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開其他東西,新加坡人和中國人是一樣的,其實就是同一個民族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所以中國和新加坡有很多東西是一樣的,比如大家會說普通話,共同使用漢字,也繼承了相同的華夏美德。
但有一樣東西,中國和新加坡是不一樣的,就是吃飯問題。可能你會問,新加坡人一樣是吃稻米,使用的也是中式烹饪手法,很多中華料理其實新加坡人也會做,那麽吃飯有哪裏不一樣呢?
這裏的不一樣可大了去了,因爲大多數中國人都是在家做飯做菜,所以廚房是家庭生活和住房的重要成分。但新加坡人就不一樣了,他們的一日三餐,是交給外面的餐廳飯店或排擋路邊攤的。
這又令人大惑不解了,常年在外面的路邊攤吃一日三餐,新加坡人不擔心食品安全質量問題嗎?說句老實話,人家是真的不擔心。
1.當地政府部門組織
新加坡人不做一日三餐,其實是因爲將一日三餐給“産業”化了。與其每個家庭都在飯,還不如讓一部分人來做,這樣可以節省不少人生活中的烹饪時間,而同時還能增加就業崗位。對于一個城邦國家來說,這種模式是很適合的。
他們吃飯的地方,叫做“小販中心”,有點類似于我們的小吃街或路邊攤,所以可選擇性也很強。而且這個“小販中心”是由當地政府部門統一組織的,新加坡說是一個國家,其實也就是一個城市,所以組織效率是很高。而有政府的撐腰,其國民自然就不怕所謂的食品安全問題了。
2.犯罪成本很高
可能一些人看到新加坡人這樣吃飯,就動了歪腦子想到一些迅速發財的“商機”。但在新加坡,這是萬萬要不得的,因爲這個國家的犯罪成本實在太高了,隨便吐個口香糖就能招來鞭刑和巨額罰款,何況是食物安全質量問題呢?而且這裏正常經營就能獲利,沒有必要犯法。
而在新加坡,如果你的打了壞主意,試圖通過降低必要成本來獲取利益,出現了食品安全問題,那你就完蛋了。你會受到監禁、罰款和吊銷執照等嚴厲的懲罰。在如此嚴厲,並說到做到的法律面前,造假和偷工減料自然是得不償失的。
3.沒有造假土壤
說是法律嚴厲,但是馬克思也說過,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潤,資本家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那麽在可觀的利潤面前,新加坡人爲什麽還是“學不會”造假呢?很簡單,這裏沒有造假的土壤。
比如想使用地溝油,而整個新加坡根本沒有地溝油,也沒有提煉的技術,更沒有可提供你提煉的秘密場所,所以其實在源頭上,新加坡就杜絕了食品的安全與質量的問題。綜上所述,新加坡人自己不煮飯,而是到外面吃路邊攤,也是毫無顧忌全盤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