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西街美食之旅
每個與英聯邦有關的城市,都會有這樣一條Queen street,在城市的核心區域,散發著獨樹一幟的優雅與步調。型男靓女漫步其中,成爲城市中一道出位的風景線。多倫多 的皇後西街亦然,只不過在其中融合了更多的個人風格,這裏彙集了 多倫多 最前衛的藝術工作室,音樂廳,形態各異的潮流店鋪,以及霓虹不斷的酒吧餐廳。在皇後西街,隨便推開一扇門,就能發現別有洞天。從 多倫多 本土的藝術家、設計師、相關展覽與單品,到世界各地獨立設計師不同創意,都能在色彩各異的空間之中尋覓得到美食。
2014年9月,《Vogue》雜志將皇後西街上的“WEST QUEEN WEST Art + Design District”稱爲“全球第二酷的街區(the 2nd coolest neighborhood in the world)”,這個選擇可能會令深愛 紐約 、 柏林 或者 東京 的朋友立刻擺出黑人問號臉,但如果你和我一樣在昏昏欲睡的下午從東邊打車一路沿著皇後西街往西開,沿街忽閃而過的那些看起來千奇百怪的畫廊、買手店、餐廳以及酒吧足以令人一秒清醒,打起探索這片街區的精神。
帶領我們探索皇後西街的也是 多倫多 當地一位大廚,和那位 韓國 後裔Jusep Sim一樣,都是胖胖的身材,我一直覺得,如果一個大廚連自己都不能把自己餵胖,又怎麽能用美食去說服別人呢,果然,這位斯科特是非常靠譜的。
帶我們來的第一家酒吧叫作Belfast Love,如果意譯的話,差不多就是相信一見鍾情的意識,裏面有 多倫多 最豐富的啤酒種類供應,非常推薦他家的各種IPA,其中又以Central City Red Racer和Nickel Brook Headstock尤爲上佳!另外,他家的炸雞、鱿魚等小吃也非常不錯哦,兩三人分食最好不過,是精釀啤酒完美的拍檔,人均消費15-25加刀。
各種口味的精釀啤酒,口感比普通啤酒美味太多了。
喝完了啤酒,我們再來嘗一嘗甜食,被冠以“ 多倫多 巧克力一哥”的Soma Chocolatemaker擁有開放式的廚房,客人可以正大光明地觀察巧克力的制作過程。這裏的巧克力品種繁多,而且都很精致,Aged 8 years Balsamic Vinegar Dark Chocolate Truffle(醋黑巧克力)更是許多 多倫多 當地人的心頭愛。另外,Gelato( 意大利 冰激淩)和MayanHot Chocolate(熱可可)也超級美味,讓人垂涎三尺。
可可豆經過發酵、烘烤、研磨再加工就制成了巧克力。巧克力不僅甜,熱量也很高,但依然擋不住人們們對它的熱情。在 多倫多 ,有不少專注于高品質巧克力的商店,SOMA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一家,而且老板娘據說還是我們華人,因爲喜歡美食,就嫁給了一位 意大利 的美食家,在她的操持下,SOMA才能如火如荼的在 多倫多 興盛起來。
SOMA的巧克力是真的讓人無法抗拒啊!
第三家美食店鋪讓人站在門口聞著味道都能露出笑容,有著 中國 胃的你一定喜歡吃包子吧!那到Mean Bao一定錯不了,這家主營各種包子和肉夾馍的中餐館大部分食物的價格都低于5刀,絕對是好吃不貴的典型代表!
