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日本的領土面積小不小其實得看和誰比。如果拿日本的國土面積同中國進行比較當然算小了,畢竟全世界也就只有俄羅斯、加拿大、美國這幾個爲數不多的國家可以和中國在國土面積上一較高下,這其中加拿大和美國的國土面積同我國大致相當,只有俄羅斯的國土面積幾乎相當于我國和世界第六領土面積大國澳大利亞的總和。日本的確比中國小得多,可如果以中國作爲參照物就意味著世界上根本沒幾個大國。那麽日本的國土面積在世界上究竟處于什麽位置呢?目前全世界有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日本的國土面積在其中位居第62位。國際上一般將國土面積大于100萬平方公裏的國家稱爲巨型國家,全世界一共有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印度、阿根廷、哈薩克斯坦、阿爾及利亞、剛果民主共和國、沙特、墨西哥、印尼、蘇丹、利比亞、伊朗、蒙古、秘魯、乍得、尼日爾、安哥拉、馬裏、南非、哥倫比亞、埃塞俄比亞、玻利維亞、毛裏塔尼亞、埃及29個巨型國家。國土面積在50萬到100萬平方公裏的國家稱爲大型國家,全世界一共有坦桑尼亞、尼日利亞、委內瑞拉、巴基斯坦、納米比亞、莫桑比克、土耳其、智利、贊比亞、摩洛哥、緬甸、阿富汗、南蘇丹、法國、索馬裏、中非、烏克蘭、馬達加斯加、博茨瓦納、肯尼亞、也門、泰國、西班牙23個大型國家。國土面積在10萬到50萬平方公裏的國家被稱爲中型國家,國土面積377972.28平方公裏、排名全球第62位的日本就屬于這一梯隊。全世界一共有55個中型國家,日本的國土面積在中型國家梯隊中排名第9位,顯然在中型國家梯隊中日本算是一個大國。這樣比較就不難得出結論:日本是一個較大的中型國家,也就是說在全球範圍內日本的國土面積排名處于中等偏上的位置。日本的陸地面積小于我國的新疆、西藏、內蒙古、青海、四川、黑龍江、甘肅、雲南8個省區,大于其他26個省區,也就是說日本的國土面積如果拿來和我國進行對比大致就相當于我國一個較大的省級行政區。
日本地處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的火山地震帶上。這一地理位置的壞處是地震、火山、海嘯等地質災害頻發,好處則是火山地震帶上盛産各種稀有金屬礦産,同時肥沃的火山土十分利于農耕。日本自古以來就盛産金、銀、銅、錫等貴金屬,明代中國之所以被稱爲“白銀帝國”一部分原因是通過與西洋人的貿易獲得來自美洲的白銀,而另一部分原因則是通過中日貿易從日本吸納白銀。實行金本位制的古代日本重黃金而輕銀銅,而中國實行銀本位制,如此一來中日貿易就成了各取所需的互惠貿易了。與此同時日本盛産各種海産,糧食産量也不低,因此日本自古就人口稠密。早在1720年日本的江戶城人口達到了100萬,而同一時期作爲東方傳統的老大帝國都城的北京人口爲74萬,作爲新興的西方工業文明象征的倫敦只有70萬。當時日本的城市化率已達到5%-6%,而同時期的歐洲只有2%。當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生意剛起步時日本的金剛組已屹立千年不倒,大阪還誕生了世界上最早的大米期貨市場。日本所謂的資源匮乏其實更多是指日本缺乏巨型鐵礦、煤礦、石油等礦物資源,事實上日本的海洋漁業資源和森林資源方面在世界範圍內都算是相當豐富的,而在其他資源方面的確是相對比較匮乏的,也正因如此才使極強憂患意識的日本格外重視戰略資源的儲備工作——目前在戰略原油資源的儲備上日本以158天居全球首位。日本作爲一個呈狹長狀分布的多山地島國、人口多、礦物資源匮乏曾被視爲是對經濟發展不利的,這甚至成爲日本發動對外侵略戰爭的誘因之一。然而在戰後日本的地理特征卻顯示出一定的優勢:呈狹長狀分布的衆多島嶼之間整合得異常緊湊(本州與四國之間的濑戶內海,最狹窄處寬度僅約10公裏,本州與九州之間的關門海峽,最窄處甚至僅有1公裏),這就爲建設連接各島嶼的交通運輸線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日本海岸線綿長,擁有衆多的優良港灣,而多山地形使日本的城市和重工業幾乎都集中分布在海岸線上,這就大大方便了用船舶進行大量運輸,在國際貿易日益繁榮的時代日本這種島國優勢就得到了進一步釋放。
