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事件震驚世界,在僅僅勉強過半的選票支持之下,脫歐就被提上了日程,成爲了近些年來國際知名的政治鬧劇之一,而民粹主義也就是在那時,真正被大衆熟知。
民衆受到掌握話語權者的煽動、鼓動,從而以最廣泛的民意決策整個國家和社會的走向,這就是民粹最初的含義,不管在任何語境之下,民粹都是貶義的,是民主政治發展到極端後催生出的暴民政治,這種概念並不新鮮,但在如今的國際社會卻越來越容易被提及。
由于歐美國家近年來的高度“內卷化”,內部競爭日益激烈,民粹正在將國家政策導向封閉與排外的方向,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就在就任時將反中、拒絕非法移民、保護美國本土人民的工作機會等作爲自己的治國方針,以此博得大衆的信任,這就是民粹化的極端體現。
而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作爲常年培養國際學生,對外國學子高度包容的新加坡,正在面臨困境——一方面是國際化、全球化正在被民粹主義挑戰,甚至開始出現倒退,一方面則是新加坡本土的民粹主義也在擡頭,挑戰著新加坡的國際學生培養計劃。
我們可以說出十個、百個培養國際學生的理由,但它客觀上確實擠占了新加坡本土民衆的教育資源,盡管擠占的份額微不足道,但在如今劍拔弩張的民粹語境之下,任何斷章取義的謠言都有可能引爆民意沸騰。
不久前,新加坡反對黨人士就在臉書散播不實消息,宣稱當今政府對國際學生的獎學金投入達到了2.38億美元,而對新加坡本土學生則只有1.67億美元的投入!考慮到國際學生占比只有新加坡教育體系中的極少部分,看起來卻占有更多的獎學金資源,一時間在互聯網上引起軒然大波。
新加坡政府、教育部不得不出面澄清謠言——這位反對黨人士宣稱的獎金差距,實際上是斷章取義地將新加坡本土學生的極少部分獎金與國際學生的全部獎金作對比,以此試圖激起民怨,達成某種政治目的。
以上事件便是最爲典型的民粹主義——反對黨通過煽動民衆的對抗情緒,激起民衆對外來國際學生的不滿,以此來獲得更多的支持,新加坡一向是一黨獨大的政治現狀,如今都有了民粹擡頭的迹象,更不要提許多政治力量可以互相制衡的國家了。
對此,小編想和大家更進一步探討相關話題,以此來對新加坡爲何執著于培養國際學生、民粹主義緣何産生等問題,有更深層次的了解。
新加坡的國際學生培養
我們首先要明白一點,就是新加坡,或者說大多數東南亞地區,都是被迫融入國際體系之中的——它們其中大多數國家都曾經是歐洲各國的殖民地,而英國在東南亞的勢力範圍尤爲廣闊,新加坡更是至今爲止依然還屬于英聯邦國家。
如果說很多國家走向國際化,允許國外學生就學是循序漸進的過程,那麽新加坡從一開始就不可能將自己排除在國際教育體系之外——新加坡的體量、規模注定了其只能走城邦文明的道路,高度開放是唯一的選擇,不管是在任何領域都是如此。
但現代教育體系之中,國際學生的存在,不光是一種開放式的結果,更承載著新加坡對于外來人口、外來力量的渴求——新加坡是多元文化社會,本身就是高度包容的,國際學生的存在,既能夠保證人口的流動,還能將新加坡的模式更廣泛的灌輸給不同國家的學生。
這樣做的意義,在于讓新加坡成爲一個特殊的國際勢力,一個教育發達的都會,一個金融發達的都會,你可以給新加坡貼上的任何一個標簽,都是新加坡當局有意爲之,一個規模如此之小的國家想要在國際立足,就必須有其特殊價值。
我們同樣也能夠明白,教育的曆程對于一個人的成長是多麽的關鍵,教育直接塑造了人的價值觀,可以說即便很多人在通往高等教育之路後就去往了歐美各國,但回望成長曆程,完成了他們基礎教育的新加坡也是無法繞開的一環。
只要與人聯系,與人才發生聯系,就能夠活躍整個新加坡的社會,即便很多人將新加坡視作“跳板”,也終究在新加坡貢獻了稅收、教育費用和生活支出,爲新加坡注入了外來活力。
民粹的深層含義
從上面的論述之中,我們大致已經了解,對于新加坡來說,國際學生的培養,是傳統,更是未來的需求,盡管它進一步加劇了新加坡內部的競爭環境,但卻對新加坡社會整體有益——而這種益處,並不是每一個新加坡人,或者民粹主義者都能夠理解。
而我們也要對民粹有更深的了解,才能明白其來源,以及對未來國際局勢的影響。
首先我們要明白,民粹是近代以來民主主義興起後才有的概念——在貴族、精英主義盛行的古代社會,民粹是沒有生長土壤的,就好比沒有適合樹木生長的土壤,損害樹木枝葉的蚜蟲也不必存在一樣。
民粹主義的萌芽,起源于19世紀下半頁,最早在俄國、美國等地燎原,由于西方民主社會逐漸成爲國際的主流聲音,民粹也有了生長的空間。
民粹實際上是一種極端的平民主義,它強調社會完全爲大衆的思想左右,強調短時效的眼前利益和內部社會的既得利益——
嚴格來說,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也和德國內部的民粹主義爆發有千絲萬縷的關系,希特勒通過綁架民意,引導民衆將仇恨施加給善于經營、積累財富的猶太人,來緩解德國內部的矛盾,以此鞏固統治,希特勒通過煽動和思想上的灌輸,使民意被空前地扭曲,進而使全世界都陷入戰火。
民衆並非戰爭的直接原因,但卻加劇了世界矛盾的深化……民意希望的是解決現有問題,而民粹則是將問題抛給更大的問題,這種現象的元凶究竟是什麽呢?