Mean Bao,被BlogTo評爲“The Best Bao in Toronto”,除了多種口味的包,還有燒賣、蝦餃、冷面等小點。雖然有幾家分店,但最喜歡的還是皇後西街上的這家,懷舊工廠風的鋪面小而不擠,樸實卻有趣。
雖然說是包子,但其實長得更像我們 西北 的肉夾馍,味道嘛,那是真的超級好吃,如果不喜歡吃肥肉的可以選擇雞肉餡的,如果是選豬肉的話,那就是一大塊五花。
吃完中餐,我們又轉換一下口感,來到 多倫多 有名的【小 意大利 】,在sud forno品嘗一下意式甜品,這裏食物和咖啡也是頗具意式風情, 羅馬 風味的Pizza和 三明 治,配上一杯咖啡,一天就這樣結束也不錯。
非常網紅的Terroni面包,另外推薦Cornetto Prosciutto Cotto e Friulano ($5) 和Panino Salame e Cambozola ($7),簡簡單單健健康康的一頓早午飯就這麽解決了~
最後的美食之旅以雞尾酒盛宴作爲結束,這家Mother Cocktail Bar擁有著超乎想象的雞尾酒菜單,沒有固定的配方和款式,菜單上只有昨天、今天和明天幾個 大方 向選擇,你說出自己的心情和喜好,調酒師現場爲你調配出你想要的感覺。
The Woodland Old Fashioned(22加元),由 美國 黑麥、煙熏 愛爾蘭 單麥芽 蘇格蘭 威士忌、雪利酒和“伍德蘭”苦味酒,然後加入了乳酸發酵的安大略葡萄和雪松,上酒的時候,還會點燃旁邊的一個松果,濃厚的松油味可以讓人想到聖誕的味道。
Mother Gibson(16加元)來自“今天”的選擇部分,代表著這裏極其幹淨和最低限度的雞尾酒,由老湯姆金酒、葡萄汁龍膽強化葡萄酒和自制煙熏泡菜元素制成,帶來了不同于橄榄的鹹味。裝飾和雞尾酒一樣複雜,一塊西柚碎片裝著融化的巧克力、苦杏仁餅幹和三位一體的丁香花蕾。
⭐️多倫多博物館區
【博物館區】在 多倫多 城北,有意識的景點是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巴塔鞋博物館和卡薩 羅馬 城堡,喜歡古代文化的家庭可以花一天時間沉侵其中,特別是浪漫奢華的卡薩 羅馬 城堡,可以給女生拍出美美的照片。
巴塔鞋博物館
越是家長裏短的東西似乎越不值得收藏,但實際情況是這世界上搜集任何東西的人都有,因此也就有了衆多奇特的專門博物館。多倫多 就有這麽一家“巴塔鞋博物館”(The Bata Shoe Museum)。該博物館與Bata這個我們經常見到的鞋品牌同屬于一個家族。Bata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鞋品牌之一,創立于1894年,20世紀60年代起開始將總部設立在了 多倫多 。索尼娅·巴塔這位制鞋企業的老板娘付出了幾乎所有的精力來搜集鞋子,博物館裏的一萬多雙鞋子全都是她的個人收藏。爲自己喜歡的事物建一座博物館可真是件奢侈又讓人羨慕的事情。
這家著名的博物館位于 多倫多 大學校區的一棟現代感十足的建築內,三層樓都有不同主題的展廳,展廳裏一次僅能容納四到五個主題,而每個主題至多也就展出一兩百雙鞋而已,即使每個專題展覽只展出一個月,想把13000雙鞋全部展出一遍也需要兩三年的時間。
索尼娅·巴塔(Sonja Bata),這位制鞋企業的老板娘的收藏家,用幾十年的時間,在全球各地尋找收集的,很多都是非常不同尋常的鞋子,有些鞋子甚至超過了2000的曆史,具有很高的人文曆史研究價值。
貝塔鞋博物館地下一層是一個固定的展覽,主題是鞋子的曆史。二樓和三樓則分別展有洛可可時代鞋子以及珍藏展等。因爲鞋子太多,該館會不定期改變展覽主題,讓遊客們探尋隱藏在每一雙來自不同國度和不同文化背景下鞋子背後的故事。