1945年戰敗投降後的日本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百廢待興:當時由于糧食的缺乏,只得實行配給制——每人每天限定食用297克的食物,這其中30%是白薯、大豆和豆餅,米面和肉類幾乎快要絕迹了。與此同時在國家的配給制度之外整個日本湧現出了6萬個倒賣各類物資的黑市,黑市上的米價漲到了政府配給物價的130到180倍之間。全國城鄉失業者高達上千萬,另外還有150萬肺痨患者、200萬戰爭孤兒和1800萬無家可歸者。戰爭導致了超過200萬人的死亡,除京都和奈良之外幾乎所有城市都遭到了空襲,一共有250多萬個建築物在空襲中被毀:僅在東京就有709906處住房被毀,當時東京的街頭散布著200萬噸碎片;大阪也有32.8237萬間房屋被毀;神戶被毀的房屋數量是13.1528萬間;名古屋爲13.6556萬間。美國占領當局必須每天向日本提供100萬美元的資助,至少運來6000噸大米才能保證盡可能少餓死人。日本投降後的第二年(1946年)的工業生産僅相當于戰爭爆發時的七分之一左右,煤炭産量只有戰前的八分之一左右,生鐵産量只有戰前的十二分之一左右。可我們不要忘了二戰前作爲世界八大工業國之一的日本就能自主生産飛機、坦克、汽車、航母等等,盡管戰爭摧毀了有形的工廠、銀行、學校、醫院,但卻並沒摧毀日本長期以來積累下來的無形的技術、人才、制度優勢,這就爲日本的戰後複興奠定了基礎。
戰後初期日本的工業生産和農業生産一樣處于一種萎靡不振的狀態:1946年日本的工業産值只有戰前的七分之一左右、煤炭産量只有戰前的八分之一左右、生鐵産量大約爲戰前的十二分之一左右。鑒于日本戰後糟糕的國內經濟狀態當時東京大學的經濟學教授有澤廣巳提出用傾斜生産方式解決當時日本面臨的困境——利用當時日本還能動用的爲數不多的經濟資源集中于重點行業領域以期實現質的飛躍,說得通俗些就是就是有多少米煮多少飯。1946年8月12日當時的吉田內閣在根據有澤廣巳的傾斜生産方式理念成立了經濟安定本部並將煤炭和鋼鐵列爲重點産業,實行低息優先貸款和價格補貼政策:先將全部進口的重油撥給鋼鐵生産部門,再將由此增産的鋼鐵投入分配給煤炭生産部門,以相互促進的辦法以期實現兩個産業的循環增長,進而再把生産出來的煤炭和鋼鐵分階段投入其他産業部門,以擺脫生産萎縮、供給不足的現狀。在這一時期日本盡管在政治上受美國占領當局的管轄,但在經濟政策上卻沒選擇傳統的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的路線,而是采取了一種介于西方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和蘇聯的計劃經濟之間的以國家幹預主導爲基本特征的統制經濟模式。在日本戰後最早上台執政的兩屆內閣——吉田茂內閣和片山哲內閣都堅持推行傾斜生産方式,試圖以政府的強力幹預重振已陷于崩潰境地的日本經濟。在日本戰後百廢待舉的時期這種政府強力幹預的行爲的確促進戰後的恢複重建工作,然而所有資本投入完全依賴于國家的複興金融金庫,財政壓力自然很大。越來越多的日本經濟界人士開始意識到:這種政府強力幹預的模式只能是日本應對迫在眉睫的戰後恢複重建工作的應急對策,真正要實現日本的經濟複興還是要加大市場對資源的配置作用。片山哲內閣時期相繼讓著名的經濟學家都留重人、下村治、大來佐武郎、稻葉秀山等人加入內閣,此後日本的經濟學家在日本內閣中開始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對日本的經濟複興顯然是有利的。1947年日本的煤産量比上年增長了28%,達到2932萬噸;1948年原煤又上升到3477萬噸,比上年增長18.6%。與此同時普通鋼材的産量比上年增長了116.3%,機械工業生産指數比上年增長了71.3%。
與此同時隨著以美國爲首的西方資本主義陣營和以蘇聯爲首的社會主義陣營之間的冷戰對峙格局日益形成,美國決心將日本打造成自己在亞洲封鎖圍堵社會主義國家的橋頭堡,正是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下美國對日本的政策由打壓逐漸轉向扶持。這一時期美國對自己的歐洲盟友推行了馬歇爾計劃以恢複振興歐洲經濟,而在日本道奇路線則應運而生:日元對美元的單一彙率被確定爲1美元兌換360日元,這一措施從根本上決定了日本經濟的穩定。道奇宣布單一彙率後進出口商品實行統一彙率,擴大了日本的進出口貿易,更是有利于日本的出口,爲日本的貿易立國奠定了金融基礎。在日本國內經濟學家的傾斜生産方式下生産逐漸恢複了,然而通脹問題又日益嚴峻起來。在道奇路線的指引下通脹被遏制住了,卻帶來了近百萬工人的失業問題。1949年9月由于英鎊貶值壓迫到日本的出口,于是日元彙率也隨之下跌。