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曾在自己2013年的新書《李光耀觀天下》中坦言:假如讓我說出什麽問題對新加坡的生存威脅最大,我認爲是人口問題。這個問題我無從解決,也早已放棄,我把它交給下一代,希望他們能最終找到出路。(P.188)
新加坡的人口問題有多麽嚴峻,以至于李光耀這樣的人物終其一生都沒有解決,只能寄希望于下一代?簡單來說一共有三個:出生率低,人口老齡化和移民問題。
在新加坡獨立建國之初,新加坡每年大約有6.2萬個嬰兒誕生,到了11年,這個數字變成了3.9萬,而且是在總人口增加了一倍的情況下的數據。生育率降低帶來的最直接可觀的就是人口的減少,根據學者分析,如果坐視不管,那麽新加坡的華人和印度人每隔一代就會減少一半的人口,馬來人則每隔一代減少1/5。
而與其伴隨而生的就是人口的老齡化,年輕人減少了,老年人增多了,這就意味著每位年輕人需要承擔的贍養責任就更大了,巨大的壓力會讓他們難以喘息。而那麽多的老人又不會選擇去消費,比如換掉他們家的電視、手機,或者去高消費的地方遊玩,這給國內市場帶來的打擊也是巨大的。
以上張兩個問題,不僅存在于新加坡,也存在于日本、韓國,甚至存在于中國,它引發的一系列後果非常嚴重,簡而言之,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在人口大幅萎縮的情況下還依舊保持強勁的經濟動力,或者我們可以說,一個國家的人口結構,決定了其未來發展的方向和命運。
爲什麽很多國家都開始出現生育率低的事情了呢?這和整個社會觀念的變化有很大的關系。當女性獲得解放之後,她們不甘心于相夫教子,伺候公婆,她們也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也想去世界各地看看,而不是被孩子或者家庭所拖累。
當然,社會競爭過于激烈,作爲職場女性生孩子的成本很高也是原因之一,不少政府對此的應對措施是加大“嬰兒津貼”的數額,比如新加坡和日本,但是他們也都已經用事實證明這樣的效果很有限,因爲歸根結底這並不是錢的問題,而是觀念的問題。
于是,解決人口問題的辦法就只能是通過移民了,但是,移民又談何容易。哪個國家的人會願意在自己國家的街頭看到那麽多非自己種族的面孔,操著不一樣的語言,還和他們競爭工作崗位?李光耀認爲,在移民的過程中,最難解決的三個問題就是:
1.如何在移民時不引起本國人的反感,將矛盾最小化?
2.如何確定接納移民的閥值,或者如何融合新移民?因爲少量的移民在到達新的國家之後,他們會選擇融入,而如果人數太多,他們將對保留自己的獨特性,對本地文化造成沖擊,甚至帶來宗教問題。
3.新來的移民在融入當地社會後,基本上也會變得和當地人一樣不願意生育,這時該怎麽辦?
綜上看來,移民問題的複雜程度實在不可小觑,有時候會牽一發而動全身,甚至會成爲飲鸩止渴的“昏招”。但是,誰又願意看著自己的國家從此萎縮、老化下去,徹底的失去活力而坐視不理呢?移民實在是不得已之下的權宜之計。更好的辦法是什麽?李光耀想不出來,他只能交給下一代人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