在該館地下一層的鞋子曆史展廳,訴說著人類和鞋子親密接觸的故事,一雙雙形狀色澤迥異的鞋子目睹了在地球上不同位置的各個王朝的興衰。據悉,該館現存最古老的鞋子來自于古 埃及 地區,是從底比斯王國大型墓葬中挖掘出來的,距今已經三四千年,由棕榄樹葉子和草制成。該館珍藏的數千年前的古鞋大多數是來自于古 埃及 和 中東 地區,因爲這些地方氣候比較幹燥,物品不易腐化,所以也適合保存鞋子。
在這裏展出的大部分鞋子是各種古老文明留下來的,很多鞋子的功能並非只是用來穿,有時候則是宗教、王權的象征。 比如 有雙外部用五顔六色的彩珠編的靴子,最頂上是一張人面,中間有兩只小鳥在張望。 比如 下圖的這種靴子是 非洲 約魯巴首領穿的,這些精心裝飾並非僅僅是爲了裝飾,而是約魯巴首領權力的象征。
與古老文明色彩單一、大部分灰白黯淡色澤的鞋子形成鮮明對比,二樓展出的‘迷人的洛可可女性主義和鞋子’可謂是‘鞋中龍鳳’,看到那一雙雙精致奢華、色澤鮮豔的鞋子,仿佛可以看到在裝飾富麗堂皇的 法國 凡爾賽 宮,貴婦們穿著它們邁著優雅的舞步,跳過一場又一場華麗的探戈。洛可可風格的鞋子用料和裝飾一般都用蕾絲,使用大量滾邊、金箔等。到了十八世紀末,連高級金屬、珠寶或人造鑽石也都用來爲鞋子增添光彩。
每個人感興趣的事物不太一樣,如果你不是特別喜歡看那些古董級別的大牌絕版鞋的話,最讓你感興趣的當然就是那些傳奇人物曾經穿過的鞋了。館裏珍藏了不少名人的鞋子,如 維多利亞 女王的象牙睡鞋、 丘吉爾 的皮靴、伊麗莎白·泰勒的銀色拖鞋等。有趣的是,話劇《傾城之戀》在 多倫多 演出期間,梁家輝在劇中穿過的一雙皮鞋被博物館相中,永久收藏于博物館展出,這也是華人明星的鞋子首次被該博物館收藏。
三樓展出的鞋子則形狀各異、千奇百怪,是近幾百年來的精品。最不可思議的一雙鞋子要屬來自十六世紀 意大利 的鞋子,這是一雙高幫鞋,整個鞋子的形狀像一把勺子,鞋底和鞋尖連在一起構成了‘勺子’的盛水部分,而腳跟所在地則是薄薄的一片。實際上穿上這雙鞋子的人自己根本不能走路,需要兩個傭人攙扶著。這在當時來說是一種富貴的標志,因爲只有有錢有地位的人才能雇得起傭人。所以對于鞋子的主人來說,穿這雙鞋,純粹是爲了炫耀家世。
安大略省皇家博物館
說起 多倫多 ,無論是因爲旅行造訪還是長期在這裏學習生活, 安大略省 皇家博物館絕對是不可錯過的一處可以深度體驗自然曆史和文學藝術的殿堂。無論是想偶爾想被曆史和藝術熏陶一下,又或者本身就是一個對這方面有狂熱興趣的人,都能夠在這裏看到,感受到讓自己靈魂深處震撼的東西。展館之大,本就不是一次性能夠逛完的地方,做好攻略抛開走馬觀花只看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即可。⭐️門票:23加元
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在北美是幾乎和 紐約 自然曆史博物館, 芝加哥 自然曆史博物館等衆多北美著名博物館並列的存在,珍藏著600萬件珍貴的曆史文物。這裏收藏了各類 歐洲 曆史文物、 非洲 藝術品、 亞洲 文物及藝術品。而在自然曆史方面,各種恐龍化石標本,動物標本,礦物質標本,天體標本等等都被硬生生的搬進了這座博物館裏,每一件都讓人震撼。
2007年7月由 德國 建築師Daniel Libeskind設計的新館落成,獨特的水晶宮造型讓古典與現代兩種完全不同風格的建築有機結合在一起,反而使得博物館更顯和諧和完美。
