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開放並與世界加強互聯互通,是我國發展未來經濟的重要策略,也是新加坡一向秉持的堅定立場。
總理公署部長陳振聲昨晚在“50家傑出企業”(Enterprise50)頒獎禮上致詞時指出,我國必須從政府、企業和員工三方面著手,爲未來經濟做好准備,加強新加坡與世界各地的銜接。
陳振聲指出,本地企業和整體經濟在短期和長期都面對許多不確定因素。長期來說,新商業模式和顛覆性科技的普及,迫使更多企業得轉型開辟新市場。短期而言,過去一年歐洲和美國等地的經濟和政治體系發生巨變,導因之一是全球化和科技發展帶來的收益沒有平等分配,引發社會不滿。
陳振聲說,一些國家覺得只要終止全球化進程,就可以避免貧富懸殊等問題。不過,身爲小國的新加坡一開始就沒有這個選擇,我國也不會固步自封地采取保護主義政策。
“就算其他國家都封鎖國境、終止全球化進程,我們也會繼續邁向全球化,確保新加坡與世界互聯互通。新加坡不會與世界隔離,因爲我們認爲與世隔絕永遠無法解決問題。”
身爲未來經濟委員會副主席,陳振聲透露,在委員會明年發表的報告中,與世界互聯互通是一個重要主題,探討如何通過加強聯通,超越我國在地理和資源方面的局限,開拓更廣闊的市場。
三管齊下爲未來經濟做准備
與此同時,陳振聲強調,我國需要認識到全球化和科技發展對不同群體造成的不同影響,並從政府、企業和員工三個基本面入手,幫助受影響較大的群體,確保新加坡能夠整體向前邁進。
在政府方面,政府監管措施一向是起著管制和限制作用,但是隨著新科技和新商業模式湧現,監管模式也得轉變爲促進企業發展和鼓勵創新的推動力。
此外,政府也要通過合理分配資源,在幫助不同行業發展的同時確保我國財政政策可持續。
陳振聲指出,我國各行各業的增長速度存有很大差異。政府要像動手術那樣精確分配資源,確保高增長行業繼續快速發展,並幫助增長緩慢的行業加快發展步伐。他舉今年財政預算案推出的産業轉型計劃(Industry Transformation Programme)爲例指出,政府將通過這個45億元的計劃,幫助23個工商領域轉型和創新。
對于本地企業,陳振聲鼓勵業者大膽采用新科技和商業模式,並通過新加坡這個國際化平台走向世界,借助新加坡品牌和信譽在海外開創新天地。他也強調,勞資政三方要加強員工培訓,幫助本地員工爲未來工作做好准備。
他說:“我們擁有資源、有勞資政三方的合作網絡,也有決心和目標。我相信通過共同努力,新加坡會克服眼前的挑戰,變得更強大,把我們的競爭對手甩得更遠。”
由《商業時報》和KPMG聯辦的50家傑出企業獎,今年的主題是“打造面向未來的企業”。50家獲獎企業中,有23家是新面孔,前三甲依次是物流公司BLPL Singapore、消費者網絡平台供應商Garena Online和綜合設備管理公司U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