前排起人龍,桌椅幾乎坐滿。
售賣潮州鹵鴨飯的陳阿強(64歲)受訪時說,茲卡新聞一爆出,小販中心的生意馬上受創,人潮明顯少了一半。
“我以爲這只是暫時的,就決定休息一周。沒想到疫情比想象中嚴重,食客直到一個月前才慢慢回流約一兩成。”
陳阿強說,這次的情況比2003年沙斯肆虐期間還糟糕。“那時候,受影響的地區很廣,但這次非常集中,食客可以輕易避開這裏到其他地方用餐,導致我們生意很難做。”
馬橋頭海南咖喱飯的劉姓攤主(60歲)說,沈氏通道一帶列入茲卡病例區後,大家人心惶惶,生意額掉了30%。
“我們當時准備的米量幾乎少了一半,否則賣不完就浪費。事情過了一兩個星期,情況就逐漸變好,顧客現在都回來了。”
怕食客不悅 沒用防蚊劑
他說,當時環境局職員都向攤主分發防蚊劑,但因自己需處理食物,也擔心食客不喜歡,因此沒有使用這些噴霧。
在沈氏通道小販中心附近工作的羅雯億(22歲,審計師)說:“爆出茲卡病例後的一兩個星期,同事們都會噴防蚊劑或貼防蚊貼才出外吃午餐,現在沒那麽做了。”
另外,住在阿裕尼彎茲卡病例區的居民反映,他們已不太擔心茲卡疫情,但仍會積極采取防蚊措施。
居民何麗珍(40歲,銀行職員)希望有關當局在阿裕尼脫離茲卡病例區後,繼續積極滅蚊。“一旦松懈,茲卡可能卷土重來。我會經常提醒女傭檢查積水,記得蓋住晾衣孔,但希望街坊也能一起合作,努力防蚊。”
截至昨午3時,本地新增兩起茲卡病例,這使病例總數上升至413起,包括今年5月的入境病例。
烏美疫情重新受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烏美一道過去兩天出現三起新病例,再次成爲病例區。但該區也同時出現在環境局列出的“已關閉和受監控的病例區”名單中。
環境局受詢時解釋,烏美一道之前因在兩周內沒有新病例而脫離了名單,但由于茲卡病例可呈無症狀,或人們因病情輕微而不加理會,加上出現伊蚊病媒,那裏可能再有未察覺到的茲卡病毒傳播,導致這個地區再次“入榜”。
環境局再次強調,無論人們身在島國何處,仍需繼續保持警惕,杜絕伊蚊滋生才是抑制伊蚊傳播病毒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