安大略博物館是 北美洲 第5大博物館。 中國 文物的陳列,幾乎要占去主樓第一層展覽室面積的二分之一。在這裏有著大量的 中國 文明所遺留下來的文物,從石器時代一直到現代明國時期的各類物件都有收藏陳列,另外這裏還存儲有將近1萬多件甲骨文,更不提什麽青銅器、壁畫唐三彩,瓷器等等,每一件都是珍寶中的珍寶,其中特別珍貴而唯一的,是明朝大將祖大壽的一座墳茔。
1919年,在 天津 做生意的 英國 皮貨商人克拉虎 ,接受了 加拿大 安大略皇家博物館采購任務,准備采買一座明清墓葬運回 加拿大 ,當時有自稱祖大壽的後人聯系賣墓事宜。 1920年,他親自到豐台鐵匠營墓地現場經過考察,經博物館認可後,花50大洋 買下了祖大壽墓,然後不遠萬裏,通過輪船海運到 加拿大 ,再經過博物館修複作爲展品陳列在博物館。
文官和武將的石像生
平心而論,出身遼東軍事世家的祖大壽在大淩河和 錦州 兩次降清,均是在糧盡援絕的情況下不得已爲之,且降清後除了給外甥吳三桂寫過一封勸降信外,沒做過一件對明朝不利的事,不像進士出身的洪承疇在降清後那麽賣力。從這一點看,祖大壽還是一個有操守的令人尊敬的軍人,若按西方的倫理標准來考量祖大壽,則可以稱得上一個忠誠的大明鐵血將軍。
往裏走,還看到了新石器時代的陶罐,ROM的這些彩陶主體來自馬家窯遺址。
中國 建築展區內,最醒目的莫過于 山西 興化 寺和 山西 一石窟摳下來的三幅壁畫,時間分別是元代和明代,壁畫被按塊切割,仔細包裝,從 山西 陸路運到 天津 ,橫跨太平洋,海運至 波士頓 ,再陸地運輸到 多倫多 ,拼裝還原,目前壁畫上還清晰的留有切塊拼接的痕迹,但壁畫完整程度令人驚歎,國內博物館無可出其右。
要介紹ROM藏的元代壁畫之前,我先來簡單說一下 中國 的壁畫史,熟悉 中國 壁畫史的朋友都知道, 中國 的壁畫是跟佛教,道教這些宗教故事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我們可能會以爲壁畫藝術肯定是離現在越近,技法越高。其實不然, 中國 的壁畫要數魏晉隋唐宋元最佳,因爲當時有名的大畫家 比如 顧恺之,吳道子這些人都以畫壁畫爲榮,因此精英們的進入讓壁畫水平突飛猛進。明清以後,卷軸畫大發達,大畫家們都不畫壁畫了,只剩下民間藝人在創作,因此水平就比較差。
山西 平陽 府萬聖觀元代道教壁畫《朝元圖》,內容是諸神拜見元始天尊的場景,在 北京 的永樂宮也有一幅類似的作品
寺觀畫本來在唐宋時代最爲隆盛,可惜武帝滅佛搞掉大部分,然後連年的戰爭基本把早期的寺廟摧毀殆盡,唐宋時期的寺觀畫到現在就所剩無幾。想看早期精品壁畫的,也只有 山西 河北 的幾所寺廟才有。比較有名的有 山西 五台山 的佛光寺(僅存唐代寺觀畫),然後就是永樂宮,廣勝寺, 興化 寺, 平陽 府,青龍寺這些。很可惜, 興化 寺現在僅存兩幅大的壁畫,一幅《過去七佛說法圖》本來要被賣到國外,幸運的是被故宮博物院的馬衡出面調停,以4000大洋買下才沒有流失,現在秘藏在故宮 太和 殿旁邊的角房裏,從未進行展出。另一幅更精美的《 彌勒 佛說法圖》則沒有那麽幸運,被5000大洋賣到了 多倫多 的ROM博物館。也就是上圖這幅。
爬樓梯的時候就發現了幾根又高又萌的圖騰柱, 比如 這根,橫跨四層樓。長度達到24.5m。這是來自 西北 海岸的原住民用高大的紅杉,雪松這類的樹木雕刻而成,是部落的象征。
安大略皇家博物館的二樓是自然展覽館,陳列了很多動物標本,比較有名的是這個白犀牛,這是世界上第二大陸地動物。
晚一些會帶大家去 多倫多 動物園觀賞的 北極 熊
往裏走,是一衆海洋生物和飛禽的標本,最上面是白鯨,右邊是翻車鲀
整個兒從 牙買加 搬運過來的蝙蝠洞
然後在三樓,還有古 羅馬 、古 希臘 、古 埃及 、古波斯的一系列珍貴展品。
卡薩羅馬城堡
