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王國的救國靈藥
兩個單位都試圖把觸角伸向同一個群體——海外華人。一場中英帝國的權利較量,隨即展開。清朝末年,西方列強闖入中國的大門,讓向來閉關守國的清廷意識到,新世界格局中全然不同的外交規則。在國內財政枯竭的情況下,清朝官員只好把眼光投向海外——中國首個駐外領事館應運而生。
首個海外領事館該設在哪裏?這可不是個馬虎的決定。新加坡開埠後迅速吸引大批華人前來,19世紀下半葉,華人已經成爲本地人口最多的族群。1886年,本地華人人口達15萬人,私有企業有八成歸華人所有。新加坡彙集了清廷所需要的經濟和政治資本,自然成爲中國設館的不二選擇。
當時新加坡並沒有獨立外交,要在這個英殖民地設領事館,意味著清廷必須直接和英殖民政府交涉。1877年5月,英政府在新加坡設立華民護衛司署。同年10月,中國駐新加坡領事館正式成立。
中英拉鋸下的雙重效忠
清廷有意奪取新加坡華人的經濟和政治資本,英政府則不希望清廷的政治勢力滲入本地。因此,中英雙方各出奇招,致力贏得本地華人的效忠。中國領事館積極舉辦文化和赈災活動,也爲清朝皇帝和皇太後慶祝壽辰。其中一項有趣的舉措,是在本地售賣清朝官銜。1889年,《叻報》刊登一份清朝官銜價格表,裏頭共有47個官銜供選擇。據統計,晚清時期新馬一帶共有295人擁有官銜,當中只有五人是因爲科舉或立功獲得官銜,其他官銜都是買來的。
英政府發出了長達三頁的公告,強烈譴責中國總領事“越過權限”。他強調,總領事的職責僅限于充當中國的“商業代理人”。旅居本地的華人應遵守英政府制定的條約,總領事沒有權利在這裏執行清廷的新條例,幹涉本地事務。
但英政府的警告並未奏效,直至1890年代,中國總領事仍持續頒發護照。時任的華民護衛司黑爾指出,華僑同時擁有英國和中國護照的現象相當普遍。
看似無害的小紅點促成清廷的滅亡?
1911年,由孫中山帶領的辛亥革命爆發。清廷結束超過兩個世紀的統治,中英兩國領事館的交鋒也告一段落。孫中山在1900年至1911年間八次來新,策劃武裝起義並且集資籌款。有學者認爲,中英領事館之間的摩擦,爲孫中山制造了活動的縫隙,讓他有機會在新加坡醞釀起義。這段中英之間的外交之爭,或許間接促成了清廷的滅亡。
一個世紀過去了,全球政治格局重新洗牌。但新加坡在國際舞台上,仍舊見證著大國外交的風起雲湧。清末的這段曆史,能爲今天的新加坡提供什麽借鑒?
本文轉自《聯合早報》之《新加坡前傳》,詳情請點擊“閱讀原文”移步來源網站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