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小販中心」(hawker centre)又稱爲熟食中心,源自1960年代末到1980年代間,3月底新加坡將申請把「小販文化」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産」。 歐新社
新加坡今年3月底將申請把「小販文化」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産」,迄今獲超過85萬人連署支持,屆時若正式遞交文件,預計最快2020年底可獲悉申遺結果。
新加坡的「小販中心」(hawker centre)又稱爲熟食中心,源自1960年代末到1980年代間,新加坡把流動攤販聚集在幹淨衛生的環境中營業,後來便成爲了庶民美食的最佳去處。
新加坡迄今有110個小販中心,遍布各政府組屋區,總攤位數超過1萬4000個,如以新加坡超過100萬間的組屋爲例,平均每9000多間組屋就有一個小販中心,每個小販中心平均約有近130個攤位。
新加坡新達城購物中心裏最近陳列諸多小販中心攝影作品,不僅引發上班族駐足欣賞,也勾起諸多對小販中心文化的回憶。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2018年8月宣布,將申請「小販文化」成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引發新加坡人廣泛支持。
李顯龍形容「小販中心」宛如「社區飯廳」,是形成國家認同的重要一環。這也是新加坡繼植物園于2015年申遺成功後,再度申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