聽著童話故事長大的孩子們,都難免有著王子公主的夢想,而 多倫多 的這個童話故事要從一百多年前說起,男主角亨利·米爾· 佩拉 特爵士(Sir Henry Mill Pellatt)出生于1859年,年紀輕輕時已經是一個當時商業圈舉足輕重的大人物。20歲的時候,爵士遇到了他的人生摯愛——Mary Dodgson(瑪麗•道奇森)。23歲那年,他們結婚了,很相愛。那時候, 愛迪生 剛剛發明蒸汽發電機,有著敏銳商業頭腦的爵士不斷投資 新興 的電力産業,獲利頗豐。現在的 多倫多 電力公司的前身,當年就是屬于爵士的。爵士和妻子的生活,也是甜蜜幸福無比。由于妻子瑪麗患病,出行不便。生性浪漫的亨利爲了讓妻子足不出戶就能欣賞到正宗的歐式建築,不計成本,請最好的設計師,以最好的建築材料,修建一座 歐洲 城堡式樣的宅邸,作爲送給愛妻的禮物。這就是今天的卡薩 羅馬 古堡。
在 多倫多 市區以北的奧斯丁台的山頭上,伫立著一座典雅、壯麗的城堡–卡薩 羅馬 (casa loma),它就是這個童話故事最佳的見證者。亨利修建這座古堡的初衷,是送給愛妻的一件禮物,因爲他的妻子身體不好,不便外出旅行,無法欣賞 歐洲 那些豪華的建築,他下決心幹脆在 多倫多 修建一座不遜色于 歐洲 的古堡府邸。
城堡的建造雇傭了300名工人,曆時3年,耗資350萬加元建成,這是 加拿大 曆史上最早、也是建造最爲輝煌的私人城堡,它既有樸實渾厚的美感,又不失童話般的夢幻。
青銅大門、秀美的城垛、高聳的塔樓,處處顯現出建築師的巧妙構思,主樓通過800英尺的隧道與豪華的馬廄連接,環繞城堡的是5.5英畝的花園。每當豔 陽高 照,這座城堡,在繁花的映襯下,氣勢更是另人震撼。
參觀卡薩 羅馬 常常讓人有種時光倒流的錯覺,在城堡內部跟隨著scavenger hunt和蓋章遊戲的進行,能感覺自己似乎和城堡當年的主人更貼近了,聖誕臨近,古堡內也有不少穿著應季服飾的工作人員做著各種聖誕表演,讓古堡的氣氛特別好。
卡薩 羅馬 是北美最大的私人住宅。主體是三層樓的“中世紀”古堡,主樓大廳高達60英尺,是整個古堡的焦點,一樓除了這個高大的大廳、還有橡木裝飾的餐廳、花草溫室、藝術品展覽長廊(孔雀巷)、小餐廳及書房。
餐廳,現在也對遊客開放,不過位置緊俏,需要提前預約
花草溫室
二樓以起居室爲主,設有主人的臥室、浴室和夫人的臥室、浴室,和客人套房等。古堡的每個房間都陳設著他從世界各地采購的名貴家具的藝術品,卡薩 羅馬 這座融合了 羅馬 式、哥特式、 諾曼底 式等 歐洲 多種建築風格的豪宅,如同博物館,美輪美奂,極盡奢華。
女主人瑪麗•道奇森的房間,比爵士的臥室還要大上不少,裝飾也更加奢華
地面木板下鋪設安裝了當時十分先進的蒸汽水管,用于保持室內溫度,裏面四季如春花開似錦,從四周玻璃窗往外望,花園裏四時風光各不同。
城堡內共有98個房間,一部電梯,九部電話,一台大的足以烤熟一頭牛的烤箱,兩個管風琴的垂直 通道 ,中央吸塵功能。城堡內部設計爲追求華麗不惜代價。其中有一套客人房按 中國 風格設計,用以擺放亨利收藏的東方古董。
爲 英國 王室成員下榻時的會客室,室內的新古典式石膏裝飾和淡綠色的牆壁,體現出十八世紀 蘇格蘭 著名建築師羅伯特·亞當的裝飾風格。
三樓是戰爭博物館以及通往城樓的步道。
在城樓上可以遠眺整個 多倫多 的風光。由于建築上的獨具特色,卡薩 羅馬 成爲許多電影的外景地。諸如奧斯卡獲獎影片《 芝加哥 》、《X戰警》等著名電影都在這裏拍攝。在地下酒窖旁的走廊裏,有許多曾經在此取景的電影的海報。從這一點上,足見卡薩 羅馬 是一座多麽吸引人的建築。
⭐️多倫多近郊
如果想要離開市中心的喧鬧去往市郊,那東面不遠還有安大略科學館、阿迦汗博物館以及 多倫多 動物園,如果是帶著孩子,那請不要猶豫,在科學館享受知識的樂趣,然後去動物園拜訪 加拿大 最具代表性的苔藓冰原動物群,然後在夜晚享受LUMIA的奇幻森林。
