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裏學校。(新加坡行善運動官網)
作者 蔡欣莉
侄女今年開始上小學,讓我萌起想分享求學路的念頭。
回首這一路走來,雖有不少遺憾,但如果再重來一次,我或許還是會走上同樣的路。 小學和中學上的都是“壞”學校 “沒有所謂的壞學校”,這句話對我來說,老實說有一點可笑。 我是來自“壞”的小學和中學。這不是自我貶低或過度謙虛,而是我就讀的小學在我小學四年級就與其他學校合並,中學也在幾年前關閉了。“表現不佳”的學校會被優先“處理掉”,是坊間心照不宣的秘密。 我的小學坐落于相對成熟的社區,周邊沒有新的建設,只有屋齡30年以上的政府組屋。 小學離我家非常近,只要在上課鍾聲響起前的15分鍾前步行過去,就可以准時抵達。即使後來與其他學校合並,新的校舍也只需15分鍾的巴士車程。這對于需要上班的母親來說,非常方便。 當時,我們都不知道什麽是自我要求,或者要如何自我要求。更何況只不過是上小學,何必那麽挑剔呢?整個校風也是如此,因此我對小六會考成績的要求並不高。 舍“好”取近 以免在路上浪費時間 當我把成績告訴母親時,我們最先想到的是:我上不了離家最近的中學的快捷班(express stream)。 換句話說,我們爲了“不浪費時間”,舍棄了“好”學校。當初我們對學校的“好”與“壞”根本沒什麽概念。
走路上學。(新加坡行善運動官網)
上中學的第一天,我發現班上有一名和我上同個小學的同學。 他是一名有特殊需求的孩子,無法和其他同學正常社交。看著他被霸淩,我主動向老師提出和他同桌。雖然他不記得我,但至少我認得他,可以幫襯。 由于經常看到他受到不公不義的對待,我心中不免對人種下不信任的種子。我給自己築起自我防禦的圍牆,導致性格變得有些“孤僻”,朋友不多。 班導師在中三就爲學生進行心理建設 由于選課的關系,我在中三被分配到平均成績較差的班級,班導師是一名數學老師。 猶記得,中三開學第一天,班導師帶著科學部主任到班上解說學校往年的表現。他告訴我們,班上有一半以上的人會上工藝教育學院,只有一小部分特別努力的學生有機會上初級學院。 老師讓我們在中三的時候就做好心理建設,把數學顧好,不要變成大部分的人。這其實就加深了我對梁志強電影《孩子不壞》的刻板印象,絕對不要上工藝教育學院。 我們的課程基本上是爲了應付 “O”水准會考而量身定做,當時沒有所謂的課外學習和興趣培養,空閑時間都用來練習數學題,十年考題(10 years series)就是我們的寶典。現在回想,原來學習並不是爲了自己,而是爲了討好考官。 不過老師的方法確實奏效。那一年,我們平均 “O”水准會考成績都比往年來得好。 讓成績好看的戰術:減少學科 我的成績向來不錯,往往是全級前三名。因爲已經決定要上理工學院,所以我將原本的六個科目,拿掉了人文科,以五個科目畢業。 這在我們學校是非常普遍的做法,也是爲了讓大家在有限的能力和時間內考到好看的成績的戰術。老師會勸導那些無法應付Pure Science或A Maths的學生切換到較可以應付的科目。 O”水准放榜,我因爲考到三個A還上台接受表揚。不過請記得,我只考了5個科目,得到3個A。我的“好”成績也順利讓我進入理想的科系和學校。 理工學院是人生最黑暗時期 我原本擡頭挺胸去理工學院上課,卻迎來我人生最黑暗的時期。 那是我生平第一次使用蘋果電腦、第一次認識到什麽叫團隊合作作業,什麽叫上台報告。 我的同學來自很多其他“好”學校,和我考到了相近的O水准成績。不過,他們大部分都是考了7個科目,甚至10個科目。 他們的學校有高級華文和華文文學的選修,華文程度都比我好。因爲有Pure Humanities和Pure Science的選修,他們的視野比我寬廣,看的課外書比我多得多。當他們在體驗人生的時候,我只全神貫注複習著十年考題,猜想考題方向。 我的個人作業成績總是偏低。 由于修讀的是人文科系,創意和實戰累積是非常重要的,不像某些科系只需完成練習和考試,以及准時上課就可以有所回報。 當我沒有靈感時,就和同學聊天,然後在抄襲和啓發之間展開一番拉鋸戰。我的總體成績,最終是靠團隊作業拉上來的。我在校內找不到和我頻率相近的同學,內心築起的那堵牆,越變越高。 我早已看清,無論我再怎麽努力,成績始終還是會在平均分之下。
(互聯網)
被迫一夜長大 那三年的自卑是我一輩子無法愈合的傷口。我被迫一夜長大,發現天外有天,原來這是一場我永遠都跑不完的馬拉松。我曾想過退學,但我也不知道自己還可以做什麽,喜歡什麽,于是就這麽硬著頭皮畢業了。 現在回頭看,如果讓我再選一次,我說不定還是會走上同樣的路。爲了上下學方便,同時也缺少危機意識,毅然選擇了離家最近的學校。 我的中小學生活算是過得自在,沒有太大壓力。中學的好成績也給了我短暫的自信。如果老師當時沒有督促我們爲考試加緊學習,我或許也無法在國家考試考取好成績,進入第一志願的學校。 我不是家長,也不是教育家,不知道新加坡的教育環境在過去20年有什麽樣的變化。我現在寫這些是否還切合時宜? 我只希望我的遭遇是一種警示。請別誤會,我絕不是要家長把孩子逼上絕境,爲了上重點學校心力交瘁。 如果可以在能力內做出最好的選擇,我認爲就已經很好了。 我常想,如果我當初在中學選擇念普通學術班(normal academic),花多一點點時間在更好的環境裏念完中學,現在的我會不會變得比較不一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