民粹的成因
現在的西方主流學者都認爲,現在的西方民主政體起源于古希臘,古希臘的城邦社會允許每一個成年男性參與政治決策,貢獻政治智慧,甚至審判罪犯、決定是否發動戰爭都會通過全民決議的方式抉擇。
在這樣一個極端理想的民主語境之下,古希臘的著名思想家蘇格拉底,卻被希臘民衆以“腐蝕青年人思想”的理由而處死,其學生亞裏士多德對此耿耿于懷,而現代法系的“陪審團”制度,也是因此而脫胎。
大多數人的意見,將蘇格拉底處死,現在看來是絕對錯誤的抉擇,可古希臘民衆卻群情激奮的選擇動用手中的決策權力,並將此視爲“正義”,恐怕這便是民粹最初的含義。
我們不得不承認,許多人,甚至是大多數人,都是極其容易被煽動的個體,理性和規模龐大的集體本就是沖突的,因爲人不是機械,任何外部因素都有可能影響我們的判斷。
這些外部因素,在古希臘可能是群情激奮下的怒號和政治人物的帶頭指責,而在現代,則可能是任何媒介——互聯網、傳統媒體,甚至是口口相傳,只要某種因素形成規模,整個地區的民意都有可能形成極端的傾向。
這也就是台灣政壇爲何有“深藍”、“深綠”、“票倉”之類的概念,因爲新聞媒介和政治力影響,人們很容易從一個極端陷入另一個極端。
而民主主義則假定每一個擁有選舉權和投票權的民衆都有相等的理智,都能夠從客觀角度了解事實,這種不切實際的願望和假設,就是民主會發展成民粹,最大的、最直接的原因。
小編曾了解過一個有趣的觀點,新加坡中國問題學者鄭永年先生,曾經在自己的文章中把這種民主“一人一票”制度,戲稱爲“計劃政治”,並將其與計劃經濟類比。
蘇聯模式下的計劃經濟,便是忽略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假設每個人的需求是相同的,每個人也都會各司其職努力工作不會偷懶,而所謂“計劃政治”則有著類似的結構——都是在假設群體之中的每個人都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而與計劃經濟不同,計劃政治實際上更難以剝離——人一旦擁有權力,就很難主動舍棄,即便他明白這份權力被高度分化,意義很小,也是如此。
現如今,民粹主義更體現在歐美發達國家逐漸短視化的政策之上……特朗普上台和英國脫歐只是代表性的現象,實際上現在的歐債危機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民粹的泛濫。
政治人物在選舉競爭時,把社會福利和各項優惠政策視作競爭籌碼,給選民許以重利,而越來越沉重的福利負擔加劇了政府的赤字危機,以此形成惡性循環。
而英國脫歐公投也有著類似的形式——脫歐黨派大肆宣傳英國脫歐免于繳納歐盟會費後,每個英國公民可以少繳納多少稅款,卻沒有告知公民歐盟的自由貿易給英國帶來了多少經濟收益,而民衆則被誘導,民主成爲了民粹。
全球視野的學生依然有重要價值
民主民粹化的進程,是無法逆轉的,就像是人身體産生的癌細胞一生都在與免疫系統鬥爭,當主導權利的政治人物是有能力的,那麽這個進程就會被延緩,而一旦無能者通過民粹之風上台,民粹化進程就會加劇。
這實際上是“良政”與“劣政”的鬥爭,民主本身是無罪的,也無意生成民粹,但民主一旦被狹隘的理解成西方模式,就一定會民粹化,就像一個人的人生曆程,當他年輕健壯,枝繁葉茂,疾病就不容易找上門,而一旦內卷化的社會垂垂老矣,矛盾積累,就容易百病纏身。
而新加坡,恰恰是西式民主全然不同的表現形式——新加坡的政治力量早年被李光耀肅清規整,高度統一,而反對黨更多充當“監督者”和“少數反對者”的角色,這也就讓新加坡政府更能提出大膽的決議,更易推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即便短期對民衆有負面效應的政策,也可能被推行。
政策不被短視民意所綁架,是新加坡模式最好的一面,因爲社會遠遠不是由某一個群體或某幾個人構成,其複雜性就注定了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可能兼顧一切,而社會又不得不發展,所以出色的政府會平衡其中的矛盾,這就是“良政”。
小編認爲,即便在全球民粹主義擡頭的背景之下,新加坡也很難受到大的影響,而其根深蒂固的國際學生培養政策,也不會有根本上的改變,未來選擇新加坡作爲受教育地點,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同時還能從相對客觀的角度看待世界,這是新加坡無可取代的優點。
而全球視野的學生,在當今社會,也許正在遭遇困境——但就像是疾病纏身的病人不得不治好疾病或者徹底死去一樣,民粹並不能夠長久地存在,其局限性必然會導致其依存的政體快速衰落,而國際學生正如身體之中的微量元素,整體規模小,卻無比關鍵。
新加坡就是這樣一個最容易能被華人接受的、國際學生培養的橋頭堡。
結語
困境,往往也意味著機遇——而“人”是一切發展的源動力,想要在未來的國際社會有一席之地,就必然要在教育之上花費最多的心血,這一點對個人或是社會來說都是相同的。
從新加坡教育體系走出來的人才,未來依舊會是整個世界需求的人才,而民粹必將消亡或再生,剔除頑疾,需要人才的鑽研,也需要智慧的啓發。
如果每一個成熟人格,都能理性的判斷一切,都能夠有相對長遠的眼光,民粹將永遠消失。
關注小南君
帶你了解更多新加坡資訊
推薦閱讀:
關注南洋時訊
離新加坡更近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