阿迦汗博物館
阿迦汗博物館(Aga Khan Museum)位于 多倫多 北約克 附近,由受過哈佛大學教育的伊斯瑪儀社區精神領袖Aga Khan創立,于2014年在由普 利茲 克獎獲獎建築師槙文彥(Fumihiko Maki)設計完成。雖然內部的展品傳承數千年的曆史文化,但建築本身卻非常現代時尚,外牆采用 巴西 花崗岩,內部開放式庭院,設計考慮了自然光線的變化,在一天中改變空間的氛圍。館內收藏包括肖像、紡織品、微型畫、手稿、陶瓷、瓷片、醫學文獻、書籍、和樂器,最早的文物甚至可追溯到十個世紀之前。
一進入大門,高聳的天頂讓整個建築物充滿明亮的光線,左邊是一個伊斯蘭的禮品店,右邊是穆斯林的餐館,整個建築物分兩層,地層是園頂的禱告廳及藏品展廳,二樓目前只開放部分展廳,主要是地毯和挂毯展廳.
一樓展出了大約300個古代工藝品,在展館內珍藏著包括金屬、陶瓷、紡織制品以及書法、繪畫和雕塑作品。遠處一面牆一般大小的地圖,標注著全世界伊斯蘭曆史的進程。
這裏珍藏了很多古蘭經的曆史版本。一些版本多至30卷,各色書皮,記錄著他們的出版地。最引人矚目的是一個9世紀的羊皮紙(很可能是 伊朗 的),染成了靛藍色,上面是古阿拉伯字母的金色手迹。
阿迦汗博物館展出的文物很多來自阿迦汗四世的收藏,其中有不少 中國 古代文物或受 中國 文化影響的伊斯蘭藝術作品,這個罐子是來裝 中國 香料運往 歐洲 ,罐子的形狀明顯受 中國 文化影響”。
15世紀敘利亞等 中東 國家生産的青花瓷和青花五彩,富有濃郁的伊斯蘭文化的圖案和色彩。
欣賞不計其數的珍品與美好,並深深的概歎伊斯蘭文化的博大精深
真的難以用語言來描述這個獲獎建築,以及阿迦汗博物館的甯靜、幽雅。整個參觀過程伴隨著博物館導遊的免費講解,讓我充分翔實的欣賞了中世紀穆斯林國家的藝術文化,懷著敬畏和尊重,理解多元文化的交融、繁榮與發展。
在阿迦汗博物館還有一家伊斯蘭餐廳,天花板和牆面上裝飾了來自 中東 地區十一世紀的精致木雕,如果你想要體驗不一樣的阿拉伯食物,真的也許是一個全新的選擇,吃完午餐,我們接下來可以去往 安大略省 科學館。
安大略省科學中心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一些國家的科技博物館擺脫了靜態展示的傳統方式,運用各種新技術,寓教于樂,使觀衆在玩樂中學習科學原理,體驗技術的作用。 加拿大 安大略科學中心就是這些新型博物館中的佼佼者。
這座被稱爲“21 世紀的博物館”的科學中心距 多倫多 市11 公裏,耗資2300萬加元興建。整個中心由3 個 通道 式建築組成,一是接待樓,售票和提供各項服務;二是塔式樓,包括地球探索、空間探索和太陽能展覽等;三是山谷樓(因靠山谷),包括生命、能源、 加拿大 資源等10 項內容。
與其他科技館不同, 安省 科學館主要以互動的形式展示科學技術,這樣子也更受孩子們歡迎,由于項目多,面積大,一不小心,就能玩上一整天。
寓科學教育于娛樂之中,是科技中心的一個特點。這裏不少産品不但可以眼觀,還可以手摸,甚至還允許觀衆盡情的“玩”上一會兒。宇航館陳列的阿波羅11 號登月艙,是從 美國 借來的。觀衆可爬進艙裏,體驗一下宇航員遨遊月球的情趣。
在能源館,從各種大型機械傳動到小巧的鍾表,都在不停地轉動。觀衆可以騎在固定的自行車上,奮力地蹬,以便使機械能轉換成熱能,讓面前的水燒開。這裏還有一架自動彈奏的鋼琴,鋼琴的整個控制系統,包括由計算機控制的電系統、由電能轉換爲機械能、機械能轉換成聲能的全過程都裸露在外,使觀衆一目了然。
