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數學”一時成了家長們關注的熱門話題,。其實這個話題我研究了很久,但是一直忍著沒發言。我想了想,還是先把這個坑填上吧。
考慮到讀者中有相當數量的媽媽,也不知道大家數學基礎如何(沒有歧視女神的意思哈),我盡可能把硬核的/說理的/計算的內容淡化,盡量多說結果,少說過程。
先說幾個結論:
第一,新加坡數學確有獨到之處。
第二,教育公號對新加坡數學的解讀過于正面,有失客觀。
第三,家長要注意,中新合璧不容易。
下面,我們開始正題。
01新加坡數學究竟有多牛
面對國外的月亮,國人通常有兩種傾向:一種是“哎呀,外國的月亮真圓啊”;一種是“切,還是中國的更亮”。其實這兩種傾向都沒什麽實質意義,比較來比較去,你是哪裏人,就在哪裏看月亮。
新加坡教育自成體系,尤其是數學,其教材已經風靡全球40多個國家,堪稱世界級的明星。早在5年前,英國就全面引入新加坡數學作爲小學教材,美國也正在大力推廣(注意只是推廣),法國也有上百家學校引入。
但是對這件事,需要有個客觀認識。雖然教材的科學性和體系化是主要原因,但是教材的語言是英語,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舉個例子,中國的基礎數學教育其實也很牛,包括英國也曾經拿上海的教材做過研究。但是,我們的教材很難全盤複制到非漢語語境中去,比如,一個“小九九口訣”,估計就會愁壞各種膚色的歪果仁。
說新加坡數學牛的又一例證是,在國際教育成就評價協會(IEA)進行的“國際數學與科學趨勢研究”(簡稱TIMSS)評估,新加坡連續多年囊括冠軍。
但是,對這件事也需要有個再認識。
我專門研究了一下,TIMSS國際排名從1995年開始,每四年公布一次,最近的一次測試于2015年進行,2016年11月29日發布報告。
參加測試的,有來自全世界57個國家和地區的60萬名年齡爲9至10歲(四年級)和13至14歲(八年級)的學生。
值得注意的是,參加測試的學生有中國台灣和中國香港學生,並沒有來自中國大陸和印度的學生。
要知道,中國大陸和印度的基礎數學之難,是舉世皆知的。據說印度有個“大九九”,比中國的“小九九”還要複雜。
不可否認,新加坡數學確實牛,但是在研究他到底牛在哪兒,並且找出爲我所用的關鍵點之前,需要首先破除那些人爲戴的高帽子,不吹不黑,不卑不亢,這樣才能建立客觀准確的認知。
02 新加坡數學到底牛在哪兒
由于教育大號鋪天蓋地的宣傳,恐怕稍微關注國際教育的家長,都知道新加坡數學的精髓,是所謂的CPA“三步法”。
C – Concrete 具象化
P – Pictorial 形象化
A – Abstract 抽象化
簡單來說,第一步,生活常識;第二步,數學模型;第三步,數學算式。
新加坡數學的最大特點,在于放大了”P-形象化”這個過程,這個步驟通常被稱作“Model Drawing”。
這個詞被很多大號翻譯爲“建模法”,嚴格來說並不准確。
爲了寫這篇文章,去年冬天我特意回母校,請教了讀研時帶領我們建模的資深教練。她特別直接的跟我說,新加坡數學與建模沒什麽關系。
數學領域所謂的建模,可以簡化爲:y=f(x),也就是說,至少是研究兩個變量之間的邏輯關系問題。顯然,這與我們正在討論的CPA無關。
此後我查閱了知網,浏覽了幾十篇相關文章,發現早在各類公號之前,數學教育屆對新加坡數學早有研究,對這種教學方法也早有定論:“模型圖”。
至于模型怎麽畫,怎麽表示加減乘除,這部分內容被各種教育公號寫濫了,就不再贅述了。
有一點需要提示的,中國的數學教育,其實也有“模型圖”。大家回憶一下,線段圖,餅圖,表格法,這些都曾經作爲解題的輔助手段,只不過不像新加坡那樣作爲學習的主要方法和必然路徑罷了。
比較來看,中國的數學教育,多數情況下是從C直接到A,沒有特別重視中間P,也就是畫圖理解的這一步。這是我國教育的特點,但未必是缺點,因爲缺點和優點是相伴的(後面會說到)。
03 新加坡數學適合中國孩子麽?
