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眼
你知道竹腳曾經是水牛棚嗎?你知道我國最早的動物園在小印度嗎?
印族文化館推出新特展,帶大家到小印度穿街走巷,尋找上世紀被遺忘的時光。
屠妖節前的小印度燈火璀璨,街道熙熙攘攘,商店擺滿色彩缤紛的物品,節慶的喜悅彌漫空際。
節慶之後,當一切回到常態,不妨到這裏穿街走巷,尋訪被遺忘的老故事,拼湊老區的曆史,認識這裏的群體,重拾小印度昔日的風采。
印族文化館一周前推出的新特展《小印度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Little India),正好能爲大家提供指引,幫助大家認識小印度的過去。
小印度占地13公頃,以實龍崗路、雙溪路、惹蘭勿刹爲界限,區內有900棟保留建築,曆史感濃厚。貫穿小印度的實龍崗路,是新加坡最早的主幹公路。
19世紀至20世紀初,小印度以農業、養畜業、開采石灰、制作磚塊爲經濟命脈,像大家熟悉的竹腳,其馬來名稱Kandang Kerbau其實指“水牛棚”,淡米爾人聚居的Sunnambu Kambam村,即石灰村。
從1819年至1867年間,本地的印度人其實聚居在市區;印度士兵集中在福康甯(Fort Canning)。小商人、錢幣商、專業人士在海山街(Cross Street)、馬吉街(Market Street)、珠烈街(Chulia Street)等,後來轉移到諧街(High Street)、亞拉街(Arab Street)。洗衣工人在多美歌(Dhoby Ghaut),碼頭工人在丹戎巴葛。
①馬裏士他路的水村
離波東巴西不遠的馬裏士他路,早年有個被印度人稱爲Thannir Kambam的村子,意思是水村。這村子曾經以賣水而聞名。
村民在水村興建Vadapathirakaliamman印度廟,這間坐落在實龍崗路、馬裏士他路和跑馬埔路交界處的廟宇,後來交給B.Govindasamy Chettiar和他的女婿S.L.Perumal管理。
英國人則視這裏爲消閑區,很多早期的俱樂部,包括新加坡印度人協會(Singapore Indian Association)、錫蘭體育會(Ceylon Sports Club)和新加坡卡爾薩協會(Singapore Khalsa Association)都設在這一帶。
②賽阿威路、三龍路和新世界
賽阿威路原本叫賽阿裏路(Syed Allie Road),是以一名來自巨港的阿拉伯商人命名。隔鄰的三龍路,則是以成功華族商人王三龍命名。王三龍的兒子王文達和王平福,1923年在實龍崗路與吉真那路交界處創建新世界遊樂場,從上世紀20年代至60年代,是那一帶的重要地標。
新加坡動物園最早也是在小印度誕生的。1920年至1922年,松馬柏(H.Somapah)的兒子巴撒帕(W.L.S.Basapa)繼承松馬柏的遺産時,開始在實龍崗路門牌317豢養各種動物和鳥類。他在1928年把全部動物搬到榜鵝,正式創立新加坡動物園。
③德斯加路以歐亞富商命名
經常被人們視爲花街柳巷的德斯加路(Desker Road),是以歐亞裔肉類供應商亨利·德斯加(Henry Desker,1826-1898)命名。
他的祖先17世紀從葡萄牙移居馬六甲後與當地人通婚,是本區域最早的歐亞裔。亨利在小印度擁有屠宰場,1865年買下實龍崗至加冷河的大片土地,19世紀80年代在滑鐵盧街和奎因街各興建六棟房子,擁有侖布路五棟店屋。
新加坡駐西班牙和教廷非常駐大使貝裏·德斯加(Barry Desker)是亨利·德斯加的曾孫。貝裏的祖父是費德裏·德斯加(Freddy Desker),父親是安東尼亨利·德斯加(Anthony Henry Desker)。
④南洛街的怡梨香木偶戲班
位處小印度核心的南洛街,上世紀50年代被華人稱爲“怡梨街”,著名潮州木偶戲班怡梨香就把戲館設在這條街上。
本地曆史最悠久的外江木偶戲班彩新鳳,從豐順到本地發展時選擇在竹腳巴刹旁邊的店屋落腳。
南洛街在1870年前稱郎佳三美路(Rangasamy Road),後來以海峽殖民地警察總長山姆爾·南洛(Samuel Dunlop)命名,但有人認爲是以跑馬埔委員會秘書A.E. Dunlop命名。印度族群卻管它叫Mangal Singh Ki Gali,紀念在此處從事牛羊買賣並受到社群敬重的Baboo Mangal Singh。
⑤竹腳原來是個水牛棚
竹腳(Kandang Kerbau)在1835年便因實龍崗路的養牛場而得名。附近的巴弗羅路(Buffalo Road)、加寶路(Kerbau Road)、侖布路(Lembu Road)都和養牛業有關,英文和馬來文路名都是指水牛或牛。
當時從事這行業的大商人,包括源自意大利威尼斯的柏利利奧和來自印度卡萊卡(Karaikal)的淡米爾回教徒卡德·蘇丹。
20世紀中葉,這條路處處能見到南印度的傳統金匠。竹腳最著名的地標是竹腳醫院、竹腳警察局、竹腳郵政局和竹腳巴刹。
⑥亞峇街是蹈火節誕生處
早期的亞峇街(Albert Street)被本地印度人稱爲Thimin Thidal,意思是“蹈火之處”。原來新加坡的蹈火節最早在這裏誕生,1870年才移到牛車水的馬裏安曼興都廟(Sri Mariamman)。
蹈火節(Theemithi)屬于本地考爾克人(Caulkers)的節慶,蹈火的目的是崇敬女神蒂勞柏地(Draupadi)。考爾克人來自南印度沿海城市卡塔爾洛(Cuddalore),擅長造船,曾經在加冷河一帶以造船爲業。
⑦印度商人發迹的甘貝爾巷
印族文化館所在地甘貝爾巷(Campbell Lane)是許多著名印度商人發迹的地方,像在印度社群中無人不曉的哥文達三美·比萊(P.Govindasamy Pillai,簡稱PGP),最早便是在甘貝爾巷做生意。
1960年代時,很多有魄力的印度商人如慕斯達法購物中心董事經理慕斯達·阿莫(Mustaq Ahmad),哈尼法布莊主席莫哈默·哈尼法(Mohamed Haniffa)和Jothi花店東主拉瑪詹德拉( Ramachandra Murugaia )等,都是在甘貝爾巷開始創自己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