木材廳的展品向廣大觀衆再現了木材造紙的過程。在這裏,觀衆可親自動手制造紙張,還可以把親手制做的紙張帶走,留作紀念。
在生命科學館的實驗室裏,有多種功能的測試項目。只要觀衆提出試驗項目,工作人員就會幫助准備材料和設備,協助觀衆完成試驗。 比如 ,在“人體營養”的櫥窗裏陳放各種注明營養成分和轉換熱量的蔬菜、肉類和其它食品,觀衆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配制早、中、晚餐,然後把方案輸入計算機,由計算機作出評判。在靜電實驗台,觀衆可以站到範得格拉夫靜電發生器旁親自領略一下靜電可使“怒發沖冠”的奇妙現象。在激光表演台,二氧化碳激光器能將硅打穿,將木條點燃,使觀衆懂得激光的性能和應用。
安大略科學中心的展品像一本通俗易懂、圖文並茂的科技讀物,又像是一部情節生動、景象逼真的科教影片,既有比較淺顯而又能引起人們興趣的科技表演項目,又有比較深奧的科學實驗。這對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觀衆,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也是 多倫多 最值得帶孩子去的兩個地方之一。
多倫多動物園
盡管冬季的 多倫多 溫度很低,動物園關閉了百分之五十的參觀場館,但這個季節又恰好是北方冰原苔藓動物們最活躍的時候,所以,如果你想要帶孩子來拜訪 加拿大 的特有動物們,那就千萬不要錯過了 多倫多 動物園,白天看過了白極熊、美洲獅、 加拿大 野牛之後,晚上再參加一次動物園的冰原璀璨之夜(Terra Lumina),感受這奇幻森林中偶遇動物主角的神奇經曆。⭐️公共交通: 多倫多 動物園距離市區比較遠,不過有前往動物園的巴士在地鐵藍線終點站Mccowan站接駁,可以使用 多倫多 公交天票,全程大約需要1.5小時。
多倫多 動物園是 加拿大 規模最大的動物園,園裏擁有四百六十多種物種和五千多只動物,園裏包含室內和室外多處園區,分別是 東南亞 區(Indo-Malaya)、 非洲 區(Africa)、美洲區(Americas)、澳大拉西亞區(Australasia)、歐亞大陸區(Eurasia)、 加拿大 區(Canadian Domain)和 北極 苔原(Tundra Trek),但冬季時因爲氣溫過低,所以只保留了 北極 苔原(Tundra Trek)、美洲區(Americas)和 加拿大 區(Canadian Domain),但我們來 多倫多 動物園主要是想看冰原上的特有動物,而冬天就是最佳時機。
進門後的第一站,我就來到了 北極 苔原(Tundra Trek),在這個區域可以看到很多在冰原上生活的多種白色稀有物種,雪鸮, 北極 狐, 北極 狼和 北極 熊。目前館內的明星是去年新出生的雌性 北極 熊寶寶Juno。
北極 熊是現今體型最大的陸上食肉動物,盡管吃肉,但它們的性情溫順、憨厚,所以經常會出現在各種卡通片中,我兒子最喜歡的超級飛俠裏面的巴克隊長就是一只 北極 熊。
北極 熊在它們的生命中大部分時間(約66.6%)是處于“靜止”狀態,例如睡覺、躺著休息,或者是守候獵物,剩下有29.1%的時間是在陸地或冰層上行走或遊水,1.2%的時間在襲擊獵物,最後剩下的時間基本是在享受美味。所以我們在動物園中常常看到它們的時候都是這樣安靜的躺著。
在這裏還碰到了在其它動物園非常難得一見的 北極 狼和 北極 狐