根據我的研究,新加坡數學最牛之處在于:通過長期的CPA訓練,培養學生建立比較系統的數學思維,找到生活和數學之間的連接點,從而在複雜問題面前可以快速理清解題思路,找到解決辦法。
這一點,的確值得稱道。
但是,必須提示一點,雖然關注新加坡數學的,多數是牛家長,但是新加坡數學卻不太適合中國的牛娃。
因爲所謂牛娃,恰恰就牛在和同齡孩子相比,數學思維建立的早且系統。也就是說,前述從C直接到A的過程,是完全OK的。對這些孩子而言,如果中間橫插一個環節,特別是在學習中途,突然引入這樣的思維方式,沒有必要,也沒有價值。有那時間,不如刷奧數題,或者超前學習下一年級課程。
當然,更不適合數學渣娃。
我強調過很多次,渣娃的渣是全方位的,想改變這種情形,只能一點一點摳,一個坑一個坑的填,沒有捷徑,換個班換個學校,甚至換套教材,都不可能立竿見影改頭換面。而且,渣娃普遍對數學興趣不高,課本還頭疼呢,再來一套教材,還是英文的,想想就很頭大。
新加坡數學,比較適合以安安爲代表的普娃(但是方法要得當)。
我研究了市面上比較主流的新加坡數學教材,同時結合安安的學習經曆,發現在以下幾個知識點的學習上,新加坡數學有比較強的借鑒價值。
1減法計算
從加法過渡到減法,是低年級數學的一個難點,遠沒有家長想象的那麽容易。
很多人困惑爲什麽孩子知道:3+4=7,卻不知道7-3=?因爲,這種逆向數學思維的培養是漸進的。
但是,新加坡數學的圖形法,對此解讀的比較細膩,帶著孩子一起畫一畫,會有一定的效果。
數格子模型
往前數多少格就減多少。這種方式很直觀,孩子剛剛開始學減法用,很適合。
矩形圖模型,這是最普遍的:
爲什麽我說上面的圖有助于理解減法呢?
因爲這樣標示出來以後,7-3的問題,轉化爲,3和幾湊成7?這是把減法思維轉化爲加法思維,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能逐步加深對加減法換算的理解。
2理解分數概念
分數概念,畫圖更加清楚。
舉個例子:
小明拿到了一套書,分給同學2/3,剩下5本,請問小明這套書有多少本?
這道題對于初學分數的普娃,簡直是一場噩夢,但是畫圖就很清楚了。
“”剩下的部分,就是上圖2中,陰影部分。這部分是5本,那麽這套書,就是3個矩形格子,15本,口算就可以寫出得數了。
還有,關于“分數比例”的題目,特別實用。
比如,小明和小華分別去領排球和籃球,小明是小華的2/3,小華比小明多3個,問小明和小華各領多少球?
如果不畫圖,講這個題能把家長和孩子都逼瘋,但是畫圖之後,很簡單。
如上圖2,上面表示小明,下面表示小華,多的那一個矩形塊,表示3個,那麽自然小明是6個,小華是9個。
3 不列方程解應用題
這部分內容是國內4-5年級小學生的難點。家長們習慣于列方程,但是小孩子還沒有學習列方程,所以,講解起來,特別抓狂。
但是,引入模型圖之後,就清晰了很多。
個人以爲,這是新加坡數學對中國數學最最最有借鑒價值的部分。
但是,這部分內容只適合過渡,一旦孩子學會代數,引入方程,這部分就有點畫蛇添足了。
舉個例子吧:
susan和ivy玩兒玻璃球,susan擁有的玻璃球數量是ivy的3倍,ivy又買了10個玻璃球後,她的數量變成susan的兩倍,問她們原來各有幾個玻璃球?