這時日本政府開始認爲道奇路線已無法解決日本經濟面臨的新問題,因爲這時其他國家的戰後經濟複興都已走上正軌,日本卻依然在蕭條的邊緣徘徊,于是日本政府打算放棄道奇路線而改弦易轍,可美國占領當局卻不同意。無可奈何的日本央行和政府只得采取金融緊縮政策,而這使本就不景氣的日本經濟更加雪上加霜。然而就在第二年一切都改變了,因爲朝鮮戰爭爆發了:朝鮮戰爭中美軍的司令部就設在日本東京,日本成爲美國海軍、空軍出擊的基地,同時也是美軍軍需物資的中轉補給基地。一時間軍事訂單如潮水般湧來,而以船舶、鐵路等爲代表的交通運輸行業則直接在軍需物資的周轉調度過程中被最大限度地運營起來。不難想象這些對當時處于蕭條狀態中的日本經濟而言將帶來何其巨大的提振。持續3年的朝鮮戰爭使日本從美國獲得了高達10億美元的“特需”收入,這還沒考慮到駐日美軍以及其他所有外國駐日機構在日本消費所支付的款項。相比直接的經濟收入而言:駐日美軍以及其他所有外國駐日機構需要日本人爲其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這就爲日本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就業的增長又進一步提升了日本的內需,從而促進了宏觀經濟的整體發展。整個朝鮮戰爭期間日本興辦了大量工廠,基本實現充分就業,股票市場也開始回暖,外彙收入猛增,棉紡織品的出口量躍居世界首位。到1951年日本經濟已全面恢複到戰前水平,隨後日本利用從西方國家引進先進技術與設備實現了經濟的加速發展。
1955年日本農業取得大豐收,與此同時日本各項經濟指標都已超過戰前最高水平,這一年日本的實際國民生産總值已達到戰前的135%、工業産值達到戰前的158%、農業産值達到戰前的148%、人均實際國民總産值達到戰前的105%。以此爲標志日本已走出戰後經濟恢複重建時期,開始真正邁向經濟高速增長時期。就在這一年日本政府公布的戰後《第十次經濟白皮書》中強調:在恢複中求發展的時代已經結束,從此以後日本的發展要依靠實現現代化,于是提倡科技創新的呼聲日益強烈。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在科技教育領域奠定的基礎並沒在二戰中被摧毀,相反在戰後日本進一步強化了自己在科教領域的實力——義務教育從六年提高到九年,到70年代日本的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已達到100%、高中入學率達到97%、大學入學率達到30%。日本在科教領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爲日本經濟的進一步振興提供了人才優勢。1961年12月27日當時的池田內閣正式通過了《國民收入倍增計劃》——這一計劃的核心在于:以10年爲期限力爭使日本國民的收入在進入70年代時比60年代初增加1倍以上。這一計劃的提出和實施極大提升了人們的勞動工作熱情。戰前日本的工人曾在財閥的盤剝克扣下一天辛勤工作十幾個小時,卻連維持他們和家人基本生活的食物都無法獲得;然而在1945年12月22日終于可以組建自己的工會組織,1946年9月27日他們獲得了罷工的權力並且企業主不再能隨意開除他們,1947年9月1日他們獲得了最低工資保障和對最長勞動時間的限制性規定。隨著經濟的發展日本開始完善各種國民社會福利保障,這一切大大提升了日本人民的工作積極性,到1968年日本的國民生産總值已超過聯邦德國,成爲僅次于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第二號經濟大國。到1970年日本各項經濟指標均超過了《收入倍增計劃》所規定的目標:國民生産總值超過了目標的41%,工人工資增長了2倍以上,私人投資也超過了預計目標的42%。
泡沫經濟破滅的確令日本經濟從上世紀80年代那種突飛猛進的增長狀態沉寂下來,但如果就此認爲日本經濟在所謂“停滯的20年”完全沒任何發展就與事實不符了。事實上在泡沫經濟破滅前夕的90年代初日本就已展開對21世紀發展戰略的研究:1990年日本通産省提出《2000年的産業結構》政策展望報告;1991年和1994年日本經濟研究中心兩度發表了題爲《2000年的世界與日本》預測報告;1995年12月日本政府《1995~2000年度新經濟計劃》正式出台;1996年初日本經濟研究中心進一步提出題爲《新産業論》的2010年日本中長期遠景並協助通産省完成了關于21世紀産業結構的報告。這些報告和計劃均提出一個共同觀點:以信息和通訊一體化爲特征的新技術革命可能使以往的産業和社會組織發生根本性重組。21世紀日本將面臨老齡化社會與國際大競爭時代,因此有必要對日本的産業結構、經濟體系進行調整與改革。事實上日本經濟在經曆多年的高速增長後進入相對放緩的時期是一種必然趨勢,只不過泡沫經濟的破滅加劇了這一趨勢。事實上日本政府和經濟界對日本經濟的放緩趨勢是事先有准備的,在泡沫經濟破滅前日本經濟的轉型其實就已開始布局,當然泡沫經濟的破滅的確是令當時的日本政府和經濟界始料未及的,他們不得不應對這一事先未能預料到的新情況。