北極 狼是冰河時期的幸存者,生活在格林蘭島及 加拿大 北部等地區,成爲了該地區勢力最強的獵食動物。而後在人類的工業越來越發達以後, 北極 狼的好運算是走到了盡頭,嚴重的環境汙染以及人類的瘋狂獵殺,使得 北極 狼逐漸成爲了一種稀有的動物,五年以前甚至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了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北極 狐的分布要比 北極 狼廣泛得多,在 俄羅斯 , 加拿大 , 阿拉斯加 ,格陵蘭和 斯瓦爾巴群島 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北極 狐能進行長距離遷徙,而且有很強的導航本領。 北極 狐在5個半月時間內遷徙的距離達到4600公裏。
北極 狐主要的食物供應來自旅鼠。有意思的是,當 北極 狐聞到在窩裏的旅鼠氣味和聽到旅鼠的尖叫聲時,它會迅速地挖掘位于雪下面的旅鼠窩,等到扒得差不多時, 北極 狐會突然高高跳起,借著躍起的力量,用腿將雪做的鼠窩壓塌,將一窩旅鼠一網打盡,逐個吃掉它們。
參觀完了 北極 苔原(Tundra Trek),我又來到了美洲動物室內展館(Americas Indoor Pavilion),這裏有格外稀有的動物–金獅狨,它們通體長有如玉米須般長而柔順的毛發,散發出如夕陽般的色澤,特別是頭部呈現如雄獅般的鬃毛狀,真的就像一頭頭趴在樹上的小 獅子 ,故因此得名。
金獅狨棲息于 巴西 的大西洋沿岸地區的熱帶雨林中,野生數量大約還剩1000只左右,極其稀有,各大保護組織正在采取各種措施防止金獅面狨絕種。
從美洲動物室內展館出來,我又來到了 加拿大 區(Canadian Domain),剛抵達就被美洲獅的高顔值驚呆了。
曆史上,由于美洲獅的行動詭秘,使人們對這些大型貓科動物一直懷有深深的恐懼、敬畏和難以滿足的好奇心,送給它山獅、紅虎、甚至印地安魔鬼、貓王等數不清的別名。但如今,它卻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人們用槍、毒藥、陷阱以及各種現代手段捕獵它、殺戮它,只是爲了獲得它的毛皮。幸存下來的美洲獅則已經退縮到高原山區地帶,頑強地生活著,繼續發揮著維持生態平衡的作用。
繼續往裏走就是一群長相憨厚的美洲野牛,這是 北美洲 體型最大的哺乳動物,盡管體型龐大,仍可維持每小時60公裏的奔跑速度,個性非常凶悍,如果在野外遇到,輕易不要靠近。
加拿大 區(Canadian Domain)冬季接待我們動物還有麋鹿和小浣熊
爲了讓這個聖誕節變得更加豐富, 多倫多 動物園豪砸500萬加幣打造的絕美夜間燈光秀–Terra Lumina,之前我在 新加坡 動物園觀看過熱帶雨林版本的Lumina秀,這次有幸又趕上了 多倫多 的 北極 冰原Lumina秀,當然不能錯過。在大約1.5公裏的燈光走廊 通道 ,一共有10個停留點,遊客會欣賞到用光影多媒體幻化出的樹木、怪石等自然森林景觀,燈光秀以其獨特的形式講述動物園獨有的故事,提升人們對自然界和動物的保護意識。
走過了接待區域,就來到了非常精彩的Luminous Forest,四周像飄滿了螢火蟲一般,格外奇幻,也非常適合拍大片
第四個停留點叫wolves welcome,動物主人公開始出場,給我們講述 北極 狼的冰原故事
第五個停留點叫作polar power,以 北極 熊居住的崖壁爲背景投射立體影像,讓我們領略 北極 熊的巨大力量
第六個停留點叫作Vanished Species,翻譯過來叫作消失的物種,呼籲我們加強動物保護意識。
第七個停留點叫作circle of life,森林裏幻化出一頭北美野牛,爲我們講述生命循環往返的故事
經過了第八個停留點 words of wisdow,整個Terra Lumina的精彩部分也就差不多結束了。