第一步:畫出一個單元格代表ivy的數量,三個單元格代表susan的數量(這是前面講過的,分數比例法)。
第二步,畫出買了10個玻璃球之後的比例關系,susan沒有變化,ivy是她的2倍。
第三步,統一標准量,ivy左側和右側,都要轉化爲統一的矩形格。
第四步,比較一下,ivy買了10個玻璃球之後,增加了5個小矩形格。
第五步,計算得出每個小矩形格代表的數量是2個。所以,susan原來有6個,ivy有2個。
大家看,這樣一道題,雖然計算起來很簡單,但是這個畫圖的過程其實一點都不簡單。不過,確實通過畫圖,孩子可以理解的很透徹。
提示一點,這裏屬于“就題論題”。我們的數學大綱,在教授代數和方程式之前,是不會出現這樣的題目的。所以,不學“模型圖”的孩子,也可以搞定中國數學。
04 中國孩子如何用好新加坡數學?
新加坡數學實行分層教學。目前國內的教材版本,盜版多,且沒有細分。所以,如果家長希望借助新加坡數學,提升孩子數學思維,必須擦亮眼睛,選好版本。
同時,必須提示的是,任何一種教材和教學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新加坡數學也不例外。
首先,這種模型圖法到了高年級,因爲數學知識點的增多,繪圖過程將變得非常複雜,加上需要C-P-A之間反複穿梭、回頭、確認,會非常考驗學生思維的系統性。
據在那邊生活的朋友反饋,很多新加坡的小學生到了五年級之後,就會出現跟不上的情況,不得不去課外班補課。
其次,孩子適應了模型圖之後,會影響到初中代數學習。
小學時,P的過程是個橋梁,到時候就會成爲障礙。反倒是國內數學教材,直接從C到A,無形中鍛煉了孩子的代數思維。
最後,必須關注應試要求差異。
新加坡數學的“模型圖”就是解題的方式和過程,也就是說,考試這樣寫就可以。但是中國的數學應試,特別是應用題,必須列式子,如果孩子光掌握這個方法,沒有列出算式,即使結果正確,也很可能不得分。
如果不是在國際學校,從幼兒園開始就使用這套教材,期望和國內教育無縫銜接是不現實的。因爲“模型圖”法是個系統的連貫的過程,你需要從認識數學開始,就秉承這個概念,然後簡單的加減乘除都應用這個概念,才能熟練地用它解決複雜問題。期望中途上車,就開的飛起,只能是美好的願望,這就像吃飯用刀和用叉子是一個道理。
但是,對我們這一屆無所不能的家長而言,新加坡數學仍然有非常多的可取之處。所以,建議有余力的家長認真研究,反正我已經買了一套。
具體在應用環節,有以下建議:
——教材作爲家長輔導用書。
如我前面所說,家長可以先研究一下“模型圖”法的內涵,這樣當孩子面臨困難,特別是解答應用題時,可以給孩子提供一種全新的思路。但是,要注意,解答完之後,一定要回到課本的知識點上去,防止孩子顧此失彼。
——練習冊降階使用。
新加坡數學目前尚無正式的漢化版,即使將來有人漢化,如果不是專業的教材編寫者,恐怕也會有些障礙。建議以原版書和練習冊爲主,但是要降一個級次(主要針對普娃)。比如,國內五年級的學生,可以做新加坡數學四年級的題目,一方面,保護興趣;另一方面,鞏固複習。
——跨學科練習。
即使不用來學數學,把它當作英語閱讀理解練習也是挺好的,因爲現在的英語閱讀理解確實有跨學科傾向。上學期安安的英語考試,就出現了一道挺複雜的數學題。
最後,再次提示,學霸和學渣都謹慎入坑,前者可以去刷難題,拓思路;後者老老實實打基礎,抓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