自20世紀80年代起日本就確立了“技術立國”戰略,日本的科學研發能力位居世界前列。1994年12月日本政府發表的《尖端基礎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方針》中提出了日本在10年內十大重點攻關領域:利用電腦進行物質解析技術;觀測及記錄生物構造與機能技術;細胞培養與物種保存技術;以原子和分子爲單位的超微制造材料技術;從原子到地球規模的測量解析技術;模糊方式解析實驗數據技術;接近人類感覺的傳感技術;耐久與安全測評技術;促進思維的模擬技術;微空間醫療技術。如今日本在新材料,能源、生物、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産業領域日本可謂獨領風騷,索尼、松下等電子産品品牌完全不輸于美國,甚至在某些技術上已經領先于美國,目前美國尖端武器的電子裝置中使用所用的陶瓷部件95%都是日本制造的。日本每年的科研經費達1300億美元,高居全球第二。迄今爲止日本已誕生過28位諾貝爾獎得主,位居全球第6位。推進技術立國戰略的關鍵在人。因此1994年6月通産省提出《爲走向“新技術立國”推進綜合性、戰略性、國際産業研究合作》報告:建議加強與其他發達國家的科技人才交流,建立研究信息網絡,建立企業、政府、學界三結合的“産、官、學”聯合攻關機制,促成研究開發成果迅速變化爲企業的新産品。
日本是亞洲率先實現工業化的國家——當其他亞洲國家還在爲爭取民族獨立奮鬥時日本已是一個工業化國家。日本建立了涵蓋電子、汽車、半導體、造船、鋼鐵、軍工、化工、醫藥、食品加工等各領域的成熟工業體系。以半導體芯片技術領域爲例:近二十種必須原料之中日本就獨占3/4的份額。特別是日本互聯網帝國軟銀集團在2016年收購了半導體技術設計大佬ARM,所以現在的日本既在上遊有著設計核心,又在下遊摸著産品制造,還在中遊把控著原料。日本的汽車生産量超越美國和德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産國,日本的豐田、馬自達、本田、日産等汽車品牌因此享譽全球。在實體産業發展的同時日本的流行文化與其工業制成品一樣開始占據國際市場:從1951年4月起“光文社”的《少年》漫畫雜志開始連載手冢治蟲的漫畫作品《鐵臂阿童木》,如今阿童木已成爲日本動漫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影響力早已跨出了日本的國門。1954年的電影《哥斯拉》創造了此後數十年間經久不衰的日本流行文化符號,1956年《怪獸王哥斯拉》登上了美國銀幕,從此這一日本流行文化符號開始走向世界。1970年1月《小學1-4年級生》雜志開始連載藤子·F·不二雄創造的漫畫作品《哆啦a夢》,這部作品很快就和《鐵臂阿童木》一樣成爲整整一代亞洲青少年的童年回憶。1974年三麗鷗公司爲其設計的凱蒂貓形象創造了一段頗具世界性的簡曆:“凱蒂貓出生于英國倫敦並于父母和雙胞胎姐妹咪咪生活于此。凱蒂和咪咪都念三年級,她的興趣是音樂、讀書、吃妹妹自己做的餅幹以及最重要的交新朋友”。凱蒂貓這一卡通人物形象爲三麗鷗公司創造了100億日元的利潤。由井出博正作詞、遠藤實譜曲、千昌夫演唱的《北國之春》于1977年4月5日發行,到1979年《北國之春》唱片累計賣出500萬張,這首歌的影響力同樣跨出了日本國門——1988年中國大陸將其評爲“過去10年最爲人們所熟悉的外國歌曲”。這首歌曲還在泰國、蒙古、印度、越南、菲律賓、美國夏威夷、巴西唱開,成了一首爲15億人所喜愛的歌曲。1984年鳥山明創造的《七龍珠》截至2018年在全世界範圍內累計發行超過2億5000萬部,同時這部作品還作爲被改編爲遊戲次數最多的漫畫而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同年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風之谷》使其獲得了國際盛譽。日本是亞洲比較少有的可以同時利用工業、農業、貿易、金融以及文